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琅琊榜》,才懂梅长苏整合资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逻辑链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2-07 16:37 1

摘要:每当山东卫视重播《琅琊榜》,我都会再看一遍。因对剧情太熟悉,从任一集看起,都知道前因后果。

每当山东卫视重播《琅琊榜》,我都会再看一遍。因对剧情太熟悉,从任一集看起,都知道前因后果。

此剧堪称中国宫廷权谋之术集大成者。

帝王的登顶总是伴随着阴谋与杀戮,功臣即便是忠臣,功高盖主时,危险便接踵而至。

林帅及七万赤焰军将士惨死于梅岭,太子祁王被逼自尽。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琅琊榜》就围绕着梅长苏探寻真相、向仇敌复仇、使冤案昭雪以及扶持靖王上位为目标铺陈开来。剧情就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权谋布局过程。

逻辑自洽的好剧本,演技在线的好演员,细节精美的服化道,水墨园林好景致,是《琅琊榜》获奖无数的根本所在。

01

即使为复仇,也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林殊亲眼目睹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历经削骨挫皮的苦痛治疗后,容颜大变,体质孱弱且疾病缠身。

为赤焰军洗刷冤屈,成为他活下去的信念。

为此,他耗费 12 年筹谋规划。

先是设立江左盟,使之成为天下第一大帮。

江左梅郎之名响誉江湖,长期排名琅琊榜榜首。积累了强大的情报网络和江湖势力。

在踏入京城之前,他助力毫无胜算的北燕六皇子夺得太子之位,引出了琅琊榜评语:“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太子和誉王挖空心思欲将他招揽至麾下,为争抢梅长苏,太子甚至派遣手下刺杀誉王。

事实上,在进京之前,梅长苏已然在金陵布局达5年之久。

江左盟和琅琊阁的情报网,十三先生在京城的妙音坊,与蒙挚大统领的书信往来,令梅长苏全面掌握了朝中权贵的隐秘。比如谢玉、夏江的罪证,太子和誉王的党羽弱点等等。

精准又全面的情报信息,远超对手,直接形成了降维打击。

02

借力打力,利用太子和誉王的明争暗斗,瓦解太子与誉王势力。

梅长苏身份是林殊的时候,跟景睿和豫津就是发小。

两年前,他刻意跟两位成为江湖朋友,并以“治病”为由,接受景睿的邀请,进入京城‬,住进谢玉府中。

他以“麒麟才子”身份成为誉王和太子争夺的谋士,实则暗中观察两派弱点。

先是以“苏哲”之名,帮助霓凰郡主击退不怀好意的求婚者,赢得郡主好感和好奇。

通过救祁王遗孤——庭生,赢得靖王的初步信任。并与禁军统领蒙挚结成同盟。

此时的梅长苏,被外界误认为是誉王的谋士。

他利用誉王的野心、太子的贪婪设计‬陷阱‬。无需自己动手,双方互斗,六部势力纷纷落马。

利用“兰园藏尸案”揭露户部尚书楼之敬的罪行,斩断太子财源;通过“滨州侵地案”扳倒誉王‬的军方支持者庆国公。

设计“何文新杀人案”打击吏部,削弱誉王的文官势力;利用“私炮坊爆炸案”让太子‬失去梁帝信任。

梅长苏运筹帷幄,安坐家中,就已经让双方损失惨重。而他们根本不知道梅长苏想干什么?

03

谢玉彻底撕去伪装,挑起正面冲突,然而仅一个回合便被击败落马。

“得不到的麒麟之才,就毁了他。”这是谢玉和太子的计划,安排自己的亲家卓鼎风去落实刺杀任务。

梅长苏屡次遭遇险境,内监被杀一案致使禁军统领蒙挚遭受皇上的斥责,也让梅长苏决意于景睿生日宴上揭开景睿身世的谜团,将太子一派的军事力量彻底击垮。

为了彻底击溃谢玉,梅长苏借助心理战术使谢玉不敢信赖夏江,并许诺在流放之地,江左盟会保护他。

于是,谢玉在被流放之前亲手写下赤焰案的全部经过,这份手书成为日后翻案的关键凭据。

在打击太子党誉王党的同时,梅长苏开始为靖王铺设道路

其一,暗中协助靖王化解赈灾、军务等难题,在处置南楚使团、北燕六皇子选妃等事件中,展现才干,逐步累积其政治资本。

其二,利用梁帝对于“祁王旧案”的愧疚之情,引领靖王以“不争”的姿态获取梁帝的关注

04

游戏对手升级到夏江,梅长苏依旧利用心理战术打败夏江。

当一个人目的不单纯的时候,他的行为就变得不合常理。

卫峥案,夏江的目的是为了引靖王出手相救,因此,他把卫峥转移到大理寺关押。

梅长苏虽然不知道卫峥关押在何处,却利用夏江过份‬自信的偏执,让他自己暴露行迹‬。不但救出了卫峥,还让悬镜司失去梁帝信任,瓦解其监察特权。

逼得夏江不得不打出‬最后‬一张牌‬:誉王是滑族血脉,与誉王合谋九安山之变。

在誉王发动兵变时,梅长苏提前布局,联合蒙挚、霓凰、言侯等人,助梁帝脱险。

九安山救驾,进一步巩固靖王的地位,回京不久即被立为太子,协助皇帝监国。

擅长利用人性弱点的梅长苏, 精准把控梁帝多疑的心理,揭露夏江与誉王勾结、陷害赤焰军的罪行,借梁帝之手将夏江‬下狱。

05

梅长苏的最后一局,是跟梁帝对决。迫使皇上重新审理赤焰旧案,为这桩冤狱洗雪沉冤。

在梁帝的寿宴上,太子景琰联合朝臣、宗室以及后宫众人一起向皇上施压,借由长公主首告,纪王、言侯等关键人物提供证词,一层一层地揭开了赤焰军冤案的实情。逼迫梁帝正视真相,下达旨意重新审理赤焰案。

梁帝为赤焰军平反的条件是,梅长苏永远舍弃“林殊”这一身份,远离朝堂。

而这也正是梅长苏的心愿,在凭借病弱之躯完成使命后,选择隐退,以免功高盖主,保证靖王政权的稳固。

写在最后:权谋的本质实际上是“势”的转化。

梅长苏所施展的计谋绝非孤立存在的个别事件,而是遵循着“造势—借势—成势”这样一条严密的逻辑链,有条不紊地将江湖、朝堂、后宫、军方等诸多力量逐步加以整合。

他的成功绝不仅仅取决于过人的智谋。要知道,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对人性的精准把握至关重要。梅长苏深知人心的善恶与欲望,能够巧妙地利用各方人物的心理弱点和利益诉求,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时,对于权力规则的深刻理解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他明白权力的运行机制,清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施加影响,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为了达成目标,他的隐忍与牺牲更是令人动容。他隐忍着身体的病痛,承受着复仇之路的压力、误解与质疑,只为了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充满危险与未知的权谋斗争之中。

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是他最终成功的基石。

来源:陶都小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