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为什么破纪录? 因为导演过了本科线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8 23:40 1

摘要:可惜很不幸,那群占据行业金字塔尖的“名门正派”,恰恰问题就是文化水平实在是太差了。

今天下午我才去把《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了。

就一个感觉:

这是一部“非科班”导演对文艺圈“名门正派”的终极嘲讽。

文化从业者,理论上来说,本身一定要有文化。

可惜很不幸,那群占据行业金字塔尖的“名门正派”,恰恰问题就是文化水平实在是太差了。

不信大家来看,最近这些年做出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作品的人,都是什么履历:

拍了《流浪地球》的郭帆,海南大学法学院的本科,这是个211大学。

做了《黑神话》的冯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是个985。

拍出《哪吒》的饺子,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也是985。

他们就像是电影里那群被阐教打压的妖族,都是非科班的,没资源,没没师承,却硬生生用“996修仙”的狠劲,把电影工业推进到连好莱坞都侧目的水准。

当然,并不是说学历就决定一切,尤其是在这个学历日益贬值的年代

而是说,高考依然是现阶段依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体系,让人在成年之前必须接受一定的「历练」。

考的好不好本身无所谓,只要为了考而去学了,就能有基础的能力兜底。

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分数差,而是走捷径。

这条捷径,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艺考。

如果让一群高考300分都考不到的文化贫困”,垄断了大众精神生活的定义权,不觉得稍微有点讽刺么?

尤其是艺术院校,还经常让人过早的暴露在金钱名利的冲击下。

几大艺术院校本身的培养体系肯定没问题,但真有几个人能安心的坐在教室里面去学、去练、去磨?

又有几个人,不会被每天围在校门口的豪车所吸引。

大家还记得前几年的青春片么?

看似在记录校园生活,但拍出来的全都是打架、恋爱、逃学、堕胎……

不是说这种情况不存在,而是这种青春绝对不够典型,并不能达到文艺作品应该承担的激发大众最大共鸣。

但可能在那些走捷径的导演看来,他们就是在真实反映生活,只不过是他们体验过的生活而已。

毕竟他们就是一路打架、逃学、恋爱过来的……反而是普通人的青春里占比90%的刷题、考试,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

高冷漂亮女学霸,一定会爱上教室最后一排的黄毛,这就是文盲式自嗨的桥段,但屡屡出现在前些年的各种影视作品中。

所以网上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总结:

咱们国家教育大环境下,大部分情况下,依然是文化课学不下去的那些人才选择文艺这条路;但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承认,文化课学不好,换赛道,那依然学不好。

这话多少有一点歧视的色彩里面,我个人肯定不推崇,但,咱们退一万步说,拍电影和做游戏这类文艺创作,不像是唱歌作曲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搞定,而是一项很复杂的项目管理岗位。

艺术细胞和审美水平肯定是要有的,但不是说光有这两点就能出好作品。

因为这里牵扯到各种资源的调动、几百人的协调、多方同步推进的子项目,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才能做好如此庞大的工程。

过程里面,还要有足够的文学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而这些,在越来越工业化电影的今天,尤其重要。

你让那些高考都搞不定的人协调数百人团队还要探索最新的影视技术?这难度堪比让申公豹的坐骑学微积分,有点强人所难了……

比如在传统导演圈依然沉迷在「口口相传、经验主义、师傅带徒弟」时,郭帆的流浪地球团队硬是自己开发了一套数字管理系统,来筹上千环节。

再比如传统导演圈就连故事都讲不清楚,只有用IMAX技术给烂剧本贴金时,饺子为1分钟打戏死磕半年分镜,并且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其实大家如果看过这几个导演的访谈也能感受到,那才是更类似于正常职场人的沟通。

甚至饺子对国际政治、商业运转、资本主义的理解,非常深刻。

这些非科班导演访谈里面不经意流露出的在文学、哲学、艺术、政治、历史的修养,远比传统「名导」要高。

同样的访谈,换成传统名导,那就是车轱辘话一直重复,一直重复……


某种意义上,《哪吒2》的剧情,本身讲的就是科班v.s.非科班的博弈。

电影里面的名门正派,同时也是大反派,是阐教。

这里的门人是个什么待遇呢?

生活优渥、穿金戴银。

哪怕修行不刻苦,也无所谓,总有师尊提供的资源(灵丹)来作为捷径。

但阐教依然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不想让其他更有能力、更刻苦、更愿意练习的人来取代自己。

于是,才炮制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来打压非科班的力量,来构建起厚厚的壁垒

这壁垒,说白了,就是圈子。

你是阐教的人,什么都好说;你不是阐教的人,你有百般能耐也只有苦苦求生。

要不然就是投靠阐教,给阐教当工具人,却一直被打压,升迁无望。

是不是各位大佬看到这里,已经感受到其中的隐喻了。

这说的就是所谓的第五代第六代中国导演,他们垄断了资源,他们定义了上升途径,他们影响了各种奖项。

比如张艺谋陈凯歌那批「第五代导演」,都是北电78级同班同学。

影视资源和影视话语权,就在这个小圈子里面转圈圈。

他们可以拍一些完全脱离群众的东西,美其名曰,看不懂是不懂艺术,反过来给观众「上课」。

他们可以颁奖给一些莫名其妙的导演或者演员,对真正好的作品选择视而不见。

他们可以让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来给自己做事,但署名的时候依然把自己挂在最前面。

说个直白的数据,2010年票房前十的电影,九部都是京圈、沪圈、西北圈这几个山头里面的人拍的。

如果说学术圈有近亲繁殖的问题,那过去的影视圈更是重灾区。

反观电影里面的所谓妖族,那是真刻苦啊。

申公豹的老爹带着一群小妖怪在干什么?

在练习功法。

寒暑不断、风雨无阻,一直努力。

但他们的待遇,就像是「因为太强所以有罪」的龙族一样,只有不断的被打压不断的被剥削,甚至要成为名门正派的晋升垫脚石。

所以魔童闹海,闹得是什么?

那个海,指的其实就是僵化的影视山头,只论出身不论本事的圈子文化,为了维护自己地位打压草根、非科班的人才崛起的文艺圈。

所以电影看完,我才有这个感觉。

饺子是借电影给僵化的中国电影行业发出了战书:你们用灵丹堆出的虚假修为,该让位给真刀真枪练出来的本事了。

从观众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用真金白银帮《哪吒之魔童闹海》荣登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不光是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台词所感染,其实也是在嘲讽那些躺在功劳簿上啃老本的“名门正派”。

你们的时代,该谢幕了。

搜索「头条深一度」,看更多深度好文

来源:曹小灵比比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