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7日,中国视协演员工作委员会发了一则消息,老一辈艺术家杨静老师走了,享年97岁。
又一位老艺术家离我们去了。
1月17日,中国视协演员工作委员会发了一则消息,老一辈艺术家杨静老师走了,享年97岁。
说起杨静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起于洋,大家一定知道,实际上,杨静是于洋的爱人,两人一起携手走过了72年。
他们的结合,源自一部《卫国保家》的电影。
那还是1950年,蒙古族女孩从东北军政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 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
而于洋,早在解放前就已经主演了多部电影,在刚刚解放的新中国,算是一个老演员了。
《卫国保家》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杨静还登上了大众电影的封面,成了第一个登上荧屏担任主演的蒙古族姑娘。
这部电影,让两个年轻人擦出了爱的火花,相互倾心彼此。
因为单位不许谈恋爱,他们把对彼此的爱恋,都藏在了心里。
不过爱与的力量是无穷的, 于洋和杨静用工作成绩和对电影的热爱,让领导对他们的婚事点头了。
1953年的夏天格外美丽,于洋和杨静在长春喜结连理,从此开始了长达72年的相互扶持。
有了家庭的支持,于洋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中华儿女》、《向着新中国迈进》、《马帮铃声在山间回响》、《虎胆英雄》、《歌唱青春》等等,让于洋成了全国知名的演员。
杨静也不甘示弱,1955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毕业公演节目《第十二夜》中,她一人分饰两角,还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结业后,杨静调回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先后参演了《战地黄花》、《小二黑结婚》、《金铃传》《风暴》《矿灯》等多部影片。
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降临,杨静不得不在热爱的电影事业上让步,将重心回归家庭,肩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
1962年,杨静开始担任演员剧团的办公室主任,做起了行政工作,渐渐告别了舞台。
于洋则留在东北继续深耕自己的电影事业,一部人《虎胆英雄》,让他成了大家口中的“曾科长”。
1961年,在周总理的倡导下,新中国电影界评选出了自己的电影明星, 二十二位杰出的演员被评选为“人民的电影演员”,于洋也在其中。
评选结果出来后,22人的巨幅照片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电影院,全国形成了一股追星潮。
于洋在外备受关注,家庭上却帮不上才能忙,杨静有过失落,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
女儿于静江性格活泼,超级喜欢看,总喜欢缠着爸爸妈妈讲电影的故事,杨静见女儿这么喜欢,只要有机会,她都会带女儿去片场,了解电影的制作过程,让女儿了解电影的内核。
有机会,还会让女儿客串一下角色。
相较女儿活泼,儿子于晓阳的性格则比较沉闷,一天到晚都沉浸在书里。
当时整个大环境,比较推崇读书无用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也不重视,但杨静不这么看,她觉得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想当初自己从一开始读的是助产士学校,后来做了一年的助产士,可如果不是她继续追求学习,可能一辈子就留在内蒙了。
读书暂时可能是无用的,但将来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对儿子喜欢看书,杨静也是全力支持,只要条件允许,于晓阳想买什么书,杨静都会痛快地掏钱。
在杨静的支持和鼓励下,于晓阳从13岁开始,就先后在《人民文学》《丑小鸭》《青海湖》《甘肃文艺》上发表100多首诗歌。
八十年代是文艺界百花齐放的年代,于洋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其自编自导的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一经上映,就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中,还有刚刚出道的蔡明。
于洋迎来了带来上的第二春,杨静多年对儿女的精心教育,也迎来了收获,他俩在各自领域也都做出了成绩。
女儿于静江成了一名导演,儿子也成了著名的青年诗人。
一家人各忙种的,十分融洽。
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让很多人看到了与国外的差距,特别是文化影视界,很多人都想去国外学习。
已经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的于静江也不例外,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想去美国学习电影技术。
对女儿的追求,于洋和杨静自然支持,两人一起把女儿送到了美国,期待她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可环境的作用太大了,于静江去美国学习后,觉得那边的创作氛围,包括技术方面都非常合拍,于是选择了丈夫一起定居美国。
儿子于晓阳不甘于只做一名诗人,1983年,他也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与韩三平成了同班同学,开始倾向于电影的拍摄,制作。
儿女都有自己的选择,于洋和杨静都理解并支持。
只不过,儿子的婚事,成了老俩口最担心的事。
于晓阳长相帅气,才华横溢,可唯独在男女婚姻上不着急,任凭老俩口怎么催,他都不为所动。
2004年,于晓阳像是突然“开窍”了,带来了一个女朋友,并向二老宣布,他们准备结婚了。
她叫迪里拜尔,新疆人,比于晓阳大2岁,曾是中国歌剧院独唱演员,有“中国夜莺”之称。
儿子能领回儿媳,老俩口自然十分高兴,可细聊之后,杨静夫妇坐不住了。
迪里拜尔比儿子大2岁他们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迪里拜尔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
老俩口很矛盾,按理儿子好不容易找到相爱的另一半,做父母的应该支持,可传统观念却又让他们内心不能接受,觉得儿子吃亏了。
于晓阳是一个有主见的男人,之前父母催婚他不为所动,现在他要结婚,自然也不会听父母的,在父母还没有完全同意的情况下,他和迪里拜尔领了证。
杨静夫妇一看,也就只好作罢,他们没想到,这个儿媳妇,比女儿还孝顺。
2005年1月7日,对于洋和杨静来说,是一生是最痛苦的日子。
那天杨静起了个大早,到菜市场买了很多菜,都是儿子喜欢吃的,于晓阳去湖北恩施多日了,今天回京。
于静江给弟弟擦墓碑
可等来的,只是一具冰冷的躯体。
于晓阳在回京途中突发哮喘,因医治不及时英年早逝了。
看到儿子的那一刻,杨静不顾一切地扑向他,企图把他唤醒,睁眼再看看她这个妈妈,可再大的悲恸,也没能唤醒沉睡的儿子。
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因为儿子的突然离去,于洋和杨静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伤中。
总是这样也不行,迪里拜尔想办法让公婆开心,只有让二老忙起来,他们才能走出来。
在她的多方努力下,2010年,于洋和杨静再次走上了屏幕,以80+的高龄,在《情醉富春江》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8年,迪里拜尔也退休了,她没事就往公婆家里跑,陪他们说话,帮他们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有儿媳妇的悉心照料,于洋和杨静慢慢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安享自己的晚年。
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方面渐渐没那么方便了,于洋和杨静决定住进养老院。
那里有同龄人,生活起居什么的也有人照顾,比在家里方便一些。
迪里拜尔尊重二老的意思,但只要有空,她就往养老院跑。因为她听说,养老院里长期没有儿女去看的老人很可怜,而且还会被人“欺负”。
看到二老住进了养老院,女儿于静江很自责,可她远在大洋彼岸,实在是鞭长莫及。杨静夫妇反过来安慰女儿,就算你在我们身边,也不可能天天照顾我们,你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于晓阳和于静江
父母的理解和安慰,让于静江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她欠父母的太多了,今生只怕是报答不完,只有等来生了。
如今,杨静老师先走一步,只希望于洋老师不要太悲伤,长命百岁!
来源:八卦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