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26日,2024年度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简称“高研班”)在浙江结业,对于这场针对资深编剧的高规格、大密度、深层次培训,全国编剧自学员遴选阶段便踊跃响应。高研班不仅报名受关注,其15天培训间,已在业内掀起不少话题,口号“擢才培英,剧述时代”引发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通讯员 李豪逸
12月26日,2024年度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简称“高研班”)在浙江结业,对于这场针对资深编剧的高规格、大密度、深层次培训,全国编剧自学员遴选阶段便踊跃响应。高研班不仅报名受关注,其15天培训间,已在业内掀起不少话题,口号“擢才培英,剧述时代”引发热议。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修”,首届第一期“高研班”的15天里,很多编剧如此感慨。编剧培训并非“新鲜事”,不少编剧都曾“泡”在各种班里。对于这些培训班的“老熟人”,此次由中宣部文艺局首个指导的“高研班”到底特别在何处?
据悉,在寻常的培训班里,五湖四海的学员们匆匆一聚,数日后又回天南海北去。创作生涯漫长,培训就如“一眨眼”,谈不上连贯与持续。“高研班”对这种“一眨眼”的模式“说不”,计划开展多轮次接力培训。本届“高研班”分为三期,在每期之间为学员留出消化课程、潜心创作的时间,60余名编剧学员就像学生时期的“一个班”,一起学习、备考。待到创作有了新进展,便再吹响“集结号”,重开一场“同学会”。
寻找灵感是创作者的日常工作。在“高研班”,导师“干货满满”的专题授课频出金句:“不要被技术绑架,相信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这个时代,我们不讲,别人就会替我们讲”……“丰富多彩”的实地教学也是学员们的灵感源泉:M511光影汇、阿里巴巴园区、文化企业、AI虚拟拍摄基地......学员们探访影视行业一线,为时代的发展“拍手叫好”,也对科技的进步“啧啧称奇”。多层次的感官刺激带来高频次的灵感凸显,不少学员一回到房间就开始“猛敲键盘”,在课堂上纸笔声也是“刷刷作响”。
长期以来,编剧人才培养一直存在一大难题:培训结束,培养也就结束了。沸沸扬扬的短期培训难以转化优质剧目,空耗人力、物力。培训班不能“办了就算了”,编剧培养也不能只在起步阶段“推一把”,要“帮到底”,聚焦到成果。本届“高研班”便聚焦成果,学员遴选时就要求携创作中项目报名,后续也要跟踪扶持,推动项目落地。根据剧本题材的不同,“高研班”还在分组教学阶段提供针对性指导。而在第三期培训的结束后,将孵化出能“登上屏幕”的精品剧本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
“高研班”汇集来自全国的23位名家导师,过半数导师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不仅有顶尖编剧、顶流导演,也有从业数十年的影视公司负责人。在这场与顶尖师资的独特见面会中,“高研班”带来惊喜连连,不仅导师规格高,师生比还达到了1:3,让学员与名家近距离交流,享受“一对一”辅导。
“高研班”安排的数场编剧村夜谈也各具特色:导师召集的坐谈探讨了“编剧如何‘下生活’”等问题,学员组织的讨论则围绕“现实题材创作的困境与发展路径”展开。编剧们各抒己见,绕梁的是一股热切交流的“快哉风”。
除了“更新思想装备”“技巧不断升级”外,“高研班”还有个“主线任务”:培训结束后学员需提交不少于3万字关于重点题材的剧本分集梗概,为谋划重点题材的“种子库”提供了平台。
采撷文艺硕果,还需“攀高峰”。近年,随文艺创作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高速增长,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由“够不够”转向“好不好”,推动文艺精品化刻不容缓。而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高研班”的举行,呼吁擢拔新锐人才,督促其深入研究思想、加强艺术造诣,以推动电视剧精品化发展。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