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哪吒2》片尾字幕密密麻麻的铺满了银幕,“北京十月文化”“追光动画”“彩条屋”等138家中国公司名单霸屏时,全国影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不少观众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片尾字幕炸出热搜第一!这不是彩蛋,是战书】
当《哪吒2》片尾字幕密密麻麻的铺满了银幕,“北京十月文化”“追光动画”“彩条屋”等138家中国公司名单霸屏时,全国影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不少观众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串名单背后,藏着个更震撼的事实——据猫眼专业版统计,参与《哪吒2》制作的团队中,63%处于零利润状态,18%甚至倒贴设备成本。
某公司CEO在朋友圈发图自嘲:“员工年终奖发哪吒周边,大家抢着要!”
【中国动画“疯子”联盟:不要钱,只要命】
熊出没团队暂停10亿票房的续作开发,抽调核心原画师支援哪吒火焰特效,导演林永长说:“光头强可以等,中国动画不能等”;白蛇团队凌晨3点传建模文件留言,就一句话,拿去别给我们丢人;凡人修仙传的技术团队硬是把自己关在机房三天,终于把哪吒的火箭枪改出了量子特效;《深海》团队祭出独家“水墨粒子”技术,把敖丙冰龙鳞片做到单帧渲染72小时,制片人易巧透露:“这技术够申请5项专利,但我们直接开源了”;最狠的是《长安三万里》团队,扛着50斤唐代建筑资料堵饺子导演:“盛世长安的砖瓦必须刻上中国制造”。更令人破防的是技术细节——哪吒的火箭枪特效修改了147个版本,某程序员在机房睡了7天行军床;申公豹的雷云用了832万颗粒子,相当于《流浪地球2》太空电梯特效的3倍密度。
国家电影局报告显示,该片国产特效占比91.7%,创中国动画史新高。
最关键的是这种行动都不是资本驱动,参与企业多数处于贴钱打工状态。
【触目惊心的对比:某些大片还在“印满洋名字”】
当《哪吒2》把中国公司Logo刻进每个像素时,某部耗资9亿的“神话巨制”正把75%特效外包给韩国团队。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国产头部动画电影平均32.6%特效依赖海外,某奇幻大片片尾字幕里藏着47家外国工作室。
这恰恰凸显《哪吒2》的颠覆性——它用1948个纯国产特效镜头,在IMAX银幕上炸出了中国动画人的骨气。追光动画创始人王微说得狠:“我们不是在和好莱坞比技术,是在和1840年以来的自卑心魔作战!”
【万龙甲已铸成:这些数据让好莱坞坐不住了】
• 四海龙王决战场景的13.2亿粒子量,打破迪士尼《海洋奇缘》保持8年的纪录;
• 最让外网震惊的是“元神出窍”镜头,美国动画论坛热议:“中国人把量子力学做成了视觉奇观!」
更可怕的是产业联动——参与《哪吒2》的138家公司中,89家是首次参与S级项目,这意味着中国动画工业链正在极速扩张。
正如导演饺子所说:“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千万动画人拿命填出来的护城河。”
【你买的每张票,都在改写历史】
当观众为片尾字幕流泪时,可能不知道这些细节:
例如负责哪吒与敖丙大战无量仙翁特效处理的趣豆文化,他们主要是制作天元鼎上的树藤部分的特效镜头。团队总共7人,一共制作了5个多月,平均每天工作13至15个小时。可见工作强度和压力有多大,平均两三天才能完成一版,有时一个镜头就需要改版20多次。
而这样的团队数不胜数,当这些傻子公司赔的钱熬着夜拼着命将技术融入《哪吒2》时,他们创造的何止是一部动画电影。这是中国动画行业的钢铁长城,是载满中国人名字的封神榜。
今天,电影大荧幕上每一道绚烂光芒,都是中国动画人用热血与拼搏铸就的成果。如今,这138片璀璨的龙鳞已闪耀登场,未来将有成千上万的龙鳞破空而出,撼动天地。中国动画的万龙甲,今天已经构筑完成。
如今《哪吒2》预测票房突破60亿,但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中国观众愿意为“全华班”买单。正如豆瓣高赞评论所说:“今天,我们终于不用在好莱坞和日漫之间做选择。
来源:哈哈铲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