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漂白》在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深陷争议的漩涡。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剧集,尽管播放热度一度登顶,但其口碑却因种种问题而严重翻车。而这一切争议的源头,都与它的原型案件紧密相连。那么,《漂白》的原型案件究竟是怎样的呢?
电视剧《漂白》在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深陷争议的漩涡。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剧集,尽管播放热度一度登顶,但其口碑却因种种问题而严重翻车。而这一切争议的源头,都与它的原型案件紧密相连。那么,《漂白》的原型案件究竟是怎样的呢?
《漂白》的故事原型是震惊全国的 “911 碎尸案”。2002 年 9 月 11 日,吉林市船营区的一个普通居民楼里,三楼住户发现下水道堵塞,叫来疏通工人后,管道里竟出现令人作呕的肉块和头发。居民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立刻报警。警方赶到现场后,经鉴定,这些肉块属于两名失踪人员的尸体。进一步侦查很快锁定了居住在顶楼的四名犯罪嫌疑人 —— 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和戢红杰。然而,当警方准备实施抓捕时,这四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案件由此成为一桩悬案。
从 1998 年到 2004 年,杨树彬团伙的罪恶行径在全国多个城市不断蔓延。他们作案共计六次,残忍杀害并肢解了十名异性陪侍人员。每次作案前,他们都会精心设计,以 “交朋友” 的名义将受害人骗至租住的房屋中。在获取受害人的家庭信息和银行卡密码后,逼迫受害人联系其他人员,甚至引诱更多受害人上门。榨干受害人的钱财后,为掩盖罪行,他们不惜残忍地杀害并肢解尸体,将尸块分散丢弃在河流、垃圾桶或下水道中。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十条鲜活生命的消逝,是十个家庭的破碎,他们的作案手段令人发指。
案件发生后,这四人迅速逃离案发地,分别前往河南和山西,并通过非法手段更换了身份,改名换姓。杨树彬改名为王学礼,张玉良改为王学国,吴宏业化名王华炎,戢红杰则成为马海燕。拥有新身份后,他们选择在内蒙古包头定居。杨树彬与戢红杰结为夫妻,经营着两家台球厅和一家足疗馆;张玉良开了一家医疗床垫店,并与当地一名离婚妇女结婚;吴宏业涉足煤炭生意。为了确保不被发现,杨树彬甚至将亲属关系也进行了 “漂白”,其岳父和小舅子都改名换姓来到包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他们严格管控社交圈,除工作所需的正常交际外,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四人之间的联系也仅限于每年过年时的短暂聚会。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操作,他们成功将身份和生活 “漂白”,隐匿了十年之久。
2012 年,全国范围内展开了 “清网行动”,一批尘封已久的案件被重新翻查。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七大队队长许建国在梳理案件时,发现杨树彬竟然是自己小时候的 “发小”。尽管内心复杂,但他坚定地选择了秉公执法。经过多方排查,警方终于找到了杨树彬的踪迹。2012 年 11 月,警方在内蒙古包头展开抓捕行动,将杨树彬及其团伙全部捉拿归案。被捕后的杨树彬坦然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当许建国对他说 “你的死期不远了” 时,他平静地回答 “我知道”。
如今,《漂白》剧方的种种不当操作,如美化凶手、娱乐化营销罪犯等,不仅伤害了原型案件的幸存者,也让抓捕罪犯的刑警感到不满。幸存者姐妹俩被原型罪犯用锅铲打烂浑身皮肉,失去生育能力,留下终身阴影;而剧版《漂白》却将原型案件的许多关键元素进行了错误改编,甚至让抓住嫌犯的刑警在剧中成了受害人,这让现实中的人物和观众都难以接受。
《漂白》的原型案件提醒着我们,再狡猾的犯罪分子也无法逃过正义的审判。而影视创作者在改编真实案件时,更应尊重事实,尊重受害者的感受,不能为了追求流量和娱乐效果而肆意歪曲和美化犯罪行为。只有这样,艺术作品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
#剧集漂白#
来源:案件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