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观看网上评论的时候,发现一个新说法,说徐导被主旋律电影招安了;其实话还真不能这么说,因为就这部电影,我一点没看出主旋律的影子,它跟“侠之大者”的定义基本一点关系没有,狗血爱情戏倒是一大堆。
《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正在热映。
网上评论铺天盖地,一边倒地口诛笔伐,骂它是烂片。
我觉得这也挺好,导演自己都不注重自己的口碑了,观众这么在意干嘛?
就这部片子,已经不能用资本渗透、演员拉胯、编剧魔改等原因来评价了。
但凡徐导有拍《东方不败》十分之一的用心,也不可能让这部片子烂成这样。
《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是2025年春节档最敷衍的影片,没有之一。
我在观看网上评论的时候,发现一个新说法,说徐导被主旋律电影招安了;其实话还真不能这么说,因为就这部电影,我一点没看出主旋律的影子,它跟“侠之大者”的定义基本一点关系没有,狗血爱情戏倒是一大堆。
当年,电影《东方不败》上映,金庸老爷子就对这部戏非常不满意,因为片子已经超脱了武侠的范畴,东方不败的武功出神入化,可以百米之外取人性命;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也不仅仅吸人功力,甚至连肉身都能吸成肉球。这种电影表现形式,在90年代初是开创性的,因为当时拳拳到肉的武侠片已经在香港流行了20多年,电影迫切需要有新的表现形式;于是,徐导成功了,《东方不败》里林青霞扮演的东方教主,至今仍是中国武侠中不可逾越的经典角色。
可如今,时移世易。隔空对波式的仙侠片又在中国流行了30多年,特别是新一代演员,几乎没有几个会演打戏的,全靠后期电脑特效制作。此时,徐导还用几十年前《东方不败》式的武打方式拍《射雕英雄传》,就显得有点审美疲劳、陷入俗套了。
要我说,徐导不用整这么多花活,你就让肖战结结实实练几个月武术,在拍片时不切换镜头,结结实实翻几个跟头,跟反派打几套完整的拳,都比现在的口碑要好。
话说到这里,就谈谈演员。肖战,很显然就是资本的代表,他的表演肯定是不过关的。一个连表情都没有的演员,怎么可能演好郭靖?郭靖只是忠厚老实,他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啊!但此时,导演的作用是什么?导演就像化妆师,当主角演技苍白的时候,他的拍摄就像是给演员画个好妆,这才能弥补演员的缺陷,要不谁让你用他了呢?可看过这部电影你就会知道,徐导不仅没有帮肖战遮丑,反而让他的演技缺陷暴露的彻彻底底,我都怀疑徐导是不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资本的不满。
电影情节方面,就是有很多特别不合理的改编。首先,这个大量的旁白,就很难受。这是一种很西方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中国影视用了这种方式都扑街了,比如李导版《红楼梦》也用了这种模式。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讨厌这种表现形式的,我们就喜欢靠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情感的喷发来推动剧情发展。很显然因为主角不行,导演不得不另辟蹊径找一种弥补主角表演缺陷的表达方式,但选择旁白的方式很显然是失败了。
电影中缺失了很多原著中的重要角色,比如杨康,比如完颜洪烈。这杨康,简直就是郭靖的一生之敌,对郭靖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失去杨康,郭靖成长的外驱力会减弱不少;另外,郭靖在电影里一直在找黄蓉,我说你老找他干什么啊!原著里,郭靖是很担心黄蓉的去向,跟黄蓉分开也很想找到她,但因为郭靖有很多要事在身,所以只能以要务为先,其次才是关心黄蓉的去向。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本末倒置,郭靖黄蓉都是不要命的去寻找对方,高度恋爱脑,让人发狂。
其实电影发展到今年,几乎我们这边所有的导演都在犯同一个错误,就是想在2小时的电影里,说明白五六七八件事儿。可如今的中国电影,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一没好演员,二没好编剧,三没好环境,空有那么多钱,一把一把地投到电影这个投机的行业里,生产出一批一批的垃圾。这不是徐导一个人的错,这是一个电影时代的悲哀。
来源:路路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