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常胜盼了一辈子儿子,最后却得了6个女儿,但是最后女儿长大后,他却心满意足,因为这个家后来没有因为没有儿子而败落。
本文写的原著,和电视剧有所出入。
《六姊妹》终于播出了,我非常期待这部作品。
关于原著我非常喜欢,因为我觉得非常真实,故事也非常现实。
那些关于家庭,关于婚姻,关于亲情的故事,那些人间烟火气最打动人心。
何常胜盼了一辈子儿子,最后却得了6个女儿,但是最后女儿长大后,他却心满意足,因为这个家后来没有因为没有儿子而败落。
反而因为这6个女儿发发展得欣欣向荣,女性的力量不容小觑。
何家的6个女儿,性格迥异,长大后各自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婚姻,唯独只有不姓何的她婚姻最坎坷,最后也是傻人有傻福。
何常胜和刘美心这辈子生了6个女儿。
分别是老大何家丽、老二何家文、老三何家艺、老四何家欢、老五刘小玲、老六何家喜。
何常胜被汤家兄弟欺负了大半生,尤其是大老汤家生了三个儿子。
而何常胜却连续生了6个女儿,这让何常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觉得自己在汤家面前抬不起头。
何常胜并不重男轻女,他只是觉得这个家要有一个男孩撑门面,在外打拼家里多一个男孩腰杆子要硬一些。
何常胜在生了6个女儿后,终于认命了,他以为自己何家这一门姓也就到他这里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6个女儿一点也不比汤老大的3个儿子差。
甚至他生前期望的他这一门姓能够传下去的愿望都被他的女儿们实现了。
何常胜到死都不知,他的6个女儿后来活得有多精彩。
而他生前一直忌惮的汤家却在后面走上了下坡路,而他的何家却欣欣向荣,生生不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他的6个女儿,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她们长大后结婚生子,却从未忘记自己是何家的女儿。
何家的6个女儿,长大后有着不同的婚姻。
老大何家丽嫁给了孤儿军人张建国,张建国的到来让何家多了一层保护伞。
何家所有人都喜欢他,而何家丽是个以何家为重的人,所以当时她觉得自己嫁给张建国是正确的选择。
何常胜对张建国非常满意,觉得他就是自己的儿子,而最后也没有想到张建国和何家丽的第一个儿子姓何,这让何常胜满足了自己这一辈子没有儿子的心愿,因为他有了姓何的孙子。
而何常胜不会想到他后面不止一个姓何的孙子。
自从何常胜走了后,何家丽和张建国慢慢撑起了何家。
何家老二何家文是所有姐妹中从小到大最懂事最文静,也是最漂亮的。
关于她的婚事,当年何常胜和刘美心是寄予厚望的。
但是何家文的婚事也算是坎坷,因为她和第一任丈夫虽然恩爱,但是最后还是半路夫妻走到白头。
所以何家文这一辈子经历了两次婚姻,她后来也算是吃了不少的苦,最后也算是晚年有福。
何家老三何家艺是所有姐妹中,性格最要强的,也是最爱美的。
她和二姐何家文年龄相差不大,但是她从小没有二姐漂亮,也没有二姐讨人喜欢,从小她和二姐争。
但是最后还是姐妹和解,她最后嫁给了有十个儿子的欧阳家。
欧阳老头很穷,生了十个儿子娶不起媳妇,但是他的其中一个儿子欧阳宝最后娶了何家艺,欧阳宝后来做生意发达。
何家艺算是所有姐妹中第一个住上大别墅,用上保姆的人。
她和欧阳宝这一生起起伏伏,但是也算是恩爱到老。
老四何家欢情窦初开爱上了张秋水,可是两人阳差阳错错过,后来何家欢嫁给了二婚的方涛。
何家欢后来何张秋水也有过纠缠,但是好在两人最后各自认清了现实,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
何家欢和方涛两人最后恩爱到老。
老六何家喜,是何家最小的女儿,也是刘美心最偏爱的女儿。
何家喜从小被母亲偏爱,加上性格精明,从小没有少欺负老五刘小玲。
她嫁给了自己师父的儿子闫宏宇,虽然婆婆很精明也不好对付,但是丈夫却爱了她一生,她这一生经历过大病一场最后也明白了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
这里我要把何家的老五刘小玲单独拎出来,因为她是何家唯一不姓何的女儿。
她之所以不姓何是因为那个时候常胜连着生了五个女儿,一气之下说老五不准姓何,最后老五就和母亲刘美心姓刘。
刘小玲从小被姐妹认为是最蠢的那一个,小时候她没有少被比自己小的老六何家喜欺负占便宜。
从小她就被五姐何家喜叫作“蠢老六”,她的前半生算是混混沌沌的稀里糊涂的过了。
她人到中年生了4个孩子才开始真正开始体验出当妈的滋味。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大老汤家的儿子老二汤振民,两人年轻时候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了结婚自杀都演上了。
可是婚后两人面对生活,面对一地鸡毛最后还是鸡飞狗跳离婚了。
后来刘小玲因为得罪人逃到了广东,在广东她又嫁人了。
但是因为她生了个女儿,最后婆家嫌弃她,于是又离婚了。
她回到了娘家,后来遇到了第三任丈夫何其庆。
何其庆曾杀过人,是误杀,人不坏,而且两人还是老乡,最后刘小玲义无反顾嫁给他。
两人后来生下一儿一女,实现了刘小玲这一辈子没有姓何的遗憾。
刘小玲最后成为他们姐妹中第一个住进高层楼的人,也是第二个用上保姆的人。
她前半生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但是也算是傻人有傻福,后半生和何其庆夫妻恩爱白头。
我看完这部作品,有很多感慨,看完何家6姐妹的一生,感受亲情的力量,家人的支持,充满了温情。
来源:竹英的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