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第一的《哪吒2》,看懂的不足1%!申公豹的隐喻,藏得太深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07:00 1

摘要:终于等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的票房成了中国影史第一,并且,正朝着更高的数字攀登。

(友情提示:本文涉及部分剧透,有介意者请提前绕行)

无敌,是多么寂寞。

终于等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的票房成了中国影史第一,并且,正朝着更高的数字攀登。

现在,《哪吒2》的对手只是它自己。

很多人在N刷《哪吒2》,不仅是喜欢这部片子,更是在努力发现和看懂关于这部电影的更多细节和隐喻。

这次,除了哪吒、敖丙、太乙真人、无量仙翁,反派之一的申公豹也更加鲜活起来,饺子导演对申公豹也尤为偏爱和用心,还在《哪吒2》里弥补了申公豹雷公鞭的遗憾。

很多人喜欢哪吒,是喜欢哪吒的叛逆,喜欢他对命运的反抗。

看懂申公豹,才能看懂《哪吒2》藏得最深的隐喻,而真正能看懂看透的,不足1%。

第一部里,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二部里又喊出“若天下无路,我就开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乾坤”!

高燃,热血沸腾,满满的鸡血注入。

片中,魔童哪吒,势与这个根深蒂固、被强权和规则控制的世界,一决高下,拼命也要把这天给捅出一个窟窿来。

这是童话的正面,也是大部分人看到的故事,可是,还有很多成年人以及中年人看到的,则是童话的背面。

《哪吒2》的高级和深度,决定了它不止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卡通片,更是写给成人世界的暗黑童话。

在《哪吒2》里,很多人看到了无量仙翁的伪善,看到了妖仙不分,看到了仙界的麻木不仁,看到了借刀杀人。

片中的仙人居然颠倒黑白,公开杀生,不禁让人看得倒抽一口凉气。

可是,当看到申公豹的时候,更多的人是有了深深的共鸣。

相信很多人看了《哪吒2》也或多或少对这个角色有了一点同情,甚至与这个角色有了共鸣。

网上有不少对申公豹单独的评价和感慨,其中点赞最多的是:

“申公豹:小镇做题家的一生”。

小镇做题家,一下就把申公豹这个反派的底色具象化了。

出身决定了他的不甘和努力,但他的出身又决定了他的努力要受制于背景和资源的缺乏。

申公豹明明是妖,却一心想要修仙,反被命运掐住喉咙的宿命。

对照现实,更多人对号入座,认为申公豹就是普通人努力所能达到的命运上限。

不过,导演饺子想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

申公豹的隐喻,藏得太深了!

《哪吒2》的妙,妙就妙在不止输出了一种答案,而是给出了关于世界的更多真相。

一边,是哪吒的不认命;一边,则是申公豹的认命。

不认命是写在电影标题里的,是明给的,认命则是写在片中的隐喻里,是一条暗线。

这次主要说说申公豹,他的命运,以及为什么是认命。

看懂申公豹,要先回到这个角色在《哪吒》第一部里的名言——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里来自第一部里,申公豹和敖丙的对话。

申公豹问敖丙:“你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得不到师父的信任吗?”

敖丙答道:“徒儿不知。”

申公豹告诉他:“因为我是豹子修炼成精,我是妖。无论我多么努力,我都是妖。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可能很多观众都没想到,这句话,是6年前射出的一颗子弹,直到今年春节档,在《哪吒2》正中我们自己的眉心。

人心中的成见,真的只是电影里所有人对申公豹的成见吗?

不只是。

成见,其实正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每分每秒、随时随地都在上演的真相。

《哪吒2》里,正在陈塘关被哪吒父母留下喝两杯的申公豹,突闻族人被屠杀,父亲被哪吒断臂的噩耗,镜头给了他一个愤怒仇恨的表情。

之后,陈塘关被屠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肯定是申公豹干的。

直到后面,我们才发现错怪了申公豹,真正的幕后凶手居然是一副慈眉善目面孔的无量仙翁,申公豹反而是那个明辨是非,明明知道实力悬殊,依然以卵击石的“英雄”。

原来,这就是6年前申公豹口中所说的“成见”——

我们认为双眼写满愤怒的申公豹,就是恶人。

我们认为笑脸相迎的仙人无量仙翁,就是善人。

结果,我们的“成见”导致我们的判断大错特错,还没看完电影,已经先被申公豹的名言打脸。

甚至,片中申公豹还选择了保护哪吒的父母。

因为在此之前,哪吒父亲李靖帮他在弟弟面前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在弟弟和家族面前维护住了他的形象。

申公豹不仅明辨忠奸,还懂得感恩,立刻让他的形象在观众心中高大伟岸了起来。

其实,申公豹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他深深知道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

人们往往以为看到、听到的就是真相,而忽视了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更不知道有些所谓的“真相”只是被某些人制造出来让大家以为的“真相”。

当申公豹的父亲和弟弟,还一心想让同族的妖,都像申公豹一样,通过努力练功,改变命运,向仙界发展,成为阐教仙人时,只有申公豹很含蓄地提醒弟弟再等等。

申公豹不想弟弟也变得更好吗?

当然不是。

而是申公豹发现,进入仙界,他也并没有改变自己是妖的命运。

“百年来我刻苦修炼,但从未得到师尊重用。”

申公豹发现,他依然只是一颗棋子,是个工具人。

他处处身不由己,他想要维持现状,甚至再往上“进步”,却必须要按命令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必须要顺从,才能获得可能的机会。

申公豹发现,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反而变得更加进退两难:一方面被迫作恶人,另一方面还要在父亲和弟弟面前装自己前途无量。

再努力也从未得到师尊重用,他,始终被困在命运里。

所以,在电影里以哪吒为首的主角不认命时,申公豹为了前途,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认命。

但是,他的内心依然保有本性的善良,这一点,与无量仙翁身边的鹤童和鹿童,形成鲜明对比。

鹤童和鹿童明明也是妖,却要助纣为虐,灭杀妖族。

他们为了所谓仙童身份,自欺欺人,不辨是非,心安理得伪装成仙童,选择和伪善的无量仙翁为伍。

哪吒是异类,是少数,是由吸收了天地灵气孕育而来的混元珠演变而来的二分之一:魔丸。(另外一半是灵珠)

哪吒是唯一的魔丸,所以,只有他成了不认命,敢扭转乾坤的那一位。

更多人则努力成为了申公豹,他才是普通人的人生范本:

能够看清真相,活得人间清醒,尽管选择认命,依然保留了内心的善良。

在这个时候,又想起了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那句被重复了N遍的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难怪导演饺子对他偏爱,在第二部给他来个大反转。

你看懂《哪吒2》里的申公豹了吗?

你喜欢这个申公豹吗?

来源:头号电影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