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火爆不仅在电影市场掀起巨浪,也在资本市场上引发强烈关注。作为该片的主投方和发行方,光线传媒(300251.SZ)的股价在蛇年首个交易日强势涨停,并在随后的交易日中持续大涨。自2月5日起,光线传媒的股价在两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火爆不仅在电影市场掀起巨浪,也在资本市场上引发强烈关注。作为该片的主投方和发行方,光线传媒(300251.SZ)的股价在蛇年首个交易日强势涨停,并在随后的交易日中持续大涨。自2月5日起,光线传媒的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大涨超过40%,市值增加约116亿元。
《哪吒2》带动光线传媒业绩与股价飙升
《哪吒2》自1月29日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月6日,该片总票房已突破6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据光线传媒公告,截至2月4日,公司来源于《哪吒2》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东吴证券发布的研报预计,《哪吒2》有望为光线传媒贡献11亿至12亿元的收入和8亿至10亿元的利润,主要体现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中。
二级市场方面,光线传媒的股价表现尤为亮眼。2月5日,光线传媒强势20cm涨停,2月6日再度大涨18.01%,收报13.50元/股。据财迅通观察,光线传媒的股价自2024年9月以来接近翻倍。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外,《哪吒2》的衍生品开发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光线传媒已规划并推出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品类丰富、价格区间较广的衍生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机构博弈激烈 重仓基金表现不一
《哪吒2》的成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激烈博弈。光线传媒的龙虎榜数据显示,部分机构在股价大涨期间选择获利了结,而另一些机构则乘势买入。2月5日,一家机构净买入6258.57万元,但同时有3家机构合计净卖出超1.5亿元。2月6日,2家机构合计净买入超1.7亿元,另有一家机构净卖出近7000万元。
截至2024年底,共有36只基金重仓持有光线传媒,持股数量合计超过1亿股。其中,工银文体产业持有3334.41万股,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和中欧互联网混合A的持股数量均超过1000万股。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雷涛表示,《哪吒2》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票房表现,更在于主创团队对产品的极致追求,这种精神也值得基金经理在投资中学习。
业绩增长显著 动画电影领域优势突出
资料显示,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内容集团之一。公司以影视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为核心业务,业务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音乐、文学、艺人经纪、实景娱乐、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光线传媒近年来业绩表现较为突出,尤其在2023年和2024年取得了显著增长。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10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同比增长158.62%;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43%;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3.14%;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5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1亿元,同比增长25.08%。
此外,光线传媒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分红政策,累计分红13次,累计分红金额达到24.78亿元,公司平均分红率为44.50%。2023年公司实施了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的分红方案,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
《哪吒2》助力市场复苏 AI技术赋能行业新机遇
《哪吒2》的成功不仅为光线传媒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增长,也为整个影视行业注入了强心剂。据悉,2025年春节档票房在《哪吒2》的带动下迅速突破百亿,显示出市场的强劲复苏。广发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主动权益类基金对A股传媒板块的重仓配置比例为0.92%,较去年三季度末的0.79%环比增长0.13个百分点。
银河文体娱乐主题基金经理卢轶乔表示,随着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落地,预计2025年将出现大量相关下游应用,传媒行业投资模式将从产业初期向成长行业转变。光线传媒已经在动画制作中引入AI技术,提升了制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持续布局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支撑。公司目前有多个动画电影项目在推进,包括《三国的星空》《去你的岛》《大鱼海棠2》《相思》《朔风》《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2》等。
业内人士指出,在AI技术的助力下,影视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光线传媒凭借其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提前布局和持续投入,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来源:财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