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5年,一个未婚母亲征婚的消息在社会各界掀起风波。
让大家惊讶的,不只是“天才少女”的身份。
还是一个21岁女性被“骗婚”,成了3个孩子的妈妈的事。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26岁的她为何执着找一个50岁的老男人呢?
01有人说庞秀玉是真天才,也有人说她是假天才。
真天才是她的父亲。
她的父亲是一名工人,对文学满怀热忱。
家中堆满了藏书,涵盖各类书籍,应有尽有。
在那个“神童热”席卷的时代,各类少年班纷纷涌现。
天赋异禀的孩子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庞毅也决定将女儿打造成 “神童”。
这本是一个培养成才的美好故事,最后却成了害人的典型。
自三岁起,父亲便开始对她进行严格的文学启蒙。
教她写字、背诵古诗。
她的童年,没有快乐,只有看不完的书和写不完的字。
在父亲的锤炼下,她五六岁时,就写出了令人惊叹的百字作文。
9岁时,父亲要求她每天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文章。
无论寒暑,不能间断。
在这样的高压教育下,她的文学天赋被充分激发。
年仅十一岁,就迎来了人生高光。
她获得了央视举办作文的二等奖。
这个成绩让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全国的各大报刊上。
此后,她愈发耀眼。
12岁时,她在全国作文大赛和天津散文比赛中,均拿下一等奖,名声大噪。
13岁,她的名字入选国家教委管理信息中心编撰的《中国青少年年鉴》和《中国当代少年英才大辞典》。
14岁,是她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
出版社将她过往发表的作品精心整理,集结成册出版。
书名定为《希望》。
这本书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
那年,她被热情的读者团团围住,签名签到手指肿胀。
同年,她更是成为了“全国文学十佳少年”的一员。
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的颁奖典礼。
随后,她还跟随访问团出访日本,被称呼为“来自东方的文学天才”。
名气有了,家境自然改善了很多。
眼看女儿来钱这么快,她的父亲直接化身经纪人,为她安排一系列活动。
谁承想,这反而导致她走起了下坡路。
众多报社和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在她家门前排起了长队。
最忙碌的时候,她一天要接受十几次采访。
在校园里,她成了风云人物。
走在路上,总能感受到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目光。
甚至许多家长将她当做榜样,千里迢迢过来,只为看她一眼。
在这样的追捧下,庞秀玉的虚荣心被捧到了高峰。
忙碌的活动,也导致她学习下滑一大截。
她常常缺课,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成绩一落千丈。
除了语文成绩尚可,其他科目都亮起了红灯。
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更是惨不忍睹。
原本对她心生敬意的同学,也因为她的频繁挂科,开始对她冷嘲热讽。
她在学校里变得非常孤独,没有朋友可以倾诉。
她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喧嚣的世界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而她的父亲,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02当她在文学上取得成绩,为家庭带来名利时。
父亲对她关怀备至,将她视为骄傲。
但当她的成绩下滑,天才光环逐渐黯淡时。
父亲的态度急转直下,变得暴躁易怒,对她非打即骂。
家庭的氛围变得压抑而恐怖。
母亲也常常成为父亲的出气筒,母女俩生活在恐惧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她开始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对曾经热爱的写作也失去了灵感和热情。
1998 年,家庭的变故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在长期的压抑和争吵中,父母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母亲拿着四万块钱,带着她离开了那个充满痛苦的家。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四处打零工,身体也每况愈下。
最终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
面对家庭的困境,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
她开始四处寻找工作。
然而,由于年龄小、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
她四处碰壁,找工作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她去过工厂,想要在流水线上工作,却因为体力不支和操作不熟练而被辞退。
她也尝试过做销售。
但性格内向的她,无法很好地与客户沟通。
业绩不佳,最终也没能保住这份工作。
后来,她在一家小餐馆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
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她还是努力地坚持着。
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男人。
一个比她大 16 岁的男人。
这个男人经常来餐馆吃饭,每次都会对她嘘寒问暖。
他承诺会让她重返校园,帮助她继续追逐梦想,还说会照顾她和她的母亲。
在长期缺爱的情况下,她被这个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很快就陷入了蜜网里。
殊不知,这个男人的出现,将她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一次,男人以应酬为由,带她出去吃饭,随后生米煮成熟饭。
不久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她感到很慌乱。
男人让她生下孩子,承诺会娶她,给两人一个未来。
单纯的她选择了相信。
她辞去工作,开始在家待产。
1999年12月,她生下了一个男婴。
可等来的,却是正妻的上门辱骂。
原来这个男人早有家室。
更让她崩溃的是,没多久她又怀孕了。
曾经那个要娶她的男人,不仅没有提结婚的事,还开始对她和孩子不管不顾,减少生活费。
2001年,双胞胎女儿出生后,男人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偶尔出现也是为了敷衍她。
她没有经济来源,带三个孩子不说,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
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一个安稳的生活,庞秀玉决定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她将男人告上了法庭,要求他支付抚养费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男人早就转移了财产。
最终判决男人每月支付1200元的抚养费。
这些钱虽然杯水车薪,但最起码有了饭钱。
然而,她低估了男人的人品。
很快男人就不再履行义务,她的生活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最终,她只能再利用一次自己当年的名气。
032005年10月7日,她公开征婚。
在征婚启事中,她明确表示,希望男方年龄在50岁上下。
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能够帮她养家糊口,照顾年迈生病的母亲,还要支持她继续写作。
这个要求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舆论。
人们难以理解,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女子,为何会把征婚对象锁定在50岁左右的老男人身上?
有人对她表示同情和理解。
看到她艰难的生活处境,他们能体会到她的无奈和心酸,明白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迫不得已。
这些人认为,庞秀玉只是在为自己和家人寻求一条生存的出路。
她的要求并不过分。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她进行了指责和批判。
他们觉得庞秀玉的想法过于现实和功利,为了物质生活而放弃了爱情和青春。
认为她不应该把婚姻当作解决生活困境的工具。
还有一些人对她未婚生子的行为指指点点。
用道德的标准对她进行审判,让她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尽管有一些人应征,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有些人在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后,选择了退缩。
还有些人则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并没有真正想要与她组建家庭的诚意。
后来一个南方男子答应了她的要求。
谁承想,对方只想要一个免费的保姆。
如果结婚,三个孩子必须送出去。
最终,她只能断绝与男人的往来。
后来互联网发达后,她曾试图在网上为女性发生。
很多人对她表示支持,可她的呼吁,却来得快去得也快。
很快就消失在了网上。
这些年,关于她的消息几乎没有。
但是每当提到她,不少人都感到唏嘘。
她的经历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它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社会价值观。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
大家觉得呢?
看完记得关注(@2号探秘人)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来源:2号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