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2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7 21:08 1

摘要:《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58亿,直接把《长津湖》从影史冠军宝座掀了下来。有人拍手叫好,有人酸溜溜说"动画片也就骗骗小孩子",可当我翻开评论区,发现最激动的全是90后、00后。

最近,电影圈炸了锅。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58亿,直接把《长津湖》从影史冠军宝座掀了下来。有人拍手叫好,有人酸溜溜说"动画片也就骗骗小孩子",可当我翻开评论区,发现最激动的全是90后、00后。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真金白银给中国动画投票。

一、数字背后的暗流

先看一组数据:2015年《大圣归来》9.56亿,2019年《哪吒1》50亿,2024年《哪吒2》58亿。国产动画票房九年涨了六倍,这不是线性增长,是火箭式蹿升。

更狠的是,今年暑期档前十名里,好莱坞电影只剩《变形金刚7》在吊车尾。十年前谁能想到,中国影院会被本土神话人物包场?

二、技术狂飙背后的文化觉醒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前辈们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当年他们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画《大闹天宫》,如今的后辈能用云计算渲染出每秒32万帧的哪吒变身。但技术爆炸只是表象,真正要命的是创作团队读懂了新时代的集体情绪。

你看新版哪吒,不再是那个剔骨还父的悲情英雄,变成了怼天怼地的"魔丸"。当银幕上响起"我命由我不由天"时,电影院里的打工人、考研党、创业狗都在抹眼泪——这不就是每天在地铁里挤成沙丁鱼的我们自己?

三、产业升级的蝴蝶效应

2019年《哪吒1》爆火后,全国新增了237家动画公司,青岛影视基地现在驻扎着1400个特效团队。有个河北小伙跟我讲,他们村十年前都在做毛绒玩具,现在全村老小都在给动画公司做外包。

更值得玩味的是资本流向。五年前投资人听到"国产动画"就装睡,现在连山西煤老板都开始打听"有没有好IP"。这让我想起日本80年代动画崛起时,三菱、住友财团疯狂撒钱的场景。

四、新文化战争的信号弹

好莱坞大佬最近很焦虑。《蜘蛛侠》编剧在推特上抱怨:"现在中国年轻人宁肯看哪吒踩风火轮,也不关心蜘蛛侠的高中生活。"这话说对了一半——我们不是不爱看英雄故事,只是厌倦了永远在拯救纽约的白人小子。

深圳科兴科学园凌晨两点的写字楼里,90后程序员们一边啃着猪脚饭,一边在B站追《中国奇谭》。这种文化消费的转向,比任何外交声明都更有力量。

结语

《哪吒2》登顶当天,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里说:"看着IMAX银幕上水墨特效炸开时,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潮州皮影戏,原来中国文化可以这么酷。"

从孙悟空到哪吒,从水墨卷轴到3DIMAX,这场静悄悄的文化复兴告诉我们:当中国人找回自己的叙事方式时,世界会主动搬来小板凳。

(完)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