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文娱消费:短剧、演出崛起,电影市场何去何从?
演出行业在这个假期里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文旅市场的复苏步调一致。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的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到了3.35万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观众人数也达到了1031.59万人次,同比
演出行业在这个假期里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文旅市场的复苏步调一致。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的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到了3.35万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观众人数也达到了1031.59万人次,同比
2025年,年轻人正以独特方式重塑文娱消费版图。他们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成为主动探索者、创造者和分享者。追求沉浸式体验成为一大趋势,年轻人在沉浸式戏剧、剧本杀和乙女游戏中寻找深度参与感与情感共鸣。数据显示,2024年沉浸式演出市场规模达42亿元,项目数量和消费规
沉浸式戏剧、实景娱乐项目、慢综艺……艺恩《2025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报告》显示,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的是娱乐活动中的情感共鸣和深度参与感。他们希望获得触动内心、留下深刻记忆的体验。
报告基于对年轻人群体(Z世代及千禧一代)的文娱消费趋势研究,分析了新消费模式、内容偏好及行业发展趋势。
当虚拟偶像柳夜熙在抖音单日涨粉160万,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45.49亿票房刷新国漫纪录,当电竞选手戴上VR头盔在元宇宙赛场厮杀——文娱消费的边界正在被技术彻底击穿。这场融合科技与人性、虚拟与现实的浪潮,既是文化产业的裂变,也是人类欲望的镜像投射。
2月1日(正月初四)早晨8点,记者打开购票软件查看北京市昌平区各大影院的场次信息,发现9∶20最早放映的场次几乎满座,当日好时段的场次也大多售罄。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关于热映影片的讨论热度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