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首先第一点,必然是人民手里得有钱消费,或者说,必须基于一个强有力的经济状态,这是基础,否则电影拍得再好,可是人民手里没钱,那也白搭,当然,不是说拿不出那点票钱,关键在于人民手里没钱的话,哪来的心情去搞精神文明建设。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已经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排行榜第一,综合各大专业平台预测,哪吒2预测总票房也一直都在上升,最高已经突破了110亿。
由此也就带来一个问题,哪吒2凭啥能够连破票房记录?
那么首先第一点,必然是人民手里得有钱消费,或者说,必须基于一个强有力的经济状态,这是基础,否则电影拍得再好,可是人民手里没钱,那也白搭,当然,不是说拿不出那点票钱,关键在于人民手里没钱的话,哪来的心情去搞精神文明建设。
就像春节期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反正我自己是刷到不少吐槽消费的,又是狂喷消费降级,又是认为消费爆冷,还有人跟风,有说没年味,有说街上都没人,咱也不知道我每次出门那堵在街上和商场门口的都是啥。
但是毕竟只是我自己看到的,不够宏观,所以咱也没法说,然后2月6号,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25年春节假期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8%。
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9.9%和12.3%,参考国补类商品消费,数据表现极其亮眼,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4%
旅游服务消费在春节假期期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5%。
这两个数据,一个对标室内,一个对标户外,覆盖范围极其广泛,然后就是衣食住行,比如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更是同比增长83.9%。差不多就是翻倍的涨,食品类商品消费还算靠谱,但也分基本的粮油食品以及百货零售。
其中粮油食品收入同比增长18.9%,零售便利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2%和16.1%。对应日常饮食以及饭后零食。
就看这些数据,咱也不知道那些狂喷消费降级的是不是活在平行世界,而且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春节期间如此亮眼的消费表现,足以证明,整体上,人民的生活状态,其实还是很多姿多彩的,所以也就在无形间,为哪吒2的爆发,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至于个体上的区别,可能就得好好的掂量掂量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了。
当然,光有经济还不行,电影本身也是重中之重,2025春节档一共上映了6部电影,条件有限,并没有全看,年龄问题,筛掉一个,叫好不叫座筛掉一个,还就就是饭圈经济,我自己不太喜欢,又筛掉一个,看了三个。
单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还是能够明显的看出来,不同的电影之间,差别确实是相当的大。
比如封神,除去电影之外的一些因素,电影本身,确实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我自己反正是挺喜欢电影里面穿插的那些配乐,尤其是那几段诗经风格的背景乐,或古朴厚重,或气势恢宏,能看出来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再比如唐探,搞怪逗乐之余,当时的历史背景,也给电影本身,增加了不少的厚重感,演员的演技也没话说。
但真要是吹毛求疵的挑毛病,也确实能挑出不少的槽点。
可是哪吒2不一样,首先他不是真人电影,而是动漫,很多能在真人电影里挑出的槽点,在动漫电影里面是挑不出来的。
比如的演员的演技,大家可能都吐槽过某个演员的演技不行,拖了电影的后腿,但是也没见谁吐槽过某个动漫角色的演技不行。如果真要较真的话,哪吒和敖丙才三岁,有本事再找个同年龄的小演员。
顶多也就是吐槽动漫角色的形象设计,可能跟他们理想中的形象不太一样,但动漫形象这个东西太过于抽象,反正我个人感觉,有时候设计的过于完美,反而显得平庸,甚至有可能将角色本身所想要传达的特质,给磨没了。
就好比一个好人,结果形象设计的却十分猥琐,那么在看客的眼中,尤其是在颜值党的眼中,他还是一个好人吗?参考哪吒2的申公豹,我自认为我自己不是一个颜值党,但是这个剧情的走向,还是让我看走眼了。
当然,这也跟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有关系,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里的申公豹,就没有一个是好人的,哪怕多年的成长,让我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我所了解的封神故事里面的各个角色,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多是基于自身立场为出发点。
但我自身的刻板印象,还是让我认为动画片里的申公豹,就应该是我记忆里那个猥琐的样子,
谁能想到哪吒2里面的申公豹,却颠覆了我对传统动画角色设计的认知,不能说是完全的好人,但也不再是我记忆里样子,勤勉上进不说,脑子还好使。
真就应了那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回归主题,动漫电影的演技没得挑,但配音还是有说法的,可是中规中矩的配音很难找吗?如果以这个标准为基础,再精确到有特色的配音演员,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对于一个好的动漫电影来说,一个有特色的配音演员,不能说一定会加分,但大概率不会减分。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视听效果,动漫电影那看的肯定就是特效为主。
哪吒2打磨了5年多,制作团队规模4000多人,这里还没算其他的合作团队,有参与过熊出没的,有参与过深海的,还有参与过流浪地球和环太平洋的,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是行业顶尖团队。
团队顶尖,还有哪吒1做铺垫,经费也相对足够,然后又不像真人电影,动不动还要考虑片酬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做不出好的特效,如果这样子都还做不出好的特效,那我只能说,要么现在的特效技术达不到,要么就是特效制造的整个生态有问题。
所以才有了我们能看到的哪吒2的顶尖特效。
不光是主角身上的特效,就算是配角,比龙套还像龙套那一群土拨鼠,每一个土拨鼠的毛发,都能够根根分明,每一根毛发都有自己的走向和质感。大量的海底妖兽,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粘贴复制,皮肤质感、颜色纹理都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哪吒2的特效,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衬托主角的环境特效,做的也是相当的细腻,从而能够更好的营造气氛,不至于动不动就出戏。
基本上只要满足了这几点,那么就算是剧本再烂,在广大国人的眼里,哪怕就只是纯粹的不带脑子去看,怎么着也能排上个特效顶尖,基本的票房,大概率还是有保证的。
但是哪吒2,在具备顶尖视听特效的同时,剧情的节奏和设计也相对较为紧凑,几乎可以说,整部电影里面但凡有台词的,就没有哪个角色是多余的,甚至那些没有台词,起码也还能起到一个烘托气氛的作用。也不是多余的。
我相信这样的电影,就算不是哪吒,其票房也绝对不会低。
更别说哪吒这个ip本身,就自带流量。
就好比中国很多地方的民俗活动,在当地人眼中,哪吒本身就是一个神祇英雄、参考台湾,很多地方的人,都通过供奉祭祀哪吒的形式,祈求平安、消灾解难,甚至有些地区,在特定的民俗节日,还有哪吒巡游。
然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领域,不论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哪吒都是重要角色之一,然后这些著作,又在不断的传承之下,演化出了一系列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想必大家应该也都了解我们的文化特色,不论什么故事,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但凡从古传承至今的,故事里面的角色本身,一定蕴含着某种相对比较美好的品质或者道德观。
所以很多家长或家里的老人,也都愿意通过给小孩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小孩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那么大家说,面对这无数的从小听着哪吒故事长大的小孩,以及大小孩,当他们看到一个视听效果,剧情节奏设计都算是顶尖的动漫作品的时候,然后家庭的经济环境,也在国家的发展趋势下,慢慢的变好,起码没有过多负面的焦虑情绪,那他们又会不会选择带着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小孩,静静地享受这一场视听盛宴,权当一个消遣。
你这么想,我这么想,大家都这么想,哪吒的票房可不就高了吗。
来源:见史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