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娱签儿
编辑 | 娱签儿
这几天《哪吒2》霸榜热搜,眼看着票房越来越高,网友们也变得越来越兴奋,这也意味着国漫的崛起。
但这时候网上竟然出现了不好的声音,甚至还说抄袭美日,这一下网友可不淡定了,立刻开始维护。
没想到刚过完年,《哪吒2》就迎来了第一波指控……
这个春节档,《哪吒2》绝对是最耀眼的明星,凭借扎实的制作和感人的剧情,它不仅在票房上一骑绝尘,更是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
上映短短11天,就已经打破了此前《战狼2》保持的58.3亿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新的票房冠军。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的势头之猛,甚至开始冲击世界影史的记录,许多网友纷纷为之振奋,大呼“中国动画崛起”、“这是国漫的骄傲”!
然而,就在一片喝彩声中,一个名为“国家智库”的账号,却突然开始泼冷水。
这位“智库”对《哪吒2》发起了全方位的攻击,言辞相当犀利。
他认为这部片子完全就是一个笑点尴尬、煽情生硬、角色丑化的三流作品,甚至直言《哪吒2》还不如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
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要知道《李焕英》虽然票房不俗,但口碑却一直饱受诟病。
豆瓣评分仅有7.7分,很多人批评其过度依赖煽情,笑点低俗,角色塑造脸谱化,而反观《哪吒2》,豆瓣评分高达8.5分,观众好评如潮,两部电影的口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更何况,他对《哪吒2》的诸多批评,也经不起推敲,比如他认为影片笑点尴尬低俗,可《哪吒2》塑造了敖丙父子、申公豹等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喜剧形象。
他批评影片煽情生硬,可片中哪吒与母亲的生离死别,敖丙与父亲的感人重逢,都是打动无数观众的泪点,至于所谓的角色“丑化”,更是一种主观臆断。
除了说剧情之外,还指出了《哪吒2》抄袭的情况……
除了对电影内容的全盘否定,还掷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重磅炸弹:《哪吒2》涉嫌抄袭!
他声称,影片在人物设计上大量借鉴甚至照搬好莱坞大片《魔戒》,敖丙父子的造型神似精灵王子莱戈拉斯父子。
而片中大量出现的小妖怪,更是从《魔戒》的半兽人和哥布林那里照抄了设计风格。
这还不算完,他甚至说哪吒最后变身的造型根本不像中国神话人物,倒像是日本动漫里走出来的!一口气把《哪吒2》打成了抄袭怪,直指其“文化自卑”。
《哪吒2》可是国产动画的扛鼎之作,怎么说抄袭就抄袭了?
众所周知,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龙一直是尊贵、威严、神圣的化身,敖丙一家人高贵优雅的仪态,飘逸潇洒的长发,本就是对这一传统形象的现代演绎,哪里是什么抄袭?
再看看片中五花八门的妖怪造型,有的滑稽可掬,有的凶神恶煞,形态各异却又和谐统一,展现出鲜明的东方美学特征。
倘若非要说和《魔戒》有几分相似,那也只能说明这两部电影在奇幻生物设计上不谋而合,达到了同样的审美高度。
至于哪吒变身后的造型,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片中哪吒为救朋友而舍弃肉身,化为一团炽热的魂火,熊熊燃烧铸就了新的身躯。
这一幕宛如凤凰涅槃,既有佛教色彩,也有道家思想,完美诠释了中国文化中“舍身取义”的精神内核。
批评者对此视而不见,反倒扯出什么“日本动漫风”,实在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哪吒2》从筹备到完成历时五年,其间制作团队广泛搜集了敦煌壁画、十六国时期陶俑等大量中国古代艺术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大胆创新。
影片在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浓郁的东方美学气质。
正是因为《哪吒2》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勇于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明的艺术养分,才铸就了这部堪称国漫巅峰的佳作。
这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创作态度,恰恰彰显了它非凡的文化自信。
面对指控,网友立刻站出来反驳……
面对《哪吒2》的种种恶评,广大网友可不答应了,他们纷纷站出来为这部电影正名,犀利的言辞恰恰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在影迷们看来,《哪吒2》简直就是国产动画的一面旗帜,它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电影人完全有能力创作出世界级的优秀作品,这样一部良心力作,不能让人随意诋毁。
尽管那篇充满偏见的批评文章很快就被删除了,但网友们的愤怒之情却没有平息。
大家一致认为,“国家智库”的评论完全就是一派胡言,不仅观点偏激片面,更是完全没有看懂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
许多人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位“智库”口口声声指责《哪吒2》“文化自卑”,实际上恰恰暴露了他自己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
相比之下,《哪吒2》制作团队展现出的文化自觉就高得多了,影片从角色设计到故事主题,处处体现着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网友们的一针见血,道出了《哪吒2》的精髓所在,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在角色塑造、故事架构、视听语言等方面,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通过哪吒、敖丙、申公豹等角色的成长历程,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友情、亲情、爱与责任等永恒价值观。
尤其是哪吒从一个桀骜不驯的问题少年,逐渐成长为懂得担当、甘于奉献的英雄,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
《哪吒2》的成功,来之不易,五年磨一剑数千人的辛勤付出,才铸就了这样一部国漫巅峰之作,面对这样的诚意,任何不负责任的抨击都是不合适的。
更何况,每一部电影都可以有多元评价,观点的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评论要以客观、理性、建设性为前提,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否定一切。
现在哪吒的票房再次创下新高……
尽管网上一些人《哪吒2》的评价如此之低,但影片在票房上的表现,却用事实狠狠打了这些恶评的脸。
自上映以来,《哪吒2》的票房就一路高歌猛进,接连突破一个又一个纪录,上映首日它就以超过7亿的成绩,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首日票房纪录。
随后的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奇迹,最终它以超过50亿的总票房,成为了中国影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更是跻身全球动画片票房前十。
这样的成绩,哪是一般的电影能比的?它充分证明了《哪吒2》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也让那些恶评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事实上影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正是因为它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出类拔萃。
适度的幽默感不仅没有破坏影片的整体基调,反而起到了调节剧情节奏、舒缓观影情绪的作用。
影迷们的观点,不无道理,一部优秀的喜剧,从来都不是靠尽量避免“低俗”,而是靠把握“度”来取胜的,《哪吒2》在这方面的拿捏,可以说恰到好处。
同样影片在泪点的设置上,也可圈可点,片中哪吒与母亲生离死别的场景,敖丙与父亲重逢的时刻,无不催人泪下。
尽管也有观众认为,这些桥段有些“煽情”,但更多人认为,这种感动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观众的反馈,恰恰印证了《哪吒2》在情感渲染方面的成功,它并没有简单地用泪点去“绑架”观众,而是通过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去打动人心。
《哪吒2》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国漫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完全有能力创作出世界级的动画作品。
《哪吒2》虽然遭遇了“国家智库”和一些网友的严厉批评,但影片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无论是在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还是在艺术表现上的精湛呈现,都证明了这是一部真正优秀的国漫力作。
当然,电影并非完美,难免会引发一些争议。但正如网友们所言,真正优秀的作品从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允许和包容不同声音的。
只有这样,国漫才能在争鸣中不断进步,创作出更多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杰作,而《哪吒2》,必将因其非凡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永远铭刻在中国电影的史册之上。
信息来源:
国家智库2025.2.5——《《哪吒2》,脑子和屁股都有问题》
中国动画崛起《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新华网
豆瓣网友评价
来源:娱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