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42岁的雷佳依然英姿飒爽地穿着军装登上舞台,用她独特的嗓音诠释着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谁能想到,42岁的雷佳依然英姿飒爽地穿着军装登上舞台,用她独特的嗓音诠释着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这位12次登上春晚舞台的民族歌唱家,在2017年还获得了民族声乐艺术表演博士学位。
而在她成长的路上,一台老旧的单卡录音机,就是她与音乐结缘的开始。
这个来自湖南益阳资江边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艺术巅峰的呢?
说起雷佳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起那个改变她一生的单卡录音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湖南益阳资江边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一台普普通通的录音机开启了小雷佳的音乐梦。
那个年代,能有一台录音机的家庭并不多,这让年幼的雷佳格外珍惜这个"音乐盒子"。
每当收音机里传来悦耳的歌声,小雷佳就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仿佛天生就懂得音乐的美妙。
父母都是民族音乐的爱好者,这份基因似乎天生就流淌在雷佳的血液里。
在幼儿园里,小雷佳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
那个时候的她,一开口唱歌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成了幼儿园里的"小明星"。
5岁那年,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登上了学校晚会的主持台。
这次经历可把她的爸爸妈妈乐坏了,他们第一次看到女儿在舞台上的表现。
令人惊讶的是,年仅5岁的雷佳竟然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舞台上的各种突发状况。
当时和她搭档主持的小男生因为话筒太高而手足无措,但小雷佳却机灵地往后退了几步。
她弯腰躲身,快速地将话筒从支架上取下,递给了身边的小搭档。
这一幕不仅逗乐了台下的观众,更让在场的老师和家长们对这个临危不乱的小姑娘印象深刻。
从那以后,雷佳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音乐的热爱与日俱增。
她开始认真听每一首歌,模仿每一个音符,仿佛要把所有的音乐都装进自己的小脑袋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雷佳的音乐天赋也越发显著。
进入初中后,她下定决心要报考专业的艺术院校。
17岁那年,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无法陪同她从益阳前往考场。
爸爸给她画了一张地图,要求女儿照着地图独自前往。
就这样,怀揣着梦想的雷佳,独自坐了一天的车奔赴长沙。
当赶到湖南省艺术学院时,考试已经结束,老师们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
但雷佳并没有放弃,她气喘吁吁地站在考场门口,真诚地请求老师们给她一个机会。
就是这份执着打动了考场的老师们,他们破例让这个来自远方的姑娘演唱了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雷佳那清亮的嗓音,加上对父母思念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最终,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开启了她的专业音乐之路。
在音乐学院的求学时光里,雷佳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刻苦精神。
每天清晨六点,当宿舍楼还沉浸在寂静中时,她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练习。
晚上十点,当其他同学都准备休息时,她还在琢磨着声乐技巧。
这样的努力没有人知道,但她始终相信:别人十能我百能,别人百能我千能。
就这样,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雷佳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凭借着出色的专业素养和过人的努力,雷佳终于等来了自己的舞台处女秀。
2002年,对于雷佳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她首次登上了中山音乐会的舞台。
说实话,第一次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这次经历却让她懂得了一个道理:舞台不相信眼泪,只看实力。
从那以后,雷佳更加刻苦地投入到训练中,把每一次演出都当作一场实战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的"新唱中国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成了她的转折点。
当时的她以197.88分的高分惊艳全场,一举夺得民族组第一名。
这个成绩在当时的比赛中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连评委老师们都忍不住连连称赞。
从这一刻起,雷佳在专业音乐圈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对她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2008年,对于雷佳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她收到了春节联欢晚会的邀请函,这可是每个歌手都梦寐以求的舞台。
说起第一次上春晚的感受,雷佳坦言自己紧张得差点忘了歌词。
但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所有的紧张都化作了动人的歌声。
那一年的春晚,她和其他几位实力派歌手合唱了一首《飞向春天》。
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新年的喜庆,更唱出了雷佳内心的激动与感恩。
从此,春晚舞台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一年又一年,雷佳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春晚常客"。
她的表演风格也越来越成熟,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的从容不迫。
但成功从来不会让她停下脚步。
2009年,她接到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日本东京新国立剧场演出歌剧《木兰诗篇》。
这对雷佳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要知道,在国际舞台上演出中国歌剧,不仅要完美展现专业技巧,更要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
为了这次演出,她几乎是以"疯狂"的方式投入到排练中。
每天早出晚归,连吃饭的时候也在默默练习唱词。
终于,在演出那天,她的表演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日本观众虽然听不懂中文,但都被她深情的演绎所打动。
这次成功给了雷佳更大的信心。
2011年,她又受邀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演出《木兰诗篇》。
这次的演出更加成熟,也更加震撼。
在异国的舞台上,她用歌声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东方文化。
看着台下观众感动的眼神,雷佳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舞台阅历,更让她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每一次演出,她都在突破自己,挑战新的高度。
渐渐地,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歌唱表演。
她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让自己的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份热爱和执着。
舞台上光芒四射的雷佳,生活中却是一个平易近人的"生活达人"。
2012年,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陈正安。
这位比她大六岁的男士,成为了她人生的港湾。
结婚一年后,雷佳迎来了人生中一个全新的身份:妈妈。
从此,她不仅要在舞台上发光发热,还要兼顾家庭的温暖。
很多人都好奇:这么忙碌的工作,她是如何照顾孩子的?
答案就是:全程"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于人。
不管有多忙,她都会抽时间亲自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从最基础的吃穿住行,到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心理健康,她都事事上心。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她会把育儿书籍带到后台化妆间看。
演出间隙,她还会和其他妈妈艺术家们交流育儿经验。
这样的付出,让她在母亲这个角色上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但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她准备博士论文的关键时期,母亲突然重病。
这个打击来得猝不及防,让她一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边是重病的母亲需要照顾,一边是博士论文的压力。
更不用说,还有年幼的孩子需要关爱。
但雷佳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
相反,她选择了最艰难的方式:在北京和长沙之间来回奔波。
早上在北京照顾孩子,晚上就坐飞机飞往长沙陪护母亲。
有时候,一天之内要往返好几次,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没有一句抱怨。
在她看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因为母亲的病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好转。
而这段经历,也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她说:"生活教会我的,远比书本上学到的多得多。
这些亲身经历,也让她的艺术表现更加富有人间真情。
每一次登台演出,她都能把这份真挚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
观众们常说,听她唱歌特别有感染力,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在工作之余,她还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内容,就是柴米油盐、子女教育这些平常事。
这样接地气的分享,让她收获了一大批"铁粉"。
时光飞逝,42岁的雷佳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采。
从一个怀揣梦想的普通女孩,到如今的博士级歌唱家,她用实力诠释了什么是"梦想照进现实"。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专业素养与生活智慧的完美融合。
舞台上,她是光芒万丈的歌唱家;生活中,她是温柔贤惠的妻子,慈爱细心的母亲。
这大概就是雷佳最独特的地方:在追逐艺术梦想的路上,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
正是这种平衡,让她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她的艺术表现更具生命力。
来源:细雨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