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的巅峰之作,一招“假痴不癫”,扭转死局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21 14:04 3

摘要:在这场零和博弈中,太子胤礽原本是手握剧本的男主角。他有嫡子身份,有康熙的偏爱,按理说应该一路稳坐太子位,最后登基称帝。

太子胤礽,干啥啥不行,挖坑名。

清朝康熙年间,皇位争夺战可谓高潮迭起,史称“九子夺嫡”。

在这场零和博弈中,太子胤礽原本是手握剧本的男主角。他有嫡子身份,有康熙的偏爱,按理说应该一路稳坐太子位,最后登基称帝。

现实却是他不仅频频翻车,还几乎成了“全剧最弱的玩家”。江南赈灾、追比欠款、刑部冤狱,这三件事将他的“无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笑的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居然靠一招“假痴不癫”扭转了局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能力不行,嫡子身份是唯一的护身符

胤礽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他的太子之位并不是凭实力得来的,而是依靠康熙对嫡出的偏爱。康熙早年丧妻,对嫡福晋所生的胤礽格外看重,这才让胤礽在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可问题是,太子这个位置,不是光靠身份就能坐稳的。胤礽缺乏谋略,不懂笼络人心,甚至连基本的政治敏感度都没有。

江南赈灾时,他当着康熙的面踩老四,结果不仅让康熙寒心,还让自己的盟友越来越少。追比欠款时,他为了掩盖自己的问题,把锅甩给老四,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短视和自私。

刑部冤狱更是绝了,收钱买命、诬陷忠良,最后被老八反手一个“局中局”直接送上断头台。胤礽的问题很简单——他既没有老四的隐忍,也没有老八的手腕,甚至连老十三的仗义都没有,能力不足才是他最大的致命点。

2. 性格短板,玻璃心加不懂装糊涂

胤礽的性格,可以用四个字心胸狭窄。他不懂大局观,总是斤斤计较。

别人稍微出点风头,他就嫉妒得不行。比如江南赈灾那事,康熙本意是让他和老四合作,结果胤礽非但不配合,还处处掣肘,最后让康熙觉得他既没有容人之量,也没有团队精神。

更要命的是,胤礽还太玻璃心,稍微受点挫折就情绪失控。在康熙面前,他不是哭就是闹,从来没有一次能让康熙觉得“这才是储君的样子”。

相比之下,老四再怎么受委屈,脸上都挂着一副“我懂您”的表情,完全就是个政治高手。胤礽这种性格,既让康熙失望,也让对手看清了他的软肋。

3. 危机时刻,装疯是他最后的“聪明

虽然胤礽平时的表现堪称灾难,但不得不承认,他在“装疯”这件事上确实做到了教科书级别。当热河狩猎中春华事件败露时,胤礽的处境已经接近绝境。

如果直接认错,康熙的怒火只会越烧越旺;如果死不认账,又会让康熙觉得他毫无担当。逼宫造反?就胤礽那点统筹能力,根本不可能成功。

于是,他选择了装疯。这个策略的妙处在于,疯子的责任永远是有限的,康熙即使再生气,也不会和一个“精神失常”的人计较太多。

更巧的是,老大对胤礽下“魇镇”的小动作,反而成为了胤礽装疯的“证据”。一招“假痴不癫”,不仅让胤礽全身而退,还为他日后复位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这是胤礽在政治生涯中唯一一次智商在线的表现。

胤礽的失败,是天生不足和后天失误的双重结果。

他依赖身份,却没有能力;他玻璃心,却没有手腕。唯一一次成功,是靠“装疯”蒙混过关。

这一切既是个人悲剧,也是康熙家教的失败。在“九子夺嫡”这场权力游戏中,胤礽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反面教材,提醒后来者皇位不是靠身份,而是靠实力和智慧争来的。

来源:读史奋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