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春节档,前后十年它都是唯一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01:13 2

摘要:电影《封神三部曲》改编自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

观众疯狂造梗,海量“自来水”手把手教片方营销。

最严肃最宏大的神话史诗题材,却产出了海量五花八门的物料;

戏里震撼,戏外狂欢。

好熟悉的感觉,好像2023年的夏天又回来了!

*闻太师不语,只是一味放映电影。今天大年初一,我年也不拜了,去电影院看完了《封神第二部》。先说结论吧:简单的故事,华丽的特效,精彩的斗法,我想要的都有了。相比第一部,《封神第二部》全面升级。特效升级。凡人大军交锋,神仙花样斗法,特效大场面更豪华;千万别被第一支预告片里,“班味十足”的魔家四将骗了!

他们在片中的战力足以以一敌百,但是智力着实堪忧……

就该是预告片里那样,动若泰山压顶,静若脑袋空空。

动作戏升级。

小到悬崖边的双马追逐,大到两军对垒,战争和动作戏几乎铺满;

邓婵玉过肩摔姬发,谁懂?角色升级。第一部的角色,无论是性格、心态甚至形象,都焕然一新。还有更多性格各异、丰满立体的新角色登场。尤其是闻太师和邓婵玉!咱们后面再细品。时间隔了太久,可能有些观众已经忘了,《封神第一部》都讲了啥。01前情提要电影《封神三部曲》改编自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故事发生在一个人、神、妖共存的世界。天谴将至,天下浩劫即将降临人间。唯有将封神榜交给天下共主,开榜封神,方能拯救苍生。相比原著,片中的封神榜有了很大改动。能直接吸收死者魂魄,掌握强大的力量。也因此遭到多方争抢。故事分两条故事线,其一是姜子牙寻天下共主。他在杨戬和哪吒的护送下,带封神榜下山。最初的目标,是商王殷寿。岂料这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野心家。他宠幸狐妖妲己,坑害忠良,天怒人怨。

就连姜子牙的备选天下之主——殷寿的亲儿子殷郊,都被他押上了断头台。

另一条故事线,是西岐少主姬发的觉醒之路。

单纯善良的姬发,曾经盲目地崇拜着殷寿,犯下了不少愚蠢的错误。

直到父兄惨死,挚友蒙冤,他才看清了殷寿的真面目,

劫法场、杀殷寿,出朝歌。

离乡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西岐。

等待着他的,却是生死存亡的危局!

02 战火西岐

万万没想到,妲己竟然牺牲元气,救了殷寿。西岐叛乱,虽远必诛。
封神榜,他志在必得。但殷寿重伤未愈,没法亲征。恰逢殷商太师闻仲,远征北海苦战十年,终于凯旋归来。

他原本打算告老还乡,可耐不住殷寿用家国大义道德绑架。

“大王尚在,大商却已经亡了。”“我一旦战死,你来称王。”他真的,太会PUA了!邓婵玉带领魔家四将,和先锋军先行一步。闻仲也带着远征北海的大军,转战西岐平叛。第二部的副标题是《战火西岐》。故事的主要舞台,自然就从朝歌转到了西岐。封神用全实景搭建的形式,构筑这座“主战场”。西岐和朝歌截然不同,更注重自然和人文。背靠岐山,河流环绕,城外都是农田。为了还原西岐的农耕环境,剧组耗时3个月,真的种了30亩稻田。我们在片中看到的西岐,并不是特效,也不是布景。而是一比一实建出来的,符合居住标准的建筑物。

西岐城内,包括西伯侯府与西岐民居,建筑多达50多栋。

占地高达9平方公里!

建筑基本都是棕色系,以茅草屋为主,错落搭建在高低起伏的地面上。符合这座城市,洒脱随和的整体气质。时至今日,这座西岐城还屹立在山东青岛,藏马山影视城里。从此以后,神话中的西岐有了现实的参照。故事方面,由于电影版《封神第二部》的世界,还是相对“低魔”的阶段。

昆仑和金鳌岛等势力,还没全面介入。

所以第二部对原著,进行了不小的改动。

主线故事,围绕着“西岐保卫战”展开。殷商这边,实力过于强大。论高端战力,有魔家四将。魔家四将不是CG动画,而是化了特效妆的真人演员。

人物造型设计,从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中,获得造型灵感。

在演员的盔甲配重,搭配升格镜头,呈现巨人的力量感。*左二是春节加班的我为了实现魔家四将破坏建筑的场景,置景师还搭建了微缩景观。就像拍特摄片一样,但质感更精细,更还原现实。用MOCO分层拍摄,最后把魔家四将和主场景贴合。听着很简单,其实是工程量巨大的“水磨工夫”。

魔家四将,再加上女将军邓婵玉的先锋军,就险些攻破西岐城。

而率领大军的太师闻仲,更是狠角色!

坐骑墨麒麟,口吐烈焰,须臾千里。

原著中十天君的的“十绝阵”,电影版也“给”了闻仲,并且浓缩成了一个大阵。

阵少了,但威力指数级提高了。

还有趁火打劫的申公豹,伺机而动。
表面上帮助殷寿,实则企图夺取封神榜。他从通天教主那儿求来法器“五毒葫芦”,将质子旅做成了无知无觉的蛊兵!不过这支军队,第二部还没正式登场。殷商战甲上以饕餮纹为主,突出殷寿的野心。闻仲的战甲,灵感来自青铜器,肩甲参照曾侯乙尊盘。突出他三朝老臣的身份,以及擅长战阵的特性。邓婵玉的战甲,点缀了绿松石和皮甲片。搭配双刀,贴合先锋官的身份。

镜头一到这边,画面就特别阴暗,谁是反派一目了然。

而作为农业城市的西岐,军事力量并不强。

少主姬发,代替已故的父亲姬昌,守卫故土,保护百姓。

即便全民皆兵,西岐的兵力也非常孱弱。

西岐五行属土,尚黄色。

战甲也和建筑物一样以棕色为主,图腾是西岐随处可见的凤鸟。

材质则突出农耕特色,加入了牛皮和苎麻元素。但是防御力,就差多了。能和魔家四将掰手腕的,也只有持有风雷黄金棍的雷震子。第一部的雷震子,尽管气势十足,但并没有让所有观众满意。片方显然很听劝。第二部的雷震子,从骨骼到表皮,全都重新设计。皮肤的饱和度提高,突出他皮下流动的雷电。对比第一部的雷震子,差别非常明显。

但光凭雷震子,给人塞牙缝都不够。

关键时刻,西岐得到了昆仑的帮助。

姜子牙、哪吒和杨戬,组成的“地三鲜(仙)”来了。

*这一幕记忆犹新

姜子牙主要扮演军师角色,帮助西岐扭转战局。

哪吒和杨戬,他俩就像象棋里的相。

救援一把好手,但只在己方阵营活动。

*全程用五行遁术救人,全场最累

关键助力,来自死而复生的殷郊。

他被哪吒和杨戬救回了昆仑,死后魂魄本该归封神榜,怨念却久久不散。

十二金仙决定违背天道,复活这位“天下共主”。

他不光“接头”成功,还吸收了元始天尊的法力,凝聚三头六臂法相。

三个头,分别代表殷郊的执念,除了本我之外,还有对父亲的怨恨,和被误解的愤怒。

一个狂躁、一个emo、一个夹在中间不堪其扰。

看他的三个头吵架,真挺有意思。

看上去有点怪,其实殷郊的整体形象,来自永乐宫壁画。

质感则参考了蓝色琉璃药师佛,所以看上去“光溜溜”的。

03 特效升级,打戏拉满

第一部没看到的“神仙打架”,这回终于能看个爽了!

而且诚意满满,动作战争戏几乎占了全片三分之二!

有魔家四将释放的花狐貂,由虚转实撞击城门;

闻仲的坐骑墨麒麟,鳞片和毛发的质感飘逸。

青云剑化作的蛟龙,由剑身的金属质感粒子解算制作而成;所有特效,都比第一部又提升了一大截。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了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式想象力的奇观。放眼前后十年,《封神三部曲》都难出其右。04 神话群像,正邪争锋除却神仙斗法,《封神第二部》也是一部神话群像,一部人的史诗。神仙妖魔,都有人情。姜子牙离开朝歌,一路走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和战争倾轧下的人间疾苦。姬发觉醒,回到家乡保卫故土;“为活着的人而战”,就是他的信仰。殷郊复活,却被困在旧日的美梦,无法自拔;“如果我忘了自己是谁,请用这把剑提醒我”三朝老臣闻仲,为殷商呕心沥血,不惜以身入局。殷寿和妲己依然恩爱,后者牺牲自己,为前者治疗致命伤;后者即便前者的肉身腐烂,也不离不弃。凯旋归来的女将军邓婵玉,秉承父亲的遗志,驰骋疆场;却在和姬发的交锋中,逐渐认识到事情的真相。05 立意深刻——何为天下共主?是为活人而战,还和平于民;还是为死人而战,巩固集权?这不只是邓婵玉面临的抉择,也是整部《封神第二部》,隐藏在大战之下的探讨。*你还是条小鱼,等你长大了再来咬我的钩吧!当姬发下令,让百姓撤进岐山避难。百姓却全都留下,自发地帮助军队守城。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何谓“天下共主”?与当下的权力,和他的血统无关。他不是充满野心的大王殷寿,也不是心怀仇恨的王子殷郊。姬发出生在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西岐,父亲姬昌教导他,以仁义治天下。被人民选择的,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06 不止电影,戏外封神!戏外,同样是“人的史诗”。
乌尔善除了从零开始,构建的电影工业体系。还让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让很多匠人,获得了在大银幕上呈现非遗技艺的机会。《封神三部曲》还培养了一批统筹人才,懂得如何管理体量如此庞大的项目。乌尔善开设的封神演艺训练营,为中国电影市场选拔培训了一批新鲜血液。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封神”?特别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姜子牙:“我要忙天下大事!”被老百姓拽进庆祝的人群——“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老百姓的声音,会证明一切。总而言之,《封神第二部》真的很值得一看。哪怕是为了将来的《封神第三部》,你也不该错过它。按照片尾的三个彩蛋,第三部的战争规模会更加宏大。申公豹背后的金鳌岛,终于浮出水面,也许会和昆仑全面开战。西岐距离和平,还有很远。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图文创作激励计划#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