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在越剧的舞台上,那可真是人才济济,不过,能在生、旦两个行当都做到顶尖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今天咱就来唠唠两位被戏迷封神的越剧大咖——竺水招和沈于兰,看看她们是怎么在越剧圈里,靠超强本事,闯出一片天的。
家人们,在越剧的舞台上,那可真是人才济济,不过,能在生、旦两个行当都做到顶尖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今天咱就来唠唠两位被戏迷封神的越剧大咖——竺水招和沈于兰,看看她们是怎么在越剧圈里,靠超强本事,闯出一片天的。
竺水招:“越剧西施”的跨界大冒险
1921年,竺水招出生在越剧的老家浙江嵊县。12岁的时候,她满怀着对越剧的热爱,一头扎进了天蟾舞台科班。在那儿,她开启了超厉害的学艺之路,一边学小生,一边学花旦。
练功的日子可苦了,每天天还没亮,竺水招就已经在练功房里拼命了。压腿的时候疼得要命,吊嗓子吊得嗓子都快冒烟了,可她硬是没打退堂鼓。就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功夫,成了女子越剧中少有的能打能唱的角儿。
后来,她到处演出的时候,认识了尹桂芳,两人一拍即合,结拜成了好姐妹。1939年,她们一起闯荡上海滩,这“一生一旦”的组合,一上台就火得不行。《云破月圆》《石达开》《宝玉与黛玉》这些新戏一部接一部地上演,每一部都火出圈。尹桂芳被称作“越剧皇帝”,竺水招呢,靠着漂亮的长相和超绝的演技,被大家叫做“越剧西施”。她们在上海滩火了十几年,成了越剧圈的黄金搭档。
1948年,对竺水招来说,是她艺术生涯的一个大转折点。在龙门大戏院演出的时候,她突然决定从花旦转行当小生。这决定一出来,可把大家惊到了,毕竟放弃已经很拿手的花旦,重新学小生,那得多大的勇气啊。但竺水招一点没含糊,她靠着帅气的扮相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很快就在小生行当里站稳了脚跟。《三看御妹》《春闺梦》这些小生戏,让她收获了一大波粉丝,观众们都被她在舞台上的魅力迷得不行。
1954年,竺水招带着剧团到南京演出,一亮相就把南京的观众给征服了。1956年,剧团改成了“南京市越剧团”,竺水招当上了团长,还是主演。在《碧玉簪》里,她演的李秀英那叫一个绝,尤其是“三盖衣”那场戏,她的身段轻盈得像跳舞,步子迈得又稳又好看,把李秀英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都演活了,观众们掌声叫好声不断。
竺水招的表演风格特别独特,戏路也宽得很。她演什么像什么,唱腔温柔又有力量,能把角色的感情演得丝丝入扣。她在生、旦两个行当都取得了特别大的成就,还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竺派”,成了越剧圈独一无二的传奇人物。
沈于兰:默默蓄力,一朝闪耀的全能大神
1946年,沈于兰出生在浙江平湖。14岁的时候,她凭自己的好天赋,考进了上海越剧院学馆演员班,开始学越剧。她主要学小生,也学花旦,跟着越剧前辈屠杏花、竺素娥学本事。
可谁能想到,1966年她刚毕业,就碰上了特殊时期,根本没机会上台表演。但沈于兰心里一直装着越剧,从来没放弃过。
1972年,沈于兰终于等来了重回舞台的机会。回到上海越剧院后,她开始大放异彩。她可真是个全能型选手,不管是文戏、武戏,生角、旦角,她都能轻松拿捏。而且她对吕派、范派、徐派等好多越剧流派都研究得特别透,唱起来、演起来有模有样。尤其是她的吕派唱腔,那叫一个绝,观众和业内人都认可,都夸她是“吕派传人第一”。
在她的演艺生涯里,沈于兰塑造了好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在现代剧《磐石湾》里,她演的女主角特别勇敢坚强;在古装戏《杨八姐盗刀》《桃李梅》里,她演的花旦要么活泼可爱,要么英姿飒爽;在《神医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戏里,她又变成了深情的小生,用细腻的表演把观众的心都给抓住了。
1983年,沈于兰跟着剧团去日本演《红楼梦》,她演的贾宝玉得到了日本观众的夸赞,东京新闻说她“歌声宏亮有力,娓娓动听”。1995年,在“全国著名越剧中年演员展览演出”上,沈于兰更是秀出了她的超强实力。上海电视台给她录《西厢记》选段,她一个人分饰三角,用袁派、徐派、吕派分别演崔莺莺、张生、红娘,这演技,把观众惊得下巴都快掉了,从那以后,大家都叫她“越剧百搭”“越剧全才”。
传承与期待:盼更多全能高手登场
竺水招和沈于兰,那可是越剧圈的宝贝,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越剧的发展立下了大功。她们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越剧演员,也给越剧的传承和创新留下了宝贵经验。
可现在的越剧舞台上,像竺水招和沈于兰这样的全能演员越来越少了。这真让人觉得可惜,也让我们更怀念她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我们盼着以后能有更多越剧演员,像她们一样,勇敢挑战自己,多尝试不同的戏路,成为越剧圈的全能之星。
越剧是一门需要传承和创新的艺术,只有不断有优秀人才冒出来,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以后的越剧舞台上,能再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全能之星,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
家人们,你们有没有被竺水招和沈于兰的故事打动呢?对于越剧的未来,你们有啥期待?快来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为越剧的发展加油
!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