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疯子”才能改变世界。李安说,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哪吒》是一部好命的电影,也是一部带有“使命感”的电影。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给中国动画电影,也为当年惨淡的暑期档带来振奋人心的50亿票房。今年,被寄予厚望的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10天票
不认命
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是50.35亿人民币,这是中国影史排名第四的电影。 续集票房通常会受到前作口碑的影响,但有时候也会因为观众期待过高而面临压力。 但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观众口碑引发连串传播效应,带动票房不断攀升,目前在春节档的总票房占比已经超60%。 业内人士对文娱价值官透露,《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IP红利和工业化制作,大概率稳居40亿票房。 而行业预判《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望冲击60亿天花板,成为国产动画新标杆。通过两部《哪吒》可以看到, 中国动画的“闹海精神”就是用理想主义对抗功利时代。 饺子说:“中国动画的‘闹海’,就是一群‘疯子’带着观众一起疯!”
回应啃老三年:
一个医学生的终极豪赌
随着《哪吒2》的各种不断涌现,导演饺子也登上热搜。2月1日,词条#哪吒导演回应啃老三年#登上热搜第一。 接受媒体采访时,饺子也回应了“啃老”三年这一。 他说,在自己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知名人物,哪吒在中国家喻户晓。“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故事也为人所熟知。但饺子却在他的动画作品中,完全改写了哪吒原有的故事——哪吒的父母对他充满了包容与爱意,这也让不少网友非常感动。 饺子表示,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的映射。 “因为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饺子,本名杨宇,四川泸州人,1980年出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医学院)。 大三开始自学三维动画软件,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上了一年班,辞职,宅在家里三年半的时间,靠母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支撑,一个人一支部队的制作出了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 2019年夏天,以导演的身份,再度交出蛰伏十年后的惊世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 “我的经历雷到了一大片人,名牌医科大学毕业转行来搞动画;正经的工作辞职不干饿着肚子做短片,这人是不是有病啊?” 和许多80后一样,饺子自小就喜欢看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是他的动画启蒙,上初中时,又迷上了《圣斗士》和《七龙珠》,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梦想都是当一个漫画家。 但,高考填志愿时,他在认真思考后还是决定听从家人的意见学医,对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讲,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医生至少是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稳当职业。 那一年,饺子被四川收分最高的华西医科大学录取。学了两三年医,他仍然对这个职业提不起兴趣。 反而是在2002年,大三的下半学期,他无意中接触三维动画软件MAYA,发现靠一个人的力量居然也能做出那么好的画面,隐藏着的儿时理想被瞬间点燃。 从此,他开始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动画软件的自学和苦练中。 大学毕业,彻底放弃医学专业的饺子,选择去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但因为商业项目受限太多,一年后,他辞去了高薪工作,一头扎进自己的动画世界里,专心创作自己的第一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没有一句台词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时长16分钟,讲述的是:战争中敌对的两名飞行员在空中展开激战,飞机坠毁后一同流落荒岛,从互相残杀到相濡以沫。救援船队到来后,他们放弃登船,选择了在孤岛与世无争的生活。 片名的灵感来自于周星驰《鹿鼎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还打?打个大西瓜啊! 个人动画的特点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创作,用一台电脑就“造”出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打,打个大西瓜》基本没花什么钱, 但这部短短16分钟的动画短片,饺子却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才完成。 现实的生活,就是摆在理想面前的最大障碍。 父亲在饺子刚工作没多久就去世,母亲退休,每月也只有1000的退休工资 ,辞职后的饺子,不得不做起了“啃老族”。 他形容那三年半,大部分的时间都跟生活在空间站一样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衣'服基本没买过新的,‘食’上多亏母亲的打理,她经常去超市找特价,‘住’是靠父母的积蓄在成都买了套二手房,每月700多的按揭款占了我们的一半的支出。 旅行是富人们干的事儿,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这三年半我没有离开过我家超过40公里。 ‘娱’乐是必需的,我听评书、音乐,看电影、动漫,偶尔玩玩游戏,全是最低廉的娱乐消费,但网游不玩,太费时间和金钱, 我家甚至网线都没牵,我要上网就去朋友家上,这样可以减少娱乐时间,减少社会浮躁气息的影响,还保证了用于动画制作的电脑系统的稳定性。 而且这也是我所从事的行业,我在娱乐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积累。” 《打,打个大西瓜》在豆瓣拿下了8.8的高分,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国内最具内涵动画片”,在国内外共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成为动画专业的学生无人不知的影片。尽管这部短片并未给饺子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因此片的大热很多人找上门来,邀请他做广告动画和影视特效, 2009年,饺子和朋友在成都成立了 “饺克力”动画工作室, 2011年,在光线影业的支持之下,饺子创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可可豆”。
50亿票房背后:1600人一起疯
“其实站在结果往前看,过程才是最充实的时光,请享受过程。” 《打,打个大西瓜》成功后,确实让饺子得到些许机会,但彼时的中国动画市场,大环境依旧艰难,大部分投资方看到项目后,第一个问他的问题是:你怎么才能回收成本? 所以之后整整五年的时间,他都没有遇到合适和靠谱的投资方。 而在这一段“空档”里,饺子一边接商单和外包养活自己,一边以继续学习专业电影制作的方式,沉淀和积攒自己的能量。 随着《大圣归来》在电影市场杀出的一条血路,让国产动画电影在沉寂十余年后迎来春天。饺子的可可豆动画,联合曾经制作了《大鱼海棠》《大护法》的彩条屋、和制作《大圣归来》的十月动画,在5年前开启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项目。 “哪吒其实和我挺像的,都有不认命的一面,以前我看《哪吒闹海》就很感动,他为国为民,自刎这些情节都历历在目,所以是有这种情结的。 就像田导(田晓鹏)看了《大闹天宫》有了《大圣归来》,我是看《哪吒闹海》有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看过电影的观众,会发现哪吒的形象非常叛逆,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精神气质的,但在原著中有一些传统的“糟粕”,比如他有弑父的冲动,而且他自刎。 所以电影做了很多大胆的改动,主要是为了烘托出中心思想就是“扭转成见”。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是一个大工程,80%的特效,汇聚了国内20多个公司,投入超过1600多人。而作为自己执导的首部长片动画电影, 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饺子身兼多职。 在饺子的眼里,电影制作“没有捷径只有死磕”。 “因为我们太缺少一些优秀的作品了, 而且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观众的口碑,如果观众喜欢了我们的作品,愿意接受我们的作品,我觉得中国动漫才有希望。 而不能完全是靠观众的怜悯和施舍,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大圣归来》之后,也有不少好的动漫作品,但从整个电影市场的总量来看,还是很少。我们希望通过优秀的作品,来扭转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偏见,希望以后有更多有志青年能加入这个行业,让他们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还能活得更有尊严。”在饺子看来,做成一件事的基础是“热爱”和“坚持”。“做动画要用心,要真诚,要能克服来自各种方面的困难,要与生活作战,与诱惑作战,与压力作战,与自我作战。在漫长的独自作战的岁月里,我经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那么久,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怎么办?我的内心回答我,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造一个东西出来的这个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从医学生杨宇到导演饺子,从50亿到60亿票房,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写满警告:“动画养不活人”“国产片没前途”“续集必扑街”......但总有些“疯子”偏要证明: 那些杀不死你的偏见,终将成为你的封神榜。 正如《哪吒2》片尾那颗彩蛋——申公豹终于跳槽成功, 而银幕外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各自的人生中“闹海”?来源:小夭看天下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