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宫中的事情很少能瞒得过太后的眼睛,甄嬛的龙凤胎之所以没有被太后识破,因为是在宫外怀上的,若是在后宫的话,很难逃得过太后的眼线,再加上眉庄又是日日去太后宫中服侍的,天天接触太后,肯定更容易暴露。
眉庄死的时候,身边就只有甄嬛和温太医,平时眉庄一直在太后身边伺候,为什么这时候太后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呢?太后到底知不知道眉庄的孩子是温太医的呢?
后宫中的事情很少能瞒得过太后的眼睛,甄嬛的龙凤胎之所以没有被太后识破,因为是在宫外怀上的,若是在后宫的话,很难逃得过太后的眼线,再加上眉庄又是日日去太后宫中服侍的,天天接触太后,肯定更容易暴露。
事实上,太后是知道眉庄的这一胎不是皇上的,可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太后明知道自己儿子戴了绿帽子,却不惩罚眉庄,而眉庄死后,还非常生安陵容的气,命令人日日掌掴安陵容,替眉庄报仇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明白了。
其实刚入宫的时候,沈眉庄是比甄嬛还要得宠的,皇上看中她的家世背景,那时候华妃在后宫一家独大,目中无人,皇上迫切需要一个家世背景不错,还有能力的妃子来平衡华妃的力量,而沈眉庄就是她和太后选中的那个人。
所以她刚入宫的时候就被封为了贵人,接下来一段时间皇帝就专门宠她,眉庄也是一个真性情的女子,她认为皇上对她是因为爱她。但是当在别人诬陷她是假怀孕来争得恩宠的时候,皇上并没有听她解释,就将她打入了冷宫,她彻底恨透了皇上。
皇上之所以没有救眉庄,是因为本身并不爱她,对她好只是利用她,当皇上看到沈眉庄掉入了华妃党羽陷阱的时候就知道,眉庄太没用了,她根本没有能力来完成自己交给她的任务,这颗棋子算是废了,皇上便不想在沈眉庄身上浪费时间,直接将其禁足。
眉庄一直以来非常喜欢菊花,尤其是那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她的性子直爽孤傲,皇上这样对她,她也彻底对皇上死了心,后来她想尽办法解除了禁足,便攀上了太后,她日日去太后宫中服侍,就是绝口不提与皇上重归于好。
太后知道眉庄孝顺,但是看着眉庄的年龄越来越大,她也替眉庄着急,希望她能够尽快与皇上和好,能够为皇上生个一儿半女的,将来自己也好有个依靠。
于是有一次,眉庄在回到碎玉轩之后,太后便劝说皇上去看看眉庄,当皇上刚到碎玉轩时,太后便差人送去了暖情酒。但是皇上在眉庄那里待了一会儿就走了,根本没动桌上的酒。
太后既然知道皇上什么时候去了哪里,又能够准时准点的差人送去暖情酒,可以看出她的眼线是无处不在的,眉庄这里更是少不了。
她既然知道皇上到眉庄所住的碎玉轩的具体时间,那么皇上什么时候走的想必太后也是一清二楚。而接下来就是温太医去了碎玉轩,喝了太后送去的温情酒,和眉庄走到了一起,并怀上了静和公主。
这些都被太后的眼线们看到了,当然太后也就知道了,只是她并不想动眉庄而已。
后来眉庄在皇上下朝的必经之路上假意寻找手镯,故意让皇上看到,皇上说既然没了就算了,但是眉庄说了句:“皇上,镯子丢得,但是情丢不得。”一下就拉近了和皇上之间的距离,这么多年了,眉庄一直对皇上阴着脸,现在竟然主动求和,那么皇上也就顺着台阶走下来了。
当晚就翻了眉庄的牌子,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眉庄找到太医把脉,告诉皇上怀孕的消息,这次是真的怀孕了,皇上还算了算日子,表示认同这个孩子是他的。
这里眉庄的反常表现也没有瞒过太后的眼线,原来眉庄一直不喜欢皇上,怎可能一下就换了张脸,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太后就更笃定眉庄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了。
太后有两个儿子,皇上排行老四,是原来的四阿哥,她还有一个儿子是老十四,也就是十四阿哥,四阿哥从小是跟着别的妃子长起来的,她自己带起来了老十四,所以对皇帝的感情并不如对老十四深。
她这个太后在后宫,虽然名义上是太后,但是她也不敢做一些很出格的事情,也害怕皇上知道了会不高兴,另外皇上在继位之前,老十四曾经帮助别的兄弟争过皇位,后来就被皇上囚禁了起来。
因为这个事,太后总是难过,每次见到皇上就会给十四阿哥求情,很想让皇上放了他,但是皇上并不听,他永远也忘不掉老十四是怎么对他的,成王败寇,这是他赢了,他还留了老十四一条命,若是他输了的话,老十四说不定会将他碎尸万段。
因为太后总是求情,也就导致皇上不经常去,太后为了找回面子,怕别人在背后嚼舌根说皇上不孝顺,便留了日日去照顾她的惠嫔在身边,有眉庄在,她贵为嫔,说明是在替皇上尽孝,别人也就说不出什么。
后来太后知道了眉庄和温实初生下了静和公主,眉庄却因为安陵容的告密难产死了,她悲痛之余便替眉庄报仇,命人日日去扇安陵容耳光。
太后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眉庄生的是公主,在后宫中公主没有继位的可能,所以也不会导致传位到外姓手里,而且将来公主还能有和亲的作用,太后也觉得保守这个秘密对皇上来说没有任何损失,所以她便瞒了下来。
大胖橘晚年在病床上的时候,甄嬛才把静和公主是眉庄和温太医孩子的事实告诉了他,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那么贤惠端庄的眉庄也背叛了他,当即气得大口吐出献血,若是眉庄还活着的话,也许大胖橘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个秘密。
来源:铲子爱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