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射雕》票房一扑再扑,是武侠已死,还是剧情本身有问题?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10:27 2

摘要:《射雕英雄传》原著故事时间跨度大,人物关联强,故事线索多。电影想要把这么一个宏大的故事给浓缩到2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本身就很考验编剧的实力。

徐克肖战《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春节档票房一扑再扑:金庸武侠电影改编难,是武侠已死,还是剧情本身有问题?

与金庸武侠众多电视剧经典改编相比,金庸武侠的电影化改编成功者寥寥。

王晶指导的贺岁片《笑傲江湖》,都只敢网播不敢上电影院接受审判。

更要命的是现在很多金庸古龙改编的武侠电影,原著与商业改编中进退失据,早就已经沦为圈钱甚至是骗钱烂作。

《射雕英雄传》原著故事时间跨度大,人物关联强,故事线索多。电影想要把这么一个宏大的故事给浓缩到2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本身就很考验编剧的实力。

为了展现郭靖的侠义,原著中还设置了天资聪颖的镜像人物杨康。而电影版直接把这个对立面的杨康给删掉,自然郭靖的人物光辉也会随之给缩减了。

郭靖出场即满级,导演似乎已经知道大家都了解郭靖的故事,就连他的生平都不屑于回顾。

郭靖的人生经历全靠观众脑补,大量篇幅展示郭靖寻找黄蓉。

可能是受到了东成西就的影响,主创直接将欧阳锋设置为一个小丑的形象。电影中的欧阳锋不仅被黄蓉玩弄,还被沙通天他们调笑,被马踢脸,被郭靖打的狼狈逃窜。

黄蓉成为了整个电影最大的败笔,颜值不符合原著的形象,还被演绎成单纯恋爱脑。黄蓉原本被认为是“俏黄蓉”,电影版却没有半点所谓的娇俏。

郭靖完全看不出木讷倒显得有点机灵,而本该机灵的黄蓉反而显得有些木讷。黄蓉在里面表现得非常恋爱脑,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就是想要找到郭靖然后冰释前嫌。

金庸武侠电影化改编的问题在于,靠细节、关系撑起的人物形象,贸然删减容易导致人物单薄、故事断裂、关系不明。

在徐克改编下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原著中有着丰盈形象的角色都沦为工具人。

武侠片最主要的就是武打动作,徐克的这个电影摒弃了拳拳到肉的武打,而是选择用特效代替动作。

这就直接劝退那些想要看如《藏龙卧虎》这种好看武打戏的观众群体,把武侠片变成了玄幻特效片。高手之间的战斗,直接变成气功对轰,非常敷衍。

就连营销的战争场面也非常拉胯,在阵法设计上、场面展现上似乎点到为止,把战争变成了一场儿戏。

再则说最近几年武侠片早就落寞了,更是有“武侠已死”的说法出现。

如今,要么是飞机坦克子弹乱飞,要么是仙侠玄幻特效满天,大家喜欢的各种酷炫升级的场面。武侠片的什么内功心法,宝刀宝剑,套路老套到观众烂熟于心早就没有了期待阈值,对新一代观众没有了吸引力。

武侠片的核心思想是反抗,是在时代中挣扎,要么就是游走在道德边缘的爱恨情仇。如今的社会环境,国富民强,中华盛世,老百姓吃饱穿暖,不需要去反抗什么。

如果没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可能武侠死得更早。

来源:孤独de患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