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个世纪,内地的演艺圈题材受限,发展缓慢,荧幕上多是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这些黑白色的老电影,多位明星红极一时被观众知晓。
在上个世纪,内地的演艺圈题材受限,发展缓慢,荧幕上多是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这些黑白色的老电影,多位明星红极一时被观众知晓。
然而由于意外、疾病等多种因素,很多熟悉的演员不幸英年早逝,几十年后他们的名字早已被观众遗忘,当再次看到他们的照片时,才发现已去世多年,记忆中还是他们作品中熟悉的模样·······。
安然
在老电影中有很多默默做着陪衬的绿叶演员,北影厂的安然就是其中一位,在很多经典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出现,看着眼熟却叫不上他的名字,如1963年热映的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活捉的伪军,镜头少的几乎看不清他的脸。
年轻时的安然长得还是挺帅的,五官清秀,目光如炬,鼻梁挺立,出演过不少正面的人物形象。
入行前安然在北京剧社从事话剧表演,《日出》中演过王福升,《雷雨》中演过鲁贵,《原野》中演过焦大星,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容消瘦,线条明显,人设多以反派人物为主。
影视代表作有《白山黑水血溅红》《祝福》《哈尔滨之夜》《满庭芳》《林家铺子》《一天一夜》《十三号凶宅》等等。
在《红旗谱》中演过冯兰池的儿子,阴险狡诈,又蔫又坏,印象很深。
1966年时,安然去世,年仅45岁。
张巨光
入行前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音乐,梦想是成为一名歌唱家,后因昂贵的学费退学,1950年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电影工作者,影片中多出演配角。
《平原游击队》中的老勤爷,《地下尖兵》中的敌参谋长,《甲午风云》中的老夫子,《皮包》中的赵科长,《上甘岭》中的参谋长,《母女教师》中的吴主任,《云雾山中》的土匪,《战火中的青春》中的医生,等等。
在《刘三姐 》中的阿牛爹,是观众们很熟悉的一个角色,影片中自唱自演,不用配音,唱功十分了得。
张巨光的戏路很广泛,出演的正反面人物都有,每一个小角色个性鲜明,深入人心,是黑白老电影中的常见到的绿叶演员。
1966年国内特殊时期时,很多文艺工作者在这场运动中被批斗、打倒,戴高帽游街,张巨光亦是未能幸免,遭受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
1968年8月,失去了活下去信念的张巨光面对迎面而来的电车没有躲避,被撞身亡,年仅39岁抛下了妻子韩云芝和年仅6岁的孩子,短暂的一生没有天价片酬,没有走过红毯,却让无数影迷记住了他,怀念他。
张巨光和妻子
197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为张巨光的身份平反,并补开了追悼会。
穆宏
话剧演员出身,香港已故女星陈宝莲的外公,出身贫困之家,17岁出外打工,做过售票员、司机,抗战时期加入话剧团,1948年进入中电一厂正式走上演员的道路。
影视代表作有《再相逢》《万象回春》《子孙万代》《马兰花开》《血碑》《南岛风云》《第一列快车》《雾海夜航》《金沙江畔》等,在50年代中期事业达到了顶峰,红极一时。
在影片《南征北战》中出演过敌指挥官,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很深。
六十年代中期,穆宏由于被朋友陷害,以“特务”的罪名被捕,一生行事光明磊落,清清白白却被诬陷,穆宏有口难辩,最终自尽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当时的死因是“畏罪自杀”。
1978年,国内特殊时期过去,穆宏的身份得到平反,可惜他再也见不到了,去世时仅49岁。
徐林格
“营长,营长!我是七连指导员,营长,我们已经把敌人十四次冲锋打下去了······”。
简短的台词体现了战争的激烈,这就是电影《上甘岭》一开始的镜头,出演七连指导员孟德贵的就是徐林格,军人出身,26岁之前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演员。
1956年徐林格首次走上荧幕,凭借电影《上甘岭》在全国的热映声名鹊起。
镜头上的他表演富有张立,充满激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徐林格在《柳堡的故事》中出演善做思想工作的指导员,眼神中有沧桑,脸上有风霜,一身正气,一看就是经历过炮火洗礼的战士。
《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徐林格再次出演指导员路华,这次是男一号,台词和镜头很多,沉稳含蓄的表演,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他。
三部电影都是出演指导员,各有特点,徐林格获得了“荧幕最佳指导员”的称号。
特殊年代到来时,徐林格因曾当过国民党的文艺兵(也有说是文秘)的历史问题,被迫离开了南京军区文工团,在安徽一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后转业进了杭州的一家味精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好几年,因工作认真,多次被评为先进。
1974年,徐林格的身份被调查清楚,这一年他又重新回到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心情大好的他还专门穿着军装到南京长江大桥前拍照留念。
同一年,徐林格接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出演电影《走访地下城》,可此时的他已经身患癌症病入膏肓,1975年4月,电影还没有拍完徐林格就因病去世,年仅45岁。
石挥
出身于草根的明星,小眼睛,相貌平平,可演什么像什么,有“话剧皇帝”“稀有的表演艺术家”的美誉。
石挥成名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经演员蓝马的介绍,进入专业的话剧团,凭借《买卖》《日出》《茶花女》《十字街头》《林冲》《雷雨》等多部经典话剧名声鹊起,善演小人物。
地痞、穷警察、奴才等等,被石挥演绎的光芒四射,在旧时的上海滩,石挥处于话剧界的顶峰,薪酬是最高的,资源是最好的。
1941年,石挥开始参与电影的拍摄,影视代表作有《乱世风光》《太太万岁》《假凤虚凰》《艳阳天》《母亲》《夜店》《返魂香》等等。
在黑白片的时代,他的表演自然、随意,毫不做作,深入人心很受观众的喜爱,短短几年便成为影视圈内亮眼的明星。
进入五十年代后,石挥转型做导演,执导过多部有影响力的黑白老电影《鸡毛信》《我这一辈子》《关连长》《天仙配》《雾海夜航》等。
1957年的《雾海夜航》是石挥执导过的最后一部影片,电影上映后不久石挥被打成“右派”,同事揭发他的骄傲自大,拍戏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他被批斗,接受群众的声讨,一夜之间石挥声名尽毁。
不堪屈辱的石挥决定远离这个地方,他穿上了最漂亮的一件呢子大衣,戴上了最喜欢的一块手表,和妻子告别,登上了电影《雾海夜航》拍摄时的邮轮“民主三号”出海,从此失踪。
17个月后,有人在海边发现一具已经辨认不清容貌的遗体,后经过警方从穿着的衣物、手表等身体特征后确认,死去的就是失踪许久的演员石挥。
1957年失踪,1959年被确认死亡,石挥的死因被认定为跳海,年仅42岁,后在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石挥的身份平反。
陈戈
军人出身,1940年时在延安青年剧院担任演出部主任,参演过话剧《塞上风云》《抓壮丁》《雷雨》等,多以喜剧形象出现在话剧舞台上。
50年代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擅长出演一些高级的军官将领。
在《南征北战》中演过师长,《党的女儿》中演过王杰,《无穷的潜力》中的刘书记,《十级浪》中的赵参谋长,《停战以后》中演过我军司令员,等等,镜头中的他器宇轩昂,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神形兼备,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有“银幕将军专业户”之称。
60年代中期,陈戈在这场运动中因出演的电影《抓壮丁》被打成了“毒草”,作为主创人员被接受批斗、下放劳动改造,在干活时陈弋不小心摔倒导致摔伤诱发脑血栓,此后生活不能自理,余生都是病床上度过。
这一躺就是13年,1981年1月1日去世,终年65岁。
张莹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熟悉的台词来自于1963年热映的老电影《小兵张嘎》中老罗叔的口中,因这个角色很多观众认识了张莹。
然而在这部电影上映后不久,张莹的人生遭遇到了重大转折,在45岁的那年英年早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张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45年加入辽西军区文工团,1948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式踏入电影界。
在《赵一曼》中演过地下党员,《光芒万丈》中演过工人,《董存瑞》中演过赵连长,《平原游击队》中演过司令员,《青年鲁班》中演过书记,等等,获得过1949年至1955年优秀演员一等奖。
获奖证书
1963年张莹迎来了演艺生涯的巅峰之作《小兵张嘎》,凭借这部电影形象憨厚可亲的老罗叔被更多的观众知晓,红极一时,这部电影让张莹的演艺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电影上映不久后,国内特殊时期到来,电影《小兵张嘎》内的主创人员都遭受到了批斗,张莹被关进了牛棚,接受劳动改造,承受了精神和身体的折磨,他的妻子李慧颖同样未能幸免,各自承受着时代带来了的苦难。
更令人心痛的是,带头批斗张莹的就是电影中出演嘎子的安吉斯。
1969年6月3日,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的折磨,最终摧毁了张莹的健康,去世时仅45岁,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孩子。
1978年,国内形势好转,张莹的身份得到平反,他的妻子李慧颖为他补开了追悼会。
此后幸存下来的《小兵张嘎》内的剧组人员都选择原谅了安吉斯,包括张莹的妻子李慧颖。
“当年的嘎子还是一个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的蛊惑,丈夫张莹对嘎子非常的好,游泳还是他教的,希望嘎子能够放下包袱,把这件事情忘掉,继续好好生活”。
李慧颖选择原谅了安吉斯,包括剧组内的其他演员亦是不愿过多的提起嘎子安吉斯,就是不希望对他的生活有任何的影响。
自从《小兵张嘎》上映后,剧组内的成员多次重聚都邀请过安吉斯,但他每次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他一生只拍过一部电影,如今已是满头的白发。
杨梦昶
上影演员剧团的第一批演员,早期多以出演正面的人物为主,50年代后开始拍戏,在《胜利重逢》中演过纪老爹,《你追我赶》中演过孙大伯,《重要的一课》中演过盘工程师,等等。
很多观众多是通过1960年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南霸天身边的大总管认识的杨梦昶。
镜头中的他生性狡猾,阴险狡诈,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这部电影是杨梦昶首次出演反面人物。
杨梦昶演员高光史可很短暂,1961年拍摄电影《燎原》时,突患蜘蛛网膜脊髓炎,逐步发展到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此后退出影视圈,余生都是妻子朱莎在照顾他。
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日子里,杨梦昶是幸福的,因为善良的朱莎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1971年,瘫痪十年后,杨梦昶去世,年仅45岁。
195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演员班,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演员话剧团工作,在上个世纪50年代,红极一时,以演反派人物被观众熟知,有“坏人专业户”之称。
他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脍炙人口,提起《侦察兵》中的王德彪,很多观众都会有印象,穿着皮夹克,蹬着大皮鞋,腰上挂着左轮手枪,大背头梳的油光锃亮,眼睛里透着凶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印象深刻。
有观众曾评价看电影《侦察兵》,一半的人是去看王心刚,另一半的人则是去看安震江。
看王心刚是因为他长得帅,看安震江是因为他演得好。
这个评价很真实,不仅在这部电影《侦察兵》中受用,在其他的影视作品《平原游击队》中的杨老宗,《地下尖兵》中的张德发,《粮食》中的四和尚,《暴风雨中的雄鹰》中的匪营长,《红旗谱》中的刘二卯,等等,都是经典。
从三四十岁的汉奸地痞到七八十岁的地主老财,安震江都能让观众毫无察觉的沉浸的角色中,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的狡黠,阴险,透过荧幕恨的牙痒痒。
亦正是由于演的太“坏”,出了名,在上个世纪思想还很朴实的年代,很多观众入了戏,生活中见到安震江时会骂他“奴才、汉奸、G腿子”,家里的玻璃也被人砸过。
面对这些,安震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为得到观众的骂声而高兴,当妻子康荔埋怨他惹的祸时,他总会笑着说“这是对我表演的肯定”。
然而安震江给观众过于直观的表面印象,长久下来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真实的“假象”,认为这就是现实,到了60年代中期国内特殊年代时,安震江被重点批斗,由演坏人变成了真的坏人,吃了很多的苦。
直到七十年代中期身份才得到平反,之后他重返荧幕,再次以出演反派人物被更多的观众知晓。
遗憾的是,在1977年9月12日安震江拍摄电影《巨澜》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9岁。
来源:爱影人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