摘要:何家丽作为何家的长女,自从父亲何常胜意外去世后,就主动挑起了家庭的大梁,这一挑就是大半辈子。这些年她为了何家的事情劳心劳力,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顾不上教育。都说好人有好报,她这么无私付出,何家的姊妹们应该对她感恩戴德,让她安享晚年才对。
何家丽作为何家的长女,自从父亲何常胜意外去世后,就主动挑起了家庭的大梁,这一挑就是大半辈子。这些年她为了何家的事情劳心劳力,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顾不上教育。都说好人有好报,她这么无私付出,何家的姊妹们应该对她感恩戴德,让她安享晚年才对。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何家丽的结局并不好,甚至可以用凄惨两个字来形容。因为几个妹妹和她隔阂很深,两个儿子也没一个有出息的,她和丈夫张建国的婚姻,表面上过得去,实际上早已貌合神离。何家丽晚年,还被老六赶出家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何家丽走到这步田地,让人同情,但结局如此,却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他自己。
何常胜的意外离世,打破了何家的平静。当时,何家丽和何家文都出嫁了,作为出嫁后的女儿,本应该少管娘家的事。但何家丽看着家中悲伤的母亲、和年迈的奶奶,以及一群尚未完全懂事的妹妹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她毅然决然剪掉了自己的长发,以一头干练的短发宣告着自己要撑起这个家的决心。自这以后,她搬到娘家住,并将自己的人生与何家紧紧捆绑在一起。
何家丽想要为家里分担重担,出发点是好的,但她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母亲刘美心和奶奶何文氏都还在呢。她这么大包大揽,看似是在帮忙,实则是越位了。
有些事儿,本不该她这个做女儿的来决定,可她却急于当家做主,慢慢地就把家里的关系搅乱了。就像家里要商量一些大事,她总是习惯性地先表态,也不管母亲和奶奶的想法,时间长了,妹妹们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就拿老四和老五闹着要接班何常胜工作这件事来说,母亲刘美心和奶奶何文氏都打算让老四接何常胜的班,毕竟自从何家丽出生后,家里的规矩就是有好东西,要按照孩子们出生的顺序安排。
小时候做新衣服,都是先给何家丽,何家丽穿小了再给家文和其他妹妹们。何家丽出嫁后,房间腾出来,家文就顺理成章住了进去。孩子大一些,安排工作也是按照出生顺序来。
何常胜去世后,这份工作就应该给老四,可何家丽却自作主张,坚持把工作给老五。她觉得老四聪明,可以考大学,老五头脑笨,以后找工作困难,有个稳定的工作,以后家里可以少为她费些心。
何家丽的做法有自己的考量,但她忽略了老四的感受。老四表达不满,她就说大的要让小的,还拿孔融让梨这件事来道德绑架老四。
虽然老四念了大学,成了何家唯一的大学生,但何家丽这种一言堂的做法,还是让老四和她离心了。
其实站在老四的角度不难理解,家里一直都是按照年纪大小继承家里的好东西,凭什么老大老二老三都能有好处,到她的时候,她就要因为自己是姐姐,把好处让给老五呢?
傅首尔说过一句话:一个孩子手里有100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但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叫他大度?
如果老四有很多好的工作门路,她不介意把工作让给老五,可她连自己的未来都不知道在哪里,凭什么要把难得的好机会拱手让给别人?
何家丽不仅插手管妹妹们的工作,连婚姻大事也要替她们做主。
何家艺喜欢欧阳宝,想和他在一起。欧阳宝家里有十个兄弟,家庭条件也不好。刘美心担心何家艺嫁过去会有吃不完的苦,所以对这段婚事是反对的,但何常胜并不这么认为。
他当年也是穷小子一枚,刘美心嫁给他,为他生了6个女儿,现在日子不是越过越好吗?穷不怕,他自己当年也是个穷小子,只要人品好,踏实肯干,两人真心喜欢就行。
可何常胜去世后,刘美心谎称何常胜也反对何家艺和欧阳宝在一起。何家艺怀孕后要和欧阳宝领证,刘美心和何文氏还没说什么,何家丽就站出来劝她去医院解决,总之,她是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何文氏上了年纪,都能站在何家艺的立场理解她,何家丽作为年纪相差不多的姐姐,却做不到换位思考。这也导致何家艺对她心怀不满,姐妹情生分。
之后,何家丽不仅不反思悔改,还过问其他妹妹的婚姻大事,虽然她总说“我是为你好”,但并没有真正站在妹妹的立场考虑问题。她自认为自己善良,在妹妹们眼里却是可恶,所以其他妹妹也开始讨厌她。
何家丽总想取代何常胜在家中的地位,可能因为她是家中老大,从小就知道父亲想要儿子,自己身为女儿心有不甘,所以就想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差吧。
但她根本不知道,她永远比不上父亲。何常胜对待女儿们,是既关爱又尊重,每个女儿都能感受到父亲的爱。他处理家里的事情,合情合理,所以大家都信服他。
可何家丽呢,只学到了父亲的一些表面功夫,她急于当家做主,做决定的时候,很少考虑妹妹们的想法,总是自己说了算。不管是自己的小家还是何家,她都过于强势,所以张建国和几个妹妹都疏远她。
到了晚年,何家丽的处境很艰难。两个儿子指望不上,还被老六赶出了家门。看到何家丽的结局,我才明白,人这一辈子,永远不要背负他人的命运。
她本是女儿身,做好女儿该做的责任就好,没必要去强行扛起不属于自己的重担。但她非要接替何常胜的位置,做这个家的“男主人”,结果不仅苦了自己,也苦了妹妹们。
家里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遇到事,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越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别把别人的担子都往自己身上扛。不背负他人命运,是对彼此的尊重。与其改变别人、掌控一切,不如先把自己活明白了。
来源:蔷薇之夏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