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央视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纷纷贴出喜讯,点名标样贺岁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之首。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94fio&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562kg6bS9)
作者: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哪吒登顶
热搜第一!
昨日,央视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纷纷贴出喜讯,点名标样贺岁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之首。
《哪吒2》有多火?
全国电影院忙成牛了,“加座位破得像上世纪、票敢卖80一张”;
就连平时主要用来开会、办晚会演出的地方会堂,都开始大屏幕一拉放起了《哪吒2》,“10年没见过这么大的场子了”;
“饿久了”的电影院则仿佛被一块天降大饼砸在头上,拼命想接住这波热度;
连我这种读书号,也得拼命蹭蹭他的热度呢。
![](https://i1.go2yd.com/corpimage.php?docid=0zG94fio&source=vivobrowser&type=webp&url=YD_cnt_160_01g562mY0Zux)
回顾最近这大半年:
去年8月份,有《黑神话》破空而出,惊艳全球,让全世界玩家折服于中国文化的魅力,纷纷主动学会了“wukong”和“bajie”的发音。今年2月,《哪吒2》再次惊艳四座,无数中国影迷迫不及待走入电影院,一睹魔童的风采。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大获全胜的一年。但我冥冥中又感到一丝忧虑。
02哪吒的精神哪吒和孙悟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反抗精神”。网友戏称他们为“天庭三大反骨仔”:孙悟空明着反,二郎神暗着反,哪吒随时反。哪吒与孙悟空,其实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都诞生于明朝。倒不是说这俩角色原型就是明朝才出现的,那早就有;而是说,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哪吒与孙悟空的形象,确定于明朝。这就要说到两本书:《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两本书,明里看写的都是古代的神话故事,但实际上其实是借古喻今,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压迫与死气沉沉。正因如此,才要反抗;正因如此,才得人心。
03失去的一代最近几个月我读日本作品比较多。有纪实文学的,比如清水洁的《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有反映他们思想的,比如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无薪主妇》《我准备好了,变老也没关系》等;有小说类,比如山田宗树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叶真中显的《绝叫》《恶女的告白》《失控的照护》等;也有咱们中国人写的关于日本历史的,如张宏杰的《简读日本史》。读得越多,我越感觉到,书里写的那些日本20年前所经历的事情,好像就在写我们今天的事情。
《失控的照护》里有个角色名叫斯波宗典。很难记没关系,我们就叫他“波”好了。波生于1975年,是日本泡沫经济最疯狂的一代,当时日本社会当初充斥着金钱,还有跟金钱一起被随处提及的“梦”。带着梦想、相信梦想、朝着梦想,梦想冒险、梦想工厂、梦想列岛,梦、梦、梦、梦。大人们通过金钱买卖霸占一切,这些大把挣钱的大人却跟孩子谈起了梦想,仿佛在掩饰心中的愧疚:“你们有无限的可能性。尊重个性,寻找自己的梦想去实现它。没问题,只要相信就一定能实现。”
然而等待这一代人的,绝对不是什么梦想,而只是破碎。那段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时期后来被比喻为冰河期,冷酷的闹钟响起,宣告梦醒时分来到。泡沫破碎,经济崩溃,无数年轻人走出学校,却发现社会里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蛋糕所剩无几,竞争日益惨烈。学生也被一分为二:才运兼具被知名企业录用,或者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胜者组”;被越发残酷的抗压面试折磨至精神脆弱,却仍无法获得机会的“败者组”。
胜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都成为“败者”。波作为败者组的一员,成为了待业青年,被父亲教训说“要好好找事做”,但工作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吗?就连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父亲,不也在这寒潮中将家里的店给关了,还美其名曰“引退”。余华说:“再有人来告诉你,你要努力工作,你要有上进心,你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那是鸡汤,知道吗?那个已经不是事实了,时代已经变了。”是的,大人,时代变了。
04老白说时代再怎么变,生活依然得要继续。现实如果变得残酷,人们就会越来越偏向于躲进虚拟空间。这些地方可能是游戏,可能是电影,也可能是抖音。这样看,《哪吒2》的票房登顶,也许就不难理解了吧。
来源:老白读书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