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1日10时47分,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售实时)破7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暂列年度票房榜首位。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1月29日)电影票已达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1日10时47分,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售实时)破7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暂列年度票房榜首位。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1月29日)电影票已达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电影票房能取得如此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政策、影片质量、观众意愿等共同努力密切相关。无论是影片质量的提升、营销的成功,还是各地开展的“新春观影惠民活动”,其中票价降低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预售接连破纪录,与19.9元低价票重现“春节档”有关,而有些优惠券甚至低至10元以下。
近年来,电影票价可谓节节攀升,而观众的观影意愿却连连下降。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我国电影平均票价连续四年超过40元。2022年以来,电影平均票价一直处在超过42元高位。而如今19.9元票价重出江湖,得到观众好评,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他们认为只有两部电影降价远远不够。
从整体看,我国电影票价仍处于高位。以前从“国庆档”到“春节档”,电影票价上涨主要是受政策调整、片方宣发策略、设备、票务平台打法转变等影响。此外,影院房租上涨,使生存压力陡增。不过,票价不能总是不断上涨,否则,势必降低观影人数,进而影响电影业整体发展。
电影票价主要靠市场调节,不属于政府定价和指导价范围,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可问题是如果票价过高,观众一定不会买账。以往,片方为了提振票房,都会给予一定的票价补贴,使观众支付的金额低于电影票上显示的价格。但近年来补贴逐渐消失,也不该把成本转嫁给观众。
随着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电影票价开始下降,甚至不足20元的票价重现江湖。客观地讲,如果高票价成为拦路虎,势必影响电影市场的繁荣。如今,娱乐方式多样化,高票价冲淡了人们的观影热情,而电影市场终要靠观众才能持续。高票价赶跑观众,产业链上各方生存状况必堪忧。总之,“春节档”电影票降价,助力唤回观众热情。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