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军人,形象好,人品好,性格好,最主要啊,人是孤儿,这就等于没婆家呀,那要是两人搁一块了,那绝对是一门心思,一心一意地扑到咱们家!”
张建国第一次登门,丈母娘刘美心就非常满意。
刘美心对何常胜夸赞道:
“又是军人,形象好,人品好,性格好,最主要啊,人是孤儿,这就等于没婆家呀,那要是两人搁一块了,那绝对是一门心思,一心一意地扑到咱们家!”
何家由于没有男丁,势单力薄,经常挨汤家欺负,而张建国是武装部的干部,完全有能力保护好何家。
刘美心很庆幸,张建国是个孤儿,这样张建国这个女婿,以后就能成为何家的半个儿子,为何家卖命。
可以说,何家丽嫁给张建国,就是带着算计的。
不仅刘美心算计着如何攀附和压榨张建国,就连何家丽自己,也是权衡利弊之后,选择的张建国。
何家丽唯一的心动,给了汤为民。
奈何汤家和何家有死仇,化解不了,汤为民又懦弱没担当,保护不了何家丽,更支撑不起整个何家。
汤为民说得没错,何家丽这一辈子,都要像乌龟一样,背着何家这个厚厚的壳。
何家丽牺牲掉了自己的爱情和精力,甚至还牺牲掉了健康,只为了做好何家的顶梁柱,可结果却是,何家丽晚年,是六姐妹里面,活得最辛苦最惨的那一个。
何家丽从小,就活在父母重男轻女的阴影里。
何家丽出去买猪肉,被汤婆子插队,何家丽只能买回了一条猪尾巴,也因此遭到了父亲何常胜的抱怨。
何常胜对刘美心说:
“丫头就是不中用,拎回来这么个玩意,还是得有个儿子。”
何常胜这句话,改变了何家丽的一生。
何家丽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儿子差,火速剪短了头发,多次和大老汤对峙。
大老汤公报私仇,几次扣留何常胜,对何常胜动私刑,也是何家丽及时出面,救了何常胜。
何家丽很理解何常胜,她知道父亲对男孩的执着,是因为何家孤立无援,没有靠山,才会需要男丁来充门面。
这也注定了,何家丽会用一辈子,来托举何家。
何家丽把张建国带回家,是对何家最好的报答。
张建国出面,大老汤不敢再欺负何常胜,何家也迎来了富裕和太平的新生活。
张建国是何家的贵人,更是何家的救星。
张建国对何家丽有多好?
对何家丽百依百顺,对何家父母孝顺至极,把何家丽的妹妹们当成自己妹妹,用了大半辈子为何家人铺路。
《六姊妹》原著中,张建国这辈子唯一一次对何家丽不满,是何家丽晚年,还要捐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何家喜。
而捐骨髓的前提是,何家喜霸占何家老宅,把何家丽和张建国扫地出门,姐妹反目成仇,何家喜和何家丽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可何家丽知道何家喜生病后,还是义无反顾,不顾丈夫和儿子的反对,也不顾自己的健康,坚持要献骨髓。
只因何家喜是何家丽的亲妹妹,是何家丽在血缘上的至亲,何家丽就一次次丧失底线,帮扶和救治何家喜。
何家喜有多自私?
从小受尽刘美心的偏爱,吃独食,被宠坏,长大后霸占房产,抛弃刘美心,还逼迫刘美心交出酱菜方子,企图彻底榨干刘美心最后的价值。
何家喜留下的烂摊子,全是何家丽帮她收拾的。
何家丽不计前嫌,赡养刘美心,并且无私地为何家喜捐了骨髓。
“敲骨吸髓”这四个字,何家喜玩到了出神入化。
而把一生都奉献给何家的何家丽,最后只剩虚弱的身体,心灰意冷的丈夫,不孝的儿子,不认她的孙女,以及儿子留下的一大笔债务。
看明白何家丽对何家喜的无限包容,以及对何家的无止境付出,也就明白了,何家丽落得这样的下场,其实并不冤。
何家丽婚前就说过,她生的第一个孩子,要姓何。
张建国很大度地满足了何家丽和何常胜的愿望,真的让大儿子姓了何,起名为何向东,小名叫小年。
《六姊妹》原著里,何向东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经常打架斗殴,还美其名曰“伸张正义”。
老师经常叫家长,和何家丽讨论何向东的教育问题。
何家丽明知道何向东需要管教,却并没有在何向东身上付出太多精力,而是继续为何家“鞠躬尽瘁”。
张建国是个好人,但他的弱点,也同样很致命。
张建国是个孤儿,从小就渴望家庭的温馨,也因此对家人有求必应,无比纵容。
这也是何家丽和张建国,最大的共同点。
何家丽夫妇都是很重视家庭的人,也因此在儿子的教育上,心慈手软,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
何向东情窦初开,爱上了张秋芳和汤为民的女儿汤小芳,两人夺走了彼此的初吻,但最后汤小芳还是抛弃了何向东。
因为汤小芳受舅舅张秋林的影响很深,她想像张秋林一样,出国留学读书,进修学业,而何向东就是个小混混,完全配不上汤小芳。
张秋芳也曾出面,逼何向东离开汤小芳。
事实证明,张秋芳是对的,汤小芳没有嫁给何向东,才躲过了一劫。
张建国利用自己的人脉,把何向东安排到了武装部的招兵办公室工作,何向东竟然心术不正,买卖名额,收受贿赂。
不仅如此,何向东还结交了社会上的狐朋狗友,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妻子李雯也和他一起赌。
何向东和李雯,因为赌博欠下了几十万外债,何家丽和张建国不得不卖房还债,为儿子收拾烂摊子。
何向东却没有改邪归正,反而戒不掉赌瘾,再次欠债,何家丽再也没有能力偿还,何向东为了活命,只能逃到了外地,隐姓埋名苟且偷生。
何向东跑路后,李雯带走了女儿依依,并且给女儿改姓李,彻底划清了和何向东的界限。
何家丽想念孙女,李雯家人却不让见面,何家丽偷摸去学校门口见李依依,给李依依买了很多零食和玩具,李依依却已经不认识何家丽了。
祖孙情彻底斩断,十分心酸。
何向东出事后,何家丽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儿子张学平(小名小冬)身上。
可惜这个张学平,同样不是善类。
张学平对何家丽和张建国很不满,因为他们把家产都用来给哥哥何向东填窟窿了,而张学平想要钱,想要大房子。
何家丽只能拼了老命,来满足张学平。
张学平从部队退伍后,做了餐饮卫生监督的工作,吃得肥头大耳,《六姊妹》原著里写道:
“小冬自从管卫生监督后,家里伙食不好,人家饭店伙食好。各种店子见他们来监督,立即好菜伺候。小冬和同事们嘴扎到人家锅里。很快膘肥体壮,参军回来,还是个英俊的青年,工作没多久,则开始有点中年气象,老成得厉害。”
张学平连口吃的都抵抗不了,更别提金钱输送,利益往来了。
这也预示着,张学平以后更成为更大的祸害。
张学平和王梦结婚后,由于王梦身体的原因,迟迟要不上孩子。
再加上张学平生活不节制,两人传宗接代的事成了老大难。
可怜何家丽晚年拖着捐了骨髓的身体,还要为两个儿子奔波,唯一的孙女也形同陌路,何家丽为了见大儿子一面,还要偷偷摸摸,真的太悲哀了。
《六姊妹》看到何家丽一地鸡毛的结局,才明白,汤为民娶了张秋芳,究竟有多幸运。
张秋芳背后没有复杂的家庭,张秋芳和张秋林姐弟俩,都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张秋芳成了医院的外科主任。
张秋芳无微不至地照顾汤为民,辅助汤为民开了蛋糕店,还把女儿汤小芳培养成才。
张秋芳愿意在小家上面花费精力,汤为民和张秋芳很恩爱,张秋芳也成了汤家的主心骨。
懦弱无能的汤为民,享受到了张秋芳的庇护;而有责任有担当的张建国,几乎被何家拖垮。
何家最后的大团圆,是何家丽和张建国,用了毕生换来的,好人被啃食干净,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
来源:恋上糖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