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部十佳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8 10:47 4

摘要:本身我们每年都会在年末发布年度华语十佳和十大烂片,今年我们临时打算挪到1月初,因为考虑到年末上映的这几个片子里,出十佳和十烂的可能性比往年都要高。

本身我们每年都会在年末发布年度华语十佳和十大烂片,今年我们临时打算挪到1月初,因为考虑到年末上映的这几个片子里,出十佳和十烂的可能性比往年都要高。

最后也确实没猜错,十佳和十烂各出了一部,今晚我们先聊十佳——

《小小的我》

我在打分软件上给了这部片8分,今天我们也借着这个分数,换个方式来写这篇影评——我来拆解一下,这8分都给在哪里,好让大家更直观地知道为什么这个片子好,值得看。

一、6分

《小小的我》是一个残疾人题材的电影,这个人叫刘春和,是一个脑瘫患者,故事的主线是他的人物成长和变化,所以算是一个典型的写人的戏。

当一群健全人拍摄一部残疾人题材的电影,有一个必须要先被考察的一个前提,也是电影成立的前提——电影里是否有规避健全人中心主义的思维和视角。

xx中心主义这个词可以代入很多,比如男性导演拍女性的性侵,无可避免有男性视角,人类拍动物,也避免不了人类中心主义,西方拍东方故事,也会有很多猎奇偏见的外部观察视角。

同理,在残疾人题材里,因为健全人经验、体验的局限,以及认知的惯性,会很自然的给大家养成一种健全人视角,我们拍或者聊到残疾人的困境时,会习惯性输出“我看到的残疾人”,而非真的“残疾人看这个世界”。

如果不自觉陷入这种视角,电影的故事再精彩,表演再精湛,它在我眼里也是不及格的。

我也是带着这份担心去看的《小小的我》,但开场十五分钟,一场戏的出现,让我一下子安心了。

这场戏是拍刘春和去一家教培机构面试当‍讲师,他的表情和四肢因为脑瘫的原因,走起路来是扭曲的,说话因为需要比正常人用更大的力,所以断句会和普通人不同。但他的智力与正常人无异,甚至他的智识和知识储备比正常人更高。

我仅仅是叙述这样几个前情,读到这里的朋友应该都能想象他去一个给“健全小朋友”上课的机构讲课,会发生什么——他会被笑,会被拒绝。

故事也确实是这么走的,但镜头语言不是。

导演在他扭动着身体走上讲台的时候,不拍刘春和,她只拍笑他的那些学生。

直到他已经站在讲台旁边了,镜头才挪回到他身上。直接接上刘春和开始讲课,镜头开始随着刘春和讲课的节奏和情绪慢慢拉近他,到他讲到最激昂,最精彩的部分,镜头已经几乎是特写着他的脸了。

课堂上的环境音里已经没有笑声了,所有人都被他的情绪和言之有物的内容感染,那是他最有魅力的时刻,导演当然可以去让镜头扫过那些学生聚精会神的脸,和一开始的嘲笑声做对比,但她没有,而是在这段讲课中紧紧地对着刘春和,把每一秒的镜头都留给他的魅力。

这里易烊千玺的表演也很到位,手部和脸部保持着失常的状态,但眼神和声音都配合着台词在不断变化,越是说到后面,他的眼神就越坚定,对诗词的断句也更急促,支撑住了这一氛围下的高浓度的情绪表演。

讲课结束之后,是走廊上机构负责人对着刘春和的外婆,婉言拒绝刘春和来上课的戏,负责人的那几句台词本身应该是我们健全人视角里,最能表现残疾人困境的词。

但导演又一次把视角切换回了刘春和的视角,他好像早就预料到了这些话一样,只是看着窗外的花园,那些台词被消音了,只有刘春和耳朵里的阳光和蝉鸣。

这就叫代入残疾人的视角,讲残疾人的故事。

这也带出了这部片做对的第一个方面——尽可能把一个残疾人当一个正常人去拍。这也是刘春和这个角色第一个阶段的人物目标。

编剧很厉害,实现这一点不靠任何口头的不满或者台词,而是填充大量并不参与主线的生活细节,以及弱化外部视角,强化刘春和自己的内部视角,尽可能多做内心的外化。

电影在客观和身体层面,都在强调他的“自理”能力,他能够维持生活的基本运转,只是比正常人辛苦。

他吃完饭,会自己把碗筷拿去水槽,洗好放好,一起吃饭的外婆和母亲对此习以为常, 参加外婆的合唱团后,他也像所有负责了乐器的人一样,自己拿自己的鼓。

他还比很多人更善良,电影利用很多细节去呈现了属于他的这一特质,在家练鼓的时候为了避免吵到邻居,会放一条毛巾垫着,坐公交车看到女人带着孩子,会选择让座。

身体体能虽然偏弱一些,毕竟没法自如控制肌肉,但也因为他付出了更多的重复劳动,而且没有放弃康健训练,他上半身是有肌肉线条的,这也反向对他如常生活提供了支撑。

应付社会规则、跟上时代也不是问题,被公交司机言语歧视,刘春和可以自己寻找投诉渠道,甚至可以教老头老太们使用手机APP,自己一个人出门也做得到。

强化内部视角,其实就是强调他的需求,因为这些需求是很难被健全人所理解的。

比如,为什么刘春和明明很清楚自己很难被录取,但还是一次次尝试去找工作,正常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爱上班?

因为工作代表被需要,而被需要就意味着尊严。

这一点有一个段落写得特别好——外婆想要刘春和加入自己的老年歌舞队帮自己打鼓,刘春和不会也不喜欢打鼓,但他最终还是答应了,因为外婆和他说了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我们需要你。”

这也是为什么编剧要设定刘春和收养过一只只有三条腿的小猫,因为他一直都是被认为弱势,被认为只存在被照顾的可能,没有人需要他,但这只小猫需要。

我再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编剧看到了残疾人大部分时候被忽略的,性需求和被爱的需求。

这是国产片在银幕上第一次出现一个残疾人的生理反应,出现残疾人的春梦。甚至安排刘春和喜欢上了一个健全的女孩。

他喜欢这个女孩的原因,也非常能够折射他的需求——因为女孩第一面没有把他当作残疾人,她的脸上不是同情,是像看正常人一样的微笑和好奇。

她会对没办法像正常人拿鼓棒的刘春和说,我觉得你这样拿很酷。

二、7 分

好,虽然已经写了很多了,但写到这里《小小的我》才刚刚及格,因为目前它只停留在打破群体刻板印象的层面。

只做这一件事情的话,根本没必要这么大费周折去拍一部剧情片,我们找一个脑瘫患者,跟拍做纪录片就足够了。

剧情片更大的作用,是你比纪录片更方便编织冲突,所以它更高的分数,就得看它的冲突如何写了。

这点《小小的我》也没有让我失望,甚至是让我超出预期。

编剧看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矛盾——我们在打破刻板印象,去呈现一个脑瘫患者接近普通人的一面的同时,电影里的社会,包括我们在看电影时身处的这个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的偏见、歧视、猎奇、甚至假性的尊重等种种不包容依旧存在。

那你只谈主人公如何像一个正常人,就是失真的,就像在一场网络暴力里,去劝受害者不要在意一样,是一种伪善。

你不能回避努力接近“正常”的他,和这个不把他当“正常”的社会的冲撞,这些《小小的我》的编剧都没有回避。

一个是家庭的矛盾。刘春和想考师范大学,想教书,但妈妈想让刘春和离自己近些,这是个体意志跟亲情的碰撞。

妈妈始终清晰地知道,刘春和作为脑瘫患者,究竟要面对多少难以跨越的苦难,她想出的办法只有力所能及地保护。

所以在关于未来的争吵里,妈妈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台词,而且是电影里刘春和唯一一句无法反驳的台词,你想要去当老师,哪怕你考上师范大学,顺利毕业,真的有学校会要你吗?

这句台词也直接把家庭矛盾串联到了社会矛盾里。

现在社会对于残疾群体的歧视,很多时候不会那么明显,但又一直隐性存在,他们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争夺应有的权利,争夺靠自己生活下去的可能性,就像他去应聘咖啡厅工作,他得下更大的决心,背长长的菜名证明自己。

而且即使入职了,工作表现不错,依然要被同事充满偏见地议论“要不是可以少收税,老板估计不会录用他”“没事他听不懂我们说的”。

最后刘春和被邀请去参加城市公交集团的整改会,编剧也让他用一句台词,精确表明了对他们而言,许多“爱护”实质是假性的尊重:“我以为你们是收到了我的投诉信,以为我会看到双方激烈的辩论,但是都没有”。他比谁都知道,被邀请不是源于自己的权益和诉求被正视,只是因为他“不正常”。

这里我们可以回头再提一个妙笔,就是他和那些老年人的互动,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在公园和老年人一起聊天的,但是刘春和永远和这些老年人呆在一起,他会教他们智能手机,告诉他们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

这里其实是一组镜像,刘春和和这些老年人,都是高速的发展中,被甩下的失语的人。

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刘春和和这群老人像是暂时独立于这个社会的一群,他们都被视为没有劳动力的人,视为不被社会需要的人,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取暖方式。

这种同时写刘春和的骄傲和他的痛苦的作用,也让人物的转变变得非常夯实——从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到就是有区别的,如果目光无法改变,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去打鼓,打只有他拿鼓的姿势才能打出来的鼓点,去写诗,写只有他的经历和痛苦才能写出来的佳句。

三、8 分

到这里,是电影再加上的一分,已经到7分了,还有一分来自哪里?

编剧的温柔。

这个温柔不是对刘春和的温柔,恰恰相反,是对刘春和之外的。

编剧没有忽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这样的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无法被指责的自私,这种自私是伤害刘春和的东西。

比如妈妈为了要刘春和上近一点的学校,不惜强迫他复读。

刘春和小时候藏在箱子里,听到找不到他的父母说,“如果找不到他的话,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不同。”

还有妈妈决定生第二个孩子,却不告诉他。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因为观众大部分时间都在刘春和的视角,所以会下意识厌恶这些和刘春和对立的人。

但是,很显然编剧不想要观众陷入这样的情绪,于是,她的温柔就是给了每一个家庭里和刘春和对立的角色,独属于她的视角和故事。

比如和刘春和矛盾最激烈的妈妈,她从妈妈的视角,写妈妈的苦衷——她从来不敢给刘春和过生日,不是因为她厌恶刘春和,而是她自己害怕。她对刘春和最大的情绪是愧疚,因为当时生产的时候,医生让她用力,但她总觉得是因为自己不会用力,才让刘春和变成现在这样。

编剧还从外婆的视角写妈妈的童年,外婆离婚后就去了西藏支边,妈妈一个人长到了15岁,她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当一个妈妈,因为她在她的过去,几乎是没有妈妈的。

甚至温柔到,包括了刚出生的妹妹的视角,对于这个妹妹来说,她一出生就意味着背了一个患有残疾的哥哥,需要她照顾,这个问题不管在电影里,还是现实里都无法回避。

所以,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是从刘春和嘴里说出来的,他说,妹妹会想要一个我这样的哥哥吗?

这些温柔最大的作用是消解了电影里那些苦难的苦味,这部片当然不会走向轻松和愉快,他是严肃的,但至少可以走向温暖,因为你会慢慢地发现电影里都是好人,里面没有坏人,也没有痛心疾首,只有努力破土的小苗,断了腿但努力走路的猫咪,雨后的彩虹,很多人的笑脸,一个男孩的新生。

来源:老夏看商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