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一场春晚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随之而来的不仅是铺天盖地的代言与演出邀约,更是难以想象的财富积累——一年狂揽2亿以上收入。然而,就在小沈阳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师傅赵本山却对收益规则进行了改动,要求学徒们将40%的收入上缴公司。这一决
2009年,一场春晚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随之而来的不仅是铺天盖地的代言与演出邀约,更是难以想象的财富积累——一年狂揽2亿以上收入。然而,就在小沈阳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师傅赵本山却对收益规则进行了改动,要求学徒们将40%的收入上缴公司。这一决定让小沈阳难以接受,并最终选择单飞。这场师徒之间的分歧,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小沈阳又为何从巅峰逐渐跌落?
2009年的春晚,是许多观众记忆中难以忘怀的一个夜晚。在当年的小品《不差钱》中,一个穿着红格子苏格兰裙,踩着小皮鞋,时不时冒出几句“娘娘腔”语调的青年男子,凭借夸张的表演和独特的嗓音成功抢镜,一跃成为全场焦点。他就是小沈阳。
自此,小沈阳的事业全面爆发。他成了炙手可热的喜剧演员,各类广告代言、电视节目邀约和商业演出接踵而至。短短几个月内,他的身价飙升了几十倍,从一个普通的二人转演员一跃成为全国观众最熟悉的小品明星之一。
在商业演出方面,他的出场费从原先的几千元直接飙升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成为当之无愧的“印钞机”。据统计,2009年一年,他的收入就超过2亿元,创造了娱乐圈的一个奇迹。
名气和财富的急速增长,也让这位从普通家庭走出来的二人转演员渐渐“飘”了起来。他不仅在公众场合变得更为张扬,甚至对自己“顶流”的身份信心满满,开始在舞台上肆意挥洒自己的个性。有一次,他在节目中即兴喊话:“我就是最好的!”台下观众虽然报以掌声,但也有人悄悄感叹:“小沈阳是不是有点过于自信了?”
其实,在此之前,小沈阳的生活可以用“底层奋斗”来形容。他原名沈鹤,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东北家庭,父母都是靠在婚礼上表演二人转维生的民间艺人,生活拮据但充满韧劲。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小沈阳从小耳濡目染,逐渐展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早早便开始学习二人转,之后更是加入铁岭县二人转剧团,一步步用自己的汗水与才华在演艺圈摸爬滚打。
直到2006年,赵本山慧眼识才,将小沈阳收为徒弟,并开始在自己的“刘老根大舞台”上培养他。从最初的台下跑龙套,到登上《乡村爱情》的电视剧荧幕,再到最终登上春晚,小沈阳一步步走到了巅峰。
小沈阳成名后迅速成为赵家班的顶梁柱,就在这颗新星冉冉升起时,赵本山却做出了一项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他调整了公司与演员之间的收入分成比例——从原先的“二八分成”改为“四六分成”,也就是说,公司将从演员的收入中抽取40%,而演员只保留60%。这个改动无疑在赵家班内部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而小沈阳则成为反应最激烈的一位。
对比调整前的规则,小沈阳可以从自己的演出和代言中拿走80%的收入,然而现在,这一比例一下子缩水了四分之一。这对于年收入高达两亿多的小沈阳来说,意味着将近八千万的损失。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舞台上演出,赚来的大笔收入竟要上缴如此之多,小沈阳内心充满了愤懑。他觉得,师傅赵本山对自己过于苛刻,甚至开始怀疑师傅是在“针对”他,毕竟赵家班其他弟子的收入远远不及他,这样的规则调整对他们的影响有限,但对小沈阳而言,却是“重伤”。
小沈阳多次找赵本山沟通,试图让师傅为自己破例。他直言:“师傅,这样下去,我还怎么赚大钱?您是不是觉得我现在太红了,就想限制我?”然而,赵本山的回应却异常冷静:“你太浮躁了,现在你的一切都还不够稳固。如果连我都护不住你,你觉得你能靠自己撑多久?你要一步一步来。”赵本山不仅拒绝了小沈阳的请求,还进一步强调了新规则的重要性。面对师傅的强硬态度,小沈阳心里产生了更深的不满。
据说,在得知这一分成变化后,小沈阳立刻回家将情况告诉了母亲。他满腹委屈地抱怨:“妈,师傅把我的收入直接抽走四成,这可是几千万啊!”母亲听完勃然大怒:“凭啥?你辛辛苦苦赚的钱,怎么能让人拿走一大半?你现在火成这样,还怕没人找你演出?咱干脆不干了,自己出来单干!”
小沈阳单飞的念头并非一时冲动。他的确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凭借自己的名气,即使离开赵本山,他仍然能够在娱乐圈如鱼得水。当时的小沈阳已经是一线喜剧明星,各种商演、广告邀约纷至沓来,甚至有不少影视导演主动上门找他合作。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摆脱赵本山的束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小沈阳并未真正意识到赵本山改变分成规则的深意。这一规则调整并不仅仅是针对小沈阳个人,而是为了维护整个赵家班的内部平衡。赵本山一手打造的赵家班不仅是一个公司,更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在小沈阳走红之前,赵家班的弟子们虽然都收入不错,但差距并不大。然而,小沈阳的爆红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不仅获得了大部分的资源倾斜,还让其他弟子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内部的不平衡逐渐显现,有些人甚至开始质疑赵本山是否“偏心”。赵本山意识到,长此以往,不仅会破坏赵家班的凝聚力,还可能让小沈阳陷入“独木难支”的局面。
他对赵本山多次表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分成比例提高到70%甚至80%,但赵本山的态度始终强硬。最终,师徒二人未能达成共识,小沈阳选择单飞。
赵本山并未强行阻止小沈阳的离开,而是平静地表示:“我已经尽力了,孩子。我给了你机会,也教会了你如何做人。现在,你觉得可以自己飞,那就去试试吧。”这一句“去试试吧”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包含着师傅对徒弟的担忧与惋惜
小沈阳的单飞,在赵家班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徒弟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也会因为“不够红”而被忽视。赵本山一方面安抚众人,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内部规则的管理。最终,赵家班重新回归平衡,而小沈阳则带着自己的憧憬,踏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小沈阳离开赵本山后,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舞台——影视行业。他试图通过电影和电视剧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摆脱“赵本山徒弟”的标签。然而,转型的第一步就踢得异常艰难。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小沈阳担纲主演,这本是他踏足大银幕的一个黄金机会。然而,结果却大失所望。这部电影不仅剧情薄弱,笑点乏力,小沈阳的表演也被观众诟病为过于夸张。
他接连主演了《大笑江湖》《河东狮吼2》等几部喜剧电影,但无一例外都遭遇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尤其是2018年的《猛虫过江》,这部由他自导自演的作品,评分低至3.7,被观众批评为“粗制滥造”“尴尬到抠脚”。
离开赵家班后,他失去了赵本山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许多曾经为他量身定制的角色不复存在。他自己也缺乏对演艺事业长远规划的能力,在选择作品时频频失误,导致自己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越来越模糊。
与此同时,他的耍大牌新闻频频传出。例如,在某次商演中,他的助理要求主办方提前报销4万元的“机票费用”,但事实上他是坐大巴来的。
这种行为让主办方十分不满,但为了不耽误演出,只能忍气吞声支付。然而,演出结束后,小沈阳一行人还拒绝为聚餐买单,与主办方争吵甚至惊动了当地警察。这些负面事件一桩接一桩,让小沈阳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曾经的“搞笑之星”逐渐变成了“麻烦制造者”。
在他错过小品黄金期的这几年,他的师兄弟们却在赵本山的带领下稳扎稳打,填补了他的空缺。宋小宝、王小利等人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喜剧舞台的格局。等到小沈阳想要回归小品时,观众的兴趣已经转移,他再也无法像当年那样成为舞台的焦点。
在事业接连受挫后,小沈阳逐渐意识到离开赵本山的代价。他开始明白,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师傅的提携和赵家班的平台支持。然而,当初的倔强和冲动已经让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小沈阳并不确定,师傅是否还会愿意接受他。
一次机缘巧合,小沈阳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赵本山的面前。他向师傅坦诚了自己的懊悔和愧疚:“师傅,我错了。当初太年轻,没听您的话……”小沈阳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而赵本山却平静地叹了一口气,说:“回来吧,孩子。”
这一句“回来吧”,让小沈阳再也忍不住情绪,扑在师傅身边痛哭失声。
虽然小沈阳重新得到了赵本山的接纳,但回归之后的他,早已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赵本山曾感慨:“我用了几十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他一夜之间达到了,但也很快失去了。”这句话既是对小沈阳的惋惜,也是对整个娱乐圈“速成明星”现象的警醒。
如今的小沈阳,已经不再追求“顶流”的虚名,也逐渐摆脱了过往的浮躁。他开始回归初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小品表演和舞台创作上。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很感谢师傅的教导,也很后悔当初的决定。赵本山不仅是我的师傅,也是我人生的贵人。如果还有机会,我想用我的作品告诉大家,我没有放弃,也希望重新证明自己。”
来源:音画侃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