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演者都是松天硕、宇文秋实、刘旸,但《虎父无犬子》中宇文秋实扮演的母亲的角色,《小明一家》则将母亲的角色换成了爷爷。故事情节有所改变,表达和表演也都没有原版精彩。
春晚的《小明一家》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虎父无犬子》这部小品改编的作品。
表演者都是松天硕、宇文秋实、刘旸,但《虎父无犬子》中宇文秋实扮演的母亲的角色,《小明一家》则将母亲的角色换成了爷爷。故事情节有所改变,表达和表演也都没有原版精彩。
但不管角色如何改变,这个故事都展现出代际遗传对孩子成长的深刻影响。
代际遗传,从心理学和生物学方面讲, 说的是父母或祖辈的某些特质、行为模式、情感反应、价值观念等,可以通过言行举止传递给后代,并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行为举止。 这种传递不限于长像,还有思维方式、交际方式、养育方法等。
《小明一家》里有几个点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代际遗传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点:爱偷吃方便面
第二点:上课喜欢用说相声的方式打人话吧。
第三点:坐没坐相,站没站样,还爱跟人称兄道弟,十分没礼貌
小明完全复刻他爸爸和爸爸的爸爸的一些言行举止,成为他长辈的影子。
孩子确实是长辈的影子,也是长辈的镜子,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孩子身上的问题反省自身不足。
自我反省和良好改变,又会反哺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长为更健康更优秀的孩子。
《小明一家》用一种夸张的艺术的形式来委婉提醒大家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之深远。
实际上,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说《小明一家》所表达的主题并非完全杜撰和想象,而是来源于生活。
换个角度说,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深受原生家庭影响。
就拿我来说,太看重感情是原生家庭遗传给我的基因。
这份基因让我结识到很多同样看重感情的志同道合之人,也让我因为太看重感情而被某些人或事利用过和伤害过。
不管因为太看重感情,太掏心掏肺而吸引同频之人,还是因此被有心之人利用,最终我都因为在复盘中“吃一堑长一智”而重生。
也就是说,我遗传了我的父母,成为父母的影子,但因为生活环境变化、知识和见识积累等原因,我在原生家庭基础上生成了新的样子,变成了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保留原始家庭的基础,又有新我加入,帮助我在未来可以远离伤害和不友好,过得更舒坦一点。
其实不光我,别的人也一样,我们会因为无法选择出生家庭而遗传这个家庭所有的好的或者坏的东西,成为这个家庭名副其实的血脉传承之人。
我们也会因为不断成长,而逐渐形成属于我们的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事方法,然后发生本质变化,成为一个全新的我。
全新的我用新方式闯荡江湖,过上与前辈不同的人生。
这个过程太难了。毕竟我们在这个原生家庭里生活了几十年,家庭传承给我们的东西已经像血液一样深入骨髓,所以我们很难摆脱。
但我们可以通过走出家门,见识不同世界,结识不同人,通过更新更多元的文化来稀释原生家庭血液的浓度,然后组合成一个自洽的自我。
就像《小明一家》中的小明,他百分百还原长辈的坏毛病,成为别人眼中的怪孩子而不自知,但是会随着学识增加及眼界拓展,逐步认识到这些行为不妥,于是他刻意纠正不良行为,就会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规范的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自己问题,或者有能力改变成真正的自我的,那他们就只能一辈子困在原生家庭的牢笼里,一边痛苦无奈,一边牢骚抱怨,一边审判原生家庭……
来源:佐佑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