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村聚谈:小切口叙事,重大题材编剧之道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20 09:32 4

摘要:近年来,观众对影视剧精品的期望越来越高,不断向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一些宏大叙事作品,因循“照着讲”的创作模式,存在着内容浮泛、人物单薄、价值观传递生硬等问题。正在之江编剧村举办的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围绕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困境,展开了旨在帮助

潮新闻客户端 邵仁焱 李冬冬

近年来,观众对影视剧精品的期望越来越高,不断向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一些宏大叙事作品,因循“照着讲”的创作模式,存在着内容浮泛、人物单薄、价值观传递生硬等问题。正在之江编剧村举办的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围绕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困境,展开了旨在帮助编剧从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双维度,承载时代主题、展现家国情怀、攀登艺术高峰的多轮次、助推式培训,从小切口着手,切实推进重大题材电视剧精品创作。

从现实生活寻找“小切口”。从小切口入手要求编剧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书写对象,以“平民视角”入笔,写人物之“真”、情感之“切”、细节之“准”。也就是说,编剧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要承担起情感传递和人性探索的责任。电视剧《县委大院》从时下热议的干群关系问题出发,在棚户区改造、迁坟动员、招商引资、水源地保护等矛盾冲突中,描绘人物的真实内心,编剧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我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令观众共鸣。

从宏观站位寻找“小切口”。所谓“小切口”是宏观站位下的“小切口”,是编剧深切体验生活后,笔下折射出的国家叙事建构。电视剧《鲲鹏击浪》以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突破了以往作品着重塑造革命关键时间节点中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形象,深刻描绘了国难之际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之路,展现了青年人的理想与激情,青春化元素的融入使作品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偏好。

回到“历史现场”寻找“小切口”。重大革命题材与重大历史题材,故事发生年代久远,编剧无法亲历事件的现场进行调研与采访,史料文献便成为其回归“现场”的重要途径。因此,编剧除了扎根基层、体验生活,还要坐得住板凳,善于从史料中发现素材,于“历史现场”发现人物塑造的小切口。《跨过鸭绿江》主创人员整理了130万字的文献史料,真实还原近500个战斗场景。文献史料考据不仅为还原故事细节、强化人物可信度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基石。

重大题材电视剧如何持续吸引受众,实现长尾效应,小切口叙事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小切口叙事要求编剧在人物创设中要“小”而“深”,通过挖掘人性深处的共性与差异,塑造复杂多维的角色形象,展现人性的光辉;在情感表达上要做到“小”而“精”,从普通人真挚、普遍的情感出发,引发情感共振;在结构布局上要做到“小”而“新”,探索创新叙事技巧与风格,丰富故事的层次与深度;在价值传递上要做到“小”而“广”,通过对社会现象、价值观念及历史进程的反思,揭示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与未来趋势,使作品蕴含深刻的社会洞察与批判精神。

当前,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进入重要窗口期,从小切口入手,以大叙事中的微视角凸显主题,是实现“接着讲”的有效创作策略。

【作者简介:邵仁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冬冬,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