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名嘴”到“滚出主持界”,董倩到底经历了啥?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1-27 10:28 7

摘要: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在2019年的一个春日,一段采访视频会让一位央视"金牌主持"瞬间跌落神坛。

四川凉山森林大火,27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而董倩对幸存者的一连串追问,却引发全网狂怒。

"冷血""无情""滚出主持界"的口诛笔伐瞬间淹没了她。

然而你可曾好奇,这位曾经让观众追捧的"央视名嘴",为何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这背后的故事恐怕比你想象的更有戏剧性。

其实董倩的争议并非一日之寒。

早在2013年她那犀利的提问风格就已经开始"四处树敌"了。

那年的一场采访,让原本风光无限的她第一次尝到了舆论的苦果。

采访对象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为中国女排立下赫赫战功的郎平教练。

彼时的郎平正带领美国女排,这个身份本就敏感。

而董倩开口就是一记直拳:"作为美国队主教练来迎战中国队,您的心态真的不复杂吗?"

这话一出简直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炸弹。

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她提问不够人性化,太过咄咄逼人。

但这对董倩来说仅仅是个开始。

2015年那场惨烈的天津大爆炸事故后,她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刚从生死线上归来的消防员,她的提问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如果不幸遇难您父母该如何承受?"这样的问题听着就让人心里一紧。

这位年轻的消防员当场泪流满面,可董倩的麦克风依然紧紧地贴着他。

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我也忍不住想说:"姐姐,差不多得了啊!"

但仔细想想这种"步步紧逼"的采访方式,是不是也让我们看到了事件背后更深层的情感?

有人说她冷血有人说她犀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每一个提问都像一把尖刀,直插事件的痛点。

这种采访风格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让她成为央视的一姐,也让她饱受争议。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争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积越多。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觉得董倩生来就是个"刺头"。

但谁能想到这个后来被贴上"强势女王"标签的主持人,年少时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调皮"。

1971年她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北京,作为家里的独苗苗,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

没有要和兄弟姐妹抢玩具的烦恼,也不用担心分散父母的宠爱,简直就是"躺平"式的幸福童年。

小时候的她压根不爱学习,对知识和成绩完全不感冒,反倒是调皮捣蛋样样精通。

那时候的老师们在她面前可谓是"头大如斗",别说管教了连学校的规矩她都不放在眼里。

直到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愿意倾听她的心声,这个"叛逆少女"才开窍。

开窍后的她简直就像开了外挂,一路逆袭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想象一下一个当初"逃课届的扛把子",摇身一变成了北大的高材生,这反转也太"神"了吧!

更神奇的是这个历史系的高材生,阴差阳错地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当时央视去北大选人,她抱着"试试看呗"的心态就报名了。

谁知道这一试居然真的成功了!这运气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

但是进入央视后的生活可不似想象中那么美好。

刚进央视时她就像个"职场菜鸟",懵懵懂懂啥也不会。

一年内从《焦点访谈》主持人降级到当编导,又被调去当户外记者,这落差够让人喝一壶的。

第一次出镜采访就被喷得体无完肤,这打击差点没把她送进"职场生存大逃亡"。

但董倩可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主,从独来独往到虚心求教,她用实力证明:别低估一个北大人的学习能力!

就在人们以为董倩会在争议声中淡出公众视野时,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当时的武汉可以说是全国疫情的"震中",很多人都在避之不及。

但董倩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她连续六次向台里递交申请,就为了能去武汉前线采访报道。

这操作可把她儿子给急坏了:"妈,你疯了吗?那么危险!"

可倔强的董倩却坚持己见:"现在武汉最需要有人站出来发声。"

这哪是什么"冷血记者",分明是个"拼命三娘"啊!

终于获准前往武汉后,她马不停蹄地奔赴一线。

在采访著名的张伯礼院士时,她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风格。

"您是何时来到武汉的?"这样温和的提问,让经历过无数采访的张伯礼院士感动不已。

其实早在2017年,董倩就在她的新书《懂得》中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步步紧逼实则于心不忍。"——这句话仿佛打开了理解她的一把钥匙。

原来那个看似尖锐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每一次看似无情的追问,都是她想让受访者直面内心,释放真实的情感。

在武汉疫情的特殊时期,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这段特殊的历史。

她的镜头下有医者仁心,有患者坚强还有这座城市不屈的灵魂。

这一刻的董倩不再是那个争议缠身的"犀利女王",而是一个用专业精神讲述真实故事的记者。

武汉一线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董倩。

其实在央视还有一个人最了解这个"我行我素"的董倩。

那就是她的丈夫王世林,这对"央视神仙眷侣"都是金话筒奖的获得者。

在外人看来这俩简直就是"专业实力MAX"的顶配组合。

有趣的是工作中雷厉风行的董倩,私下里却有着反差萌的一面。

每当工作告一段落,她就喜欢和王世林一起"逃离"都市的喧嚣。

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这反差也太"萌"了吧!

白岩松曾这样评价她:"董倩从来不走寻常路。"

没错她采访时的尖锐提问,或许会让人不适。

但不得不承认那些看似"扎心"的提问,往往能戳中事件的核心。

她就像一个不完美的完美主义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守着新闻理想。

有人说她冷血有人说她无情,却很少有人懂得她内心的挣扎。

就像她在《懂得》中写的那样,每一次看似无情的追问,都饱含着对真相的渴望。

这样的董倩或许不够讨喜,但绝对真实。

也许这就是一个新闻人最宝贵的品质——始终如一地追求真相,哪怕这条路上布满荆棘。

回望董倩这些年的经历,与其说是从"央视名嘴"到"滚出主持界"的跌宕起伏,不如说是一个主持人坚守本心的成长之路。

在这个标准答案越来越多的时代,像董倩这样敢于用独特方式表达的声音,或许正是我们需要的。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来源:巴顿微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