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角逐,挖出背景,原来徐静蕾和冯小刚也不过是他提携的小人物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1-19 18:30 1

摘要:仔细对比这次提名的各影片,发现李庚希能捧到奖杯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题材和角色。

文|大吉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金鸡奖落幕,徐静蕾却被推上风口浪尖。

人人都将她看作这届金鸡影后的大靠山。

殊不知和她背后真正的“大佬”比起来;

这位“京圈公主”也不过一介小人物罢了。

他究竟是谁?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真不知道她这种家境的小孩,为什么要进娱乐圈。”

说这句话的,正是徐静蕾。

而徐静蕾口中的“她”,则是前两天新晋的金鸡奖影后李庚希。

李庚希站到台上领奖准备发言那一刻。

现场有人喊了一声极为响亮的“黑幕”。

这个结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这位00后小花究竟是怎么力压一众老戏骨和实力派拿到“最佳女主角”的?

仔细对比这次提名的各影片,发现李庚希能捧到奖杯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题材和角色。

这样的剧本剧情,和大开大合、有爆发点的角色本身就赢了8分。

因此,不少人直呼李庚希为“京圈小公主”。

能够拿到这么“抬人”的剧本资源。

有网友整理了李庚希从出道到现在拍过的电影电视剧。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一番或者男女主身边的重要配角。

从这次得奖,到徐静蕾曾经说出的那番话。

网友们纷纷猜测她来头不小:

李庚希究竟是什么背景,能够做到出道即巅峰?

事实上,李庚希的家庭背景至今没有人能被扒出。

能扒出来的也只有老板徐静蕾和她在美国上中学的信息。

单就这个保密程度,至少说明李庚希的家庭非富即贵。

至于回国,李庚希也表示是阴差阳错。

当时在美国上学时的她,只参加过学校的话剧社团。

还说因为个人形象不讨巧,同学们总是让她扮老头。

而对于自己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她的解释是“稀里糊涂地就选中我了”。

一旁的主持人打趣到,你的意思是“制片人不负责任吗?”

而当时的制片人正是徐静蕾。

徐静蕾对此解释称和李庚希的爸爸是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李父看女儿喜欢演戏,就拜托自己看看她是否合适。

巧的是,没学过专业表演的李庚希被徐静蕾一眼相中。

于是还在美国读高中的她就直接退学回来拍戏了。

培训了10个月的演员必修课后,就签到了徐静蕾的影视公司名下。

虽然目前的圈内成就挺高,也顺风顺水,但说到底只是一个初中学历。

于是李庚希便打算考国内的电影学校。

但中美学校的教育差异,让她常年在国外读书的她难以跟上。

因此在倪萍的节目中,她自曝自己考了两次上戏北电都没有考上。

这一说,可把倪萍阿姨心疼坏了。

在镜头前拍着李庚希李庚希,安慰她国内的不好考。

甚至还主动开了金口,表示:

“如果想上学的话,我认识纽约电影学院的副院长,到时候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

这份特殊照顾,别说是当时刚出道的李庚希了。

就是现在很多知名演员找到倪萍请她帮忙,都不一定能得到这份殊荣。

徐静蕾甘愿保驾护航,倪萍主动牵线搭桥。

也难怪网友和一些业内人士称她为“京圈小公主”。

实在是太形象了!

但这也让不少网友好奇,徐静蕾究竟是什么来头。

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优秀的资源给到李庚希?

2、“京圈长公主”

提到徐静蕾,不少人对她的印象都是“才女”。

她有标准的女孩子拥有的魅力:

书法绘画、情感细腻、知性漂亮。

更关键的是,她还有普通女孩没有的魅力:

不拘一格、大胆敞亮。

正是这份额外的魅力,成就了徐静蕾的人生。

书法绘画不错的她,本想考进美院。

却因为分数不够,误打误撞进入了北影的表演系。

即便考上了,徐静蕾也并不喜欢表演。

于是经常逃课出去玩,和一帮社会青年玩摇滚。

又在这种阴差阳错之下,结识了作家王朔。

“我就喜欢那种摇滚出身的,范儿正,不修边幅,我特喜欢。”

就这样,京圈当红编剧王朔对逃学的摇滚太妹徐静蕾一见倾心。

他想要捧红自己这位桀骜的小女友,于是联系作家好友海岩、导演好哥们赵宝刚。

为徐静蕾量身挑选,拍了她的荧幕处女作《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之后又帮他联系了三位编剧,量身打造做了一部《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部剧让他当时直接和周迅、赵薇、章子怡三任,并称为内地的“四大花旦”。

王朔欣赏徐静蕾,徐静蕾离不开王朔的助力。

两人的关系倒也达到了一种和谐,就这样谈了长达十年。

当别人还在为没剧本、演配角发愁时;

徐静蕾却在为送过来的资源太多而发愁。

这也让她一度被评为“京圈长公主”,身份地位稳居其他几位“京圈公主”之上。

这期间,徐静蕾通过王朔合作了一众知名导演,结识了不少编剧和制片人。

本就不喜欢演戏的她,便萌生了转型做幕后导演和制片人的想法。

正是这个想法,让徐静蕾后来选择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

自己拍电影,投资电影,短短几年盈利上亿。

有人说如今的徐静蕾代表了京圈资本。

她能被称为资本更关键的是,她手中有好资源。

而她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好资源,背后靠的还是那个作家:王朔。

3、“京圈核心大佬”

王朔曾经在采访总说出狂言:

“在我们北京这儿,50年代杰出代表是刘索拉,60年代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静蕾。”

事实证明,王朔不是口出狂言,而是确有实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繁荣的内地影视圈,就是靠以王朔为代表的大院子弟撑起了半壁江山。

那时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的文艺作品太稀少了。

而王朔的“痞子作品”尤为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

正是靠着过硬的作品,王朔才奠定了他“京圈大佬”的位置。

如果你认为他只是个“酸臭的作家”,那就太天真了。

他不仅能捧红一个小小的徐静蕾,让徐静蕾自己成为“资本”。

也能捧红一众知名导演。

如今已知的知名导演,几乎都是靠翻拍王朔的小说成名的。

姜文的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翻拍了他的《动物凶猛》。

甚至当初是刘晓庆出钱从他手里买来的版权。

冯小刚的成名作之一《甲方乙方》;

也是翻拍了他的《你不是一个俗人》。

后来他又转战电视剧,写出了《编辑部的故事》、《渴望》等剧本。

这些剧本后来无一例外都成了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

王朔和冯小刚还到举重客串了一次群众演员。

而跟王朔合作拍摄的导演,如赵宝刚、郑晓龙、王晶、冯小刚等。

他们通过王朔的作品成为国内知名一流大导演。

如今也都如愿成了影视圈掌握话语权的核心人物。

可以说,他的剧本价值连城,人人跪求合作。

当初冯小刚为求王朔合作、给他做编剧。

更是在他身边甘心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马仔”。

给王朔端茶倒水、买烟跑腿。

当时不少人觉得冯小刚太谄媚,还给了他起了一个“冯裤子”的外号。

但冯小刚却告诉身边人:

“我看王朔,犹如抬头望见北斗星。”

事实证明,冯小刚的眼光和聪明劲儿还是高他们一些。

后来王朔和他稳定合作,写了《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天下无贼》等一系列作品。

帮助冯小刚成就了国内第一商业导演的位置。

国内最大影视公司“华谊兄弟”,他们发家就是靠着投资冯小刚的电影。

后来冯小刚又和“华谊兄弟”签了长期合作的合同。

如此一来,王朔、冯小刚、华谊变成了最稳固的三角合作关系。

靠着冯小刚带来的原始积累,不到十年,华谊单盈利就超过150亿。

这么看来,王朔的“京圈核心大佬”的位置是名副其实。

也难怪每次他面对镜头时永远会不屑一顾。

但对很多人来说,攀不到王朔,攀到他身边的人也是极好的。

如此,在他手心里高高捧起的徐静蕾,便成了众人追随的对象。

王朔给过徐静蕾不少他自己作品的首发版权。

即便他们后来分手了,王朔和徐静蕾依旧保持着十分亲密地挚友关系。

徐静蕾给王朔买房子,给他钱。

王朔就给徐静蕾写剧本,策划电影。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有记者再问起他是否可惜两人的爱情无疾而终时,王朔直言:

“我和她的感情很特殊,我死后愿意把钱都留给她。”

这句话,无疑是给徐静蕾撑起了在演艺圈、尤其是“京圈”的后台。

如今被徐静蕾力捧的李庚希,或许也就顺势成了各大资本的宠儿。

事实上,如今的娱乐圈早已是“三足鼎立”。

“京圈”、“沪圈”、“港圈”的各大业内大拿,都更注重捧红自己圈里的演员。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造成了如今“影视寒冬”的局面:

新人要么无法出头,要么一飞冲天。

老人继续论资排辈,或许一生籍籍无名。

影视奖项一年比一年被观众骂“水”,又该算谁的错?

结语

“小公主”背后站着“公主”,“公主”背后站着“大佬”。

演员能有这样的资源,就要珍惜机会。

用更好的演技塑造出优秀的角色。

下一次,用“实力”做到令别人无二话可说。

部分参考资料:

前瞻网|王朔:徐静给我钱买房子 但绝对不是包养

红星新闻|李庚希获第37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南都娱乐周刊|娱乐圈大院子弟:冯小刚赴王朔饭局仅陪末席

来源:麒麟鉴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