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申公豹,《哪吒2》票房不可能这么高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08:38 2

摘要:在春节档里,我们眼睁睁见证着一个新的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诞生。说实话,我对《哪吒2》的评价不是特别高,这部电影有很多故事上的短板。那为什么《哪吒2》又会有那么高的票房呢?因为它的长板实在太长,长到甚至可以遮蔽掉短板。当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谁还有功夫冷静思考呢?而且

没有申公豹,《哪吒2》票房不可能这么高

在春节档里,我们眼睁睁见证着一个新的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诞生。说实话,我对《哪吒2》的评价不是特别高,这部电影有很多故事上的短板。那为什么《哪吒2》又会有那么高的票房呢?因为它的长板实在太长,长到甚至可以遮蔽掉短板。当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谁还有功夫冷静思考呢?而且哪吒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它的主题很容易和现代人产生共鸣。如今的影视作品都知道往古代故事里注入现代观念,但是做的这么接地气的,哪吒是独一份。被搞笑遮蔽的残酷咱们先从短板说起。说实话,如果没有申公豹一家的故事,《哪吒2》几乎就是第一部的重复。尽管两部电影相隔5年时间,但在剧情上是前后衔接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人物没有变化。我们常说,电影里的人物要有弧光,也就是在经历事情之后发生蜕变。但在《哪吒》的故事里,这个蜕变在第一部里已经完成了。

到了第二部,哪吒还是那个性情暴躁的哪吒,敖丙还是那个聪明善良的敖丙,他们就按照自己的既定人设往前走。哪吒的亲子之情第一部已经感动过了,哪吒的无敌变身第一部已经领教过了,哪吒与敖丙的误会也总是及时解除。还有哪吒的“叛逆发言”,有一句两句就够了,像是第一部,就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太多了反倒让人感到尴尬。结果就是,在哪吒和敖丙的故事线上,我既没能热血燃烧,也感动不起来,平静的一塌糊涂。

当你平静下来的时候,一些被遮蔽的东西就浮现出来。比如被遮蔽的残酷。为了激怒哪吒,整个陈塘关的百姓被献祭了。为了炼丹,无数妖怪被投进了天元鼎。然而到最后,他们其实没有得到一个交代。这里面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土拨鼠一族被哪吒的一场“考试”一锅端。

这段情节设计的非常搞笑,可是想想土拨鼠一族的结局,这真的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啊。这就会带给人一种轻视生命的感觉,越搞笑,越残酷。还有申公豹的老家,他父亲申正道因为有利用价值活了下来,可跟他父亲学艺的那些小妖呢?

相比于如背景板一样陈塘关百姓,小妖们更像是英雄成长的“耗材”,而且是以搞笑的方式被消耗掉了。这让我想起呼兰的那个段子:刘备率军20余万攻打襄阳。如果你身处其中大概率会是谁?刘备?关羽?普通士兵?别着急,往下看——刘备率军20余万攻打襄阳,10万百姓流离失所。而始作俑者无量仙翁得到了什么教训?挨了哪吒一顿胖揍,外加被徒弟殴打十年。这个彩蛋设计的很搞笑,但却让惩罚变得轻飘飘。

有人会说,故事还没结束,也许下一部就到了算总账的时候。我希望如此,就像《美国队长3》里的情节:“复联”和奥创对决,毁掉了一个地区。有一个家破人亡的幸存者,布局让美队和钢铁侠决裂。这是来自普通人的复仇。即使是娱乐片,也需要这样一个交代。我希望在未来的故事里,哪吒在拯救母亲的同时,也能拯救所有人。那才是成长。小镇做题家可你要说《哪吒2》只讲英雄故事,缺少对底层普通人的人文关怀,它却又塑造了一个打动所有观众的“底层人”形象。我没被哪吒和敖丙感动到,却被申公豹给感动到了。申公豹当然不是一个好东西,在《哪吒1》里,他对毁灭整个陈塘关毫不手软。因为他要逆天改命,而陈塘关的百姓便是“耗材”。但在《哪吒2》里,故事交代了他的痛苦与良知,助纣为虐是痛苦,为陈塘关百姓买药是良知,最终,当无量仙翁打算毁灭陈塘关时,他站了出来,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当他只身一人面对海鲜大军的时候,那背影让我想起《权力的游戏》里面对千军万马拔出宝剑的雪诺。

相信此时的申公豹,一定不仅仅是为了给家人报仇,心中一定还藏有一丝守护陈塘关的念头。最让观众感到共鸣的,是申公豹的成长经历,他被塑造成一个想要实现阶层跃迁的小镇做题家。对申公豹过往的交代,电影用两个现代进行时的故事间接完成,还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当敖丙塑造肉身失败之后,想要让九转金莲重开,就必须要用到一样宝物——玉液琼浆。而这玩意只有昆仑山玉虚宫才有。救子心切的东海龙王决定去抢,但这太过冒险的方法让申公豹给否决了。身为小镇做题家的他知道一条捷径——考试。

只需要让哪吒去玉虚宫参加成仙考试,通过了就可以挑选一样宝物作为奖励。为什么申公豹知道?恐怕是因为这就是他的成仙之路。那么为什么太乙真人不知道?我怀疑他大概率是保送的。这也是申公豹讨厌太乙真人的地方,我努力想得到的东西你唾手可得。

在电影里,申公豹只要有空就刻苦修炼,而太乙真人的身材已经暴露他的生活习惯。但这改变不了两人的命运。当申公豹欺骗申小豹自己正在努力争取十二金仙的时候,太乙真人已经被无量仙翁按在了莲花宝座上。

除了考试,电影里还透露了申公豹的一个过往——他是玉虚宫捕妖队的前任队长。一句话就把申公豹曾经干了什么交代得清清楚楚。如今的捕妖队队长鹿童干了什么,当年申公豹就干了什么,抓捕妖兽炼丹,帮无量仙尊铲除异己。他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无量仙尊的赏识,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自己一家人,但是现实只会啪啪打脸。

如果申公豹像鹿童、鹤童那样无情,他就不痛苦了。他痛苦的地方就在于还有良知。想靠努力实现阶层跃迁却发现通道早已关闭,想放下底线去搏一把却过不去良心这一关。这种纠结与痛苦与我们太像,我们又怎么会不与他共鸣?于是申公豹就成了广大小镇做题家的代言人,成了“春节档最成功电影里的最成功角色”。哪吒故事的致胜法宝,就是把现代人的现实困境融入到故事当中。第二部讲的是小镇做题家的苦闷,而第一部讲的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比如说哪吒,作为魔童降世,天生戾气,再加上被周遭的环境所排斥,逐渐封闭了内心。而父母又太忙,缺少陪伴和交流,结果就造成了孩子的叛逆。

敖丙的人设更颠覆,他被塑造成问题家庭出身的好孩子。他希望自己的优秀能够带给家庭积极正面的影响。能设计出这样的人物,你要说导演饺子没看过儿童心理学,我是不信的。

这样的人设,让哪吒和敖丙一下子和观众亲近起来,成了我们熟悉的“熊孩子”和“别人家的小孩”。实际上和过去哪吒的“弑父”主题相比,如今“问题儿童”的主题要变得轻很多,弱很多,但同时也变得近很多,暖很多。或许,影评人和资深影迷们更喜欢“弑父”和“割肉还母”这样的主题,更具有文学价值,更能探索人性中最幽暗的所在。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比于那些深刻命题,他们更愿意看到身边的现实被写进故事。导演饺子精准地抓住了观众的需求,而观众也用电影票成就了哪吒系列的票房奇迹。如果你脑子里先入为主有了经典哪吒形象,那么如今的哪吒故事显得有些无力。但如果你把它看做是关于亲子关系、关于小镇做题家奋斗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就会引发你深深的共鸣。

有趣的是,作为80后这代人,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邂逅了不同的哪吒故事。在孩童时代,我们看到了造反的小哪吒,那个故事激荡了我们的少年情怀。如今人到中年,我们看到了家有熊孩子的李靖夫妇,看到了欲求阶层跃迁而不可得的申公豹,这个故事呼应了我们的中年心事。所以这个系列动画片可能失去了成为经典的力量,但被按摩了心灵的观众,会为它贡献可观的票房。

来源:烂番茄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