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冯刚毅有什么故事?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3 19:02 1

摘要:2014年6月30日,佛山粤剧院排演的《李清照新传》在广东佛山勒流影剧院进行录影,冯刚毅被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专门请来,在剧中饰演皇帝一角。冯刚毅曾供职于深圳市粤剧团,是广东第一位获得梅花奖、也是第一位获得二度梅的粤剧演员。在五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塑造过多个

冯刚毅老师,有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现代粤剧演员、粤剧名家。

2014年6月30日,佛山粤剧院排演的《李清照新传》在广东佛山勒流影剧院进行录影,冯刚毅被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专门请来,在剧中饰演皇帝一角。冯刚毅曾供职于深圳市粤剧团,是广东第一位获得梅花奖、也是第一位获得二度梅的粤剧演员。在五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塑造过多个经典形象,从多情小生贾宝玉、到艰涩苦难的丑角驼哥,无不神妙精准、深入人心。如今、虽已年近古稀,舞台上的冯刚毅依旧神采翩然、声情俊爽。1947年2月,冯刚毅出生在广东黄圃,父亲过世早,他受母亲影响、自小就喜欢粤曲。彭寿辉说:“冯刚毅他从小就很喜欢粤剧,他跟妈妈去看粤剧、去后台,他很高兴,他想、我长大也要演粤剧,后来博罗粤剧团要招好演员、他去了,那年他16岁。”因为自己本人到剧团的时候非常瘦,个子不高、身体也不是很强壮,所以自己一到剧团、自己就选择,我应该学小生行当。因为不是传统艺校出身,再加上体质较弱,少年冯刚毅在练功时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也要承受更多的痛苦,然而对于粤剧的喜爱、超出了身心的疲劳,他在剧团跟着老师边演边学,即使是跑龙套也觉得开心。郑秋怡讲:“剧团的生活,有时候是一天一个点 装台演出,晚上睡觉,第二天早上、搬铺盖到另外一个点演出,那时候冯刚毅给我们的印象、是比较认真勤快的一个人。”1974年,在宝安县粤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深圳市粤剧团,冯刚毅在这里最先接触到的是一批现代戏,《农奴戟》、《边防枪声》、《瑶山村》,还有一批折子戏,《山地交通站》、《山鹰》,因为早期的影响和锻炼、他一直重视现代戏,在他眼里、没有了古装戏的浓墨重彩,现代戏对于人物塑造的深刻性、情感表现的生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自己喜欢香港艺术家马师曾的唱腔,但是要听到他的唱曲、必须听香港电台,怎么办,自己就请了其中一位年轻的朋友帮自己想办法,因为他能够自己安装小型的收音机,自己记得那时候花三十六块,自己觉得很值得,当然自己当时的工资二十四块,一个月工资还买不起。梨园行有句俗话,能不能成角儿,要看祖师爷赏不赏这口饭吃,姿容和身段能否在舞台上亮相、嗓音与情态能否让观众动情,要天赋、要苦功,还要有好戏,年轻的学徒都是从小角色演起,在三伏酷暑、日日不休的苦练苦学中,冯刚毅正等待着一个开正戏路的机会,一个能够深入人心的角色。1979年、这个角色来了,冯刚毅与苏春梅合演的《鸳鸯泪洒莫愁湖》大获成功,连演三百多场、座无虚席,冯刚毅塑造的公子徐澄温文如玉、柔情似水,颇受赞誉。《鸳鸯泪洒莫愁湖》公演后,在广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广州的朋友非常热情,他们除了不断看戏之外、还很热情地煲汤给自己喝,自己记得在红旗剧场演出,收到六份那么多,当然有糖水、有汤,还有其它,那怎么办,自己就分给大家吃,但是自己必须跟他们说明一点,你们吃到什么、要告诉我,明天那些戏迷朋友来拿回东西的时候,他会问我、我怎么回答他们呢,好不好吃,那我当然说好吃。冯刚毅对角色的钻研与体悟,触动了观众的感情,“世哥”冯刚毅越来越受欢迎,他戏路很宽,演文戏儒雅倜傥、演武戏英姿焕发,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自己还是属于投入型的人,希望有好的剧本,里面有好的人物,角色性格比较鲜明,便于带领我 跟着戏走。除了角色受到观众肯定,冯刚毅的唱腔也颇受赞誉,他曾经在1982年出演过粤剧名伶何非凡的首本戏《情僧偷到潇湘馆》,扮相潇洒飘逸、唱腔流丽清雅,香港著名粤剧演员新马师曾看罢、赞其“神似凡腔,胜似凡腔”。苏春梅言:“冯老师的唱腔太美太迷人了,他的发声、他的韵腔,特别是中低音,自己非常喜欢,发音的位置、真假嗓音的结合,非常的妙俏”。如果说我是凡腔的继承,怎么样的说法自己都承受不起,因为凡腔确确实实很有风格,但是作为自己本人是欠缺很多、不太适宜,所以、演《情僧偷到潇湘馆》的时候,自己就吸收了凡腔那些跳跃的部分,高音就学新马师曾的,低音就学罗家宝的,婉转的部分就是学陈笑风的,因此社会上有些人说,一些赞誉也好、说法也好,自己都不能够承受得起,自己切切实实不属于凡腔的继承人,因此只能说吸纳了他们的长处,确立我自己的凡腔。正如冯刚毅所说,在唱腔表演方面,他一向博采众长、四方求教,在饰演贾宝玉期间、他曾专程去上海越剧院向越剧表演艺术家、出演过越剧《红楼梦》的徐玉兰,王文娟求教,他也曾研究西方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与中国传统的戏曲教学相比较。自己曾经到过宣传队,自己有接触过有些去过星海音乐学院进修过的同事,他也让自己去交流,其实自己就是去学习。曾经演过京剧沙家浜,因为要唱高腔、所以自己就必须要练,原来是唱不起来的,比如说“此一句 到底”,这个高音怎么唱,刚开始是唱不起来的,所以必须练嗓子的,自己刚才说的发声、就在那时候已经注重的,然后怎么去控制气、力、位置,所以竭尽我自己的认识、只能说是我自己的理解,定为“自然发声法”。冯刚毅的舞台表演与唱腔表现日趋成熟,1990年他凭借《风雪夜归人》中魏莲生一角、得到了中国戏剧界的最高荣誉梅花奖。记得1989年的时候,去北京演出《风雪夜归人》,还有的就是必须要有一出折子戏,《木石盟心》、《血溅鸳鸯剑》,《鸳鸯泪洒莫愁湖》,当时回来的时候、听说差两票,后来继续上北京演出《阴阳怨》,这个古装戏就获得了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粤剧《风雪夜归人》改编自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同名话剧,剧中红伶魏莲生经历了烈火烹油的声名繁华,也经历了酒阑人散的落幕时分,看尽世间沧桑、唱尽人生慨叹,吴祖光看了冯刚毅的粤剧表演之后,亲自为他题写了四个字,“天南一凤”。获得梅花奖的冯刚毅,荣誉加身、事业登顶,等待他的本该是更加宽广的艺术道路,然而、他却在此时经历了人生与演艺生涯的一次低潮。自己获奖以后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希望去提高自己,要求可不可以到北京去学习,但是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刚巧也是属于主要演出的承担者,所以剧团的工作走不开,所以不能实现我的愿望,为此自己就产生一些思想的波动,也成为了自己从艺以来第一次波折。九十年代的深圳,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下海潮,粤剧界遭遇了低谷、许多粤剧演员放下了唱念做打,褪去了油彩戏服,转向其他领域,在这样一股浪潮中、冯刚毅的心,感到不安和迷茫,他觉得、自己走向艺术更高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如另寻他路。跟领导说,我也激流勇退了,做什么呢,出来当司机,开小车。在剧团的时候,冯刚毅从拉箱的司机那学会了开车,于是他决定转行做出租车司机,深圳汽车公司当时只招收四十岁以下的员工,冯刚毅当时已四十五岁,公司破例给了他一辆出租车。说起开小车,自己就不能忘记那件事,第一个月六次违章,最特别一次、就在路上给交警拦了下来,然后自己就想起那些师父教自己的一句话,“阿 sir,给个机会吧”。曾经在舞台上演绎缤纷传奇、唱作自如的名伶,如今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尘世车流之中,其中甘苦、自是外人难知。自己把驾驶证递给他交警的时候、正想说这句话,自己的眼泪都好像要出来了,但是那个年轻的交警就说、“风雪夜归人”,自己听他这样一说,就感觉我好像有救了。问者唏嘘、而闻者几近落泪,两年的租约将满、冯刚毅的内心感受到舞台对他强烈的召唤,他比谁都清楚、自己仍然是属于舞台的。所以自己考虑了一下,我始终都是属于舞台的,因此选择提前离开出租车的行列、回到粤剧团,自己记得非常清楚、我开小车的时间是一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天。终于,冯刚毅回到了他热爱的粤剧舞台,曾经的迷茫与不安、此刻已经烟消云散,生活的砥砺、以及对自己内心的叩问,让他彻底走出低潮,收获潜心打磨与钻研舞台艺术的力量。在奔赴新加坡演出《双枪陆文龙》时,他已经四十五岁,依旧要做出高能度的“朝天蹬”,然后从高台翻下,除了在武戏的难度上挑战自我,重返舞台的冯刚毅在文戏角色的塑造方面更是有了全新的突破,多情的眼眸、微翘的嘴唇、潇洒的身段,曾经、他塑造的角色大多是俊美小生,而在2001年、他排演了现代戏《驼哥的旗》,戏中弓腰行走、嬉皮笑脸的丑角形象、树立了他在演艺事业上的又一高峰。

来源: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