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马连良没有真正传人,马派及身而止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20 06:16 4

摘要:一部京剧史,马连良先生开创的马派表演艺术,是继谭鑫培、余叔岩之后的老生行当的第三座里程碑。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先生联袂周信芳先生,北马南麒,将老生行当的表演推向了“现代化”的巅峰,至今恐怕无人敢曰超越。

一部京剧史,马连良先生开创的马派表演艺术,是继谭鑫培、余叔岩之后的老生行当的第三座里程碑。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先生联袂周信芳先生,北马南麒,将老生行当的表演推向了“现代化”的巅峰,至今恐怕无人敢曰超越。

一个京剧大师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在他的京剧艺术中总有很特殊的地方,这是经过长期间的舞台实践而形成的舞台风格,可以说马连良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颇有创造力的京剧的大师。

在马连良先生所创造的京剧剧目当中,一大批马派剧目都能体现出马连良的改革创新精神。

《赵氏孤儿》,这出戏可以说是马派艺术的精华剧目,马连良先生把自己所有的能力,所有的心血都用到这出戏当中了。

一九五九年,北京京剧团排演了《赵氏孤儿》。故事情节基本上脱胎于元曲《赵氏孤儿大报仇》和传统京剧本《八义图》。要达到古为今用,就要突破旧的表演方式,重新刻划程婴这个人物。

马连良先生在这出戏里既有行头上的创新,也有唱腔上的创新。马先生在戏中的念白,那是一种独特的吟唱,别有韵味,堪称开一代念白之先河。《赵氏孤儿》中那一句“摔~~~死~~~了~~~”震人心魄,如泣如诉,听台下掌声雷动就能想象现场观众被马先生感染到何种地步了。从行头上来说,程婴在八场出场中,马连良给程婴设置了三种不同的行头。很多观众看到马连良先生这一身行头的时候,就在心里说了这么一句话“光看到这身行头,就值票钱了!”

可以说马连良先生就是这么一位大师,总会给人一种很新鲜的感觉。正所谓“好汉穿好衣,好马配好鞍!”这就是马连良先生的独特之处。

马连良《赵氏孤儿》剧照

马连良先生对于人物的处理跟改革,不得不提的两出剧目就是《借东风》跟《甘露寺》。《借东风》这出戏是富连成的教师爷萧长华根据孙派剧目《雍凉关》填词而成的剧目,可以说《借东风》这出剧目成就了马连良,让马连良成为真正的科里红。他表现的诸葛亮沉着、镇静、稳重,念白则音调稍低、速度放慢。同样是笑,马先生演绎的鲁肃是呆笑、大笑,演绎的诸葛亮则是冷笑、含蓄地笑。每每唱到《借东风》这一段时,都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甘露寺》也是这样一出经过马连良先生大胆实践的剧目,他把剧中的配角乔玄拿出来当头路演员演,并且加工创造了“劝千岁”的唱腔,给乔玄增加了大量的念白,尤其是在“夸将”的时候,给乔玄增加念白,立马让乔玄这个人物丰富起来,让这个人物成为了一个鲜活的人物!

据说马先生会三四百出戏,现在听的多的唱段如《甘露寺》劝千岁杀字字休出口;《淮河营》此时间不可闹笑话,听罢言来笑吟吟;《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我正在城楼关山景 ;《借东风》;《游龙戏凤》月儿弯弯照天涯;《清官册》念白 潘洪我把你这卖国的奸贼;《三娘教子》小东人,下学归等。
如果说唱高拨子是周信芳先生最好,那我认为唱反二黄马连良先生最棒,虽然反二黄的戏不多,但是确实是很能体现马派特色。

马连良先生的艺术很难说那个作品更精彩,依我看,马先生的唱念句句精彩!都是经典。他在《淮河营》中的“此时间”俏丽华美;《苏武牧羊》中的“望家乡”感天动地;《空城计》的“观山景”潇洒绝伦,《清官册》中的“一轮明月”酣畅淋漓,其代表作《甘露寺》、《借东风》、《赵氏孤儿》就更不用说。早马派艺术中最有气势,最具马派洒脱风格的是《借东风》,最催人泪下,最见唱功的是《老程婴提笔泪难忍》,最精彩的是有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的《甘露寺》。

马连良《十老安刘》剧照

马连良先生的《苏武牧羊》,先是四句散板,听得我非常感动:“贤弟提起望家乡,不由子卿两泪汪。贤弟带路头前望,不知家乡在何方!”悲怆蕴含在轻松的洒脱之中,他越那么轻松潇洒,越悲怆感人。马派的《苏武牧羊》唱的真是好,马连良先生,张君秋先生之后难觅当年盛况了。

《苏武牧羊》以外,《十老安刘》,《胭脂宝褶》,《春秋笔》这都是独一门的戏。还有一些像《借东风》,《三娘教子》,《甘露寺》等,虽然也有其他派别在唱,但是寥寥无几,而甘露寺更是,虽然现在有很多派别都唱,但人们终究还是最认可马派的。

马连良先生的弟子传人众多,其中有成就者如王金璐、王和霖、迟金声、言少朋、李玉书(女)、尹月樵(女)、申凤梅(女)、周啸天、张学津、冯志孝、梁益鸣、张克让等。

马连良先生正式收的徒弟一共六位,民国十年(1921),他收李万春为弟子,那年李万春十一岁,马连良也才二十一岁。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在长沙收李慕良、朱耀良为弟子。李慕良原唱老生,先余后马,"慕良"的名字,就是倾"慕"马连"良"。那年冬天,又收了北平戏曲学校的王和霖、王金璐二人为徒。民国二十九年(1940),收言菊朋的儿子言少朋为徒,是他关山门的最后一位弟子。
六个弟子中,学马先生最像的,当推言少朋,他私淑马先生多年,几乎到入迷状态了。他的马派身段、小动作都很像,就是嗓子较弱,为一大憾事。如果他不是过世早, 恐怕京剧音配像给马先生配像的就不是张学津了。言少朋先生的墓在马连良的墓旁边,师徒俩也算是生死相随了。

《串龙珠》剧照 马连良饰徐达

据痴迷马派的老戏迷讲,马连良先生年轻的时候嗓音高亢洪亮,中年的时候风格成型,晚年的时候做派极佳,但气力有所不逮。据老先生讲解,认为冯志孝似其马先生的青年,张学津似其中年,朱宝光似其晚年。青年演员薪传马派,应本着溯流寻源、一礼全收的精神,不光学习马先生的晚年,也要学习马先生的中年和早年,更要下力气学习马先生广征博采、引领时代的艺术胸襟和风范。
眼下,冯志孝、张克让、安云武、朱宝光、朱强、杜鹏、穆雨……能彩唱的,能清唱的,马派传人为数不多;《淮河营》、《甘露寺》、《借东风》、《四进士》……唱整出的,唱单折的,马派剧目屈指可数。目前的中青年演员里朱强其实不错,行腔吐字都不错,做派需要再下功夫,这和阅历有关,不是卖不卖力气的事情。

马派太难学了,马先生特有的嗓音无人能及,所谓神似的也未见其人。那潇洒自如的唱腔,不是谁都可以的,马连良先生潇洒、飘逸的神韵是学不出来的,后辈没一人能有那股劲儿。他塑造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形神兼备?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马连良先生的念唱无与伦比,马派传人没有一个嗓音接近马连良先生的,都差得太远了。没法超越是因为他留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优秀的马派传人、听不到像样的新的马派艺术,实在是京剧艺术的一大憾事!

在这个角度上可以说,马连良先生没有真正传人,马派剧艺,到他及身而止了。

来源:一娱一乐一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