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名字太优雅被排挤,改名后红遍全国,晚年却成植物人
1927 年的上海美美女校课堂上,校长黎锦晖看着台下那个总是低头沉默的少女,眉头紧锁。这个来自湖南长沙的 13 岁女孩,原名王庶熙,父亲是毛泽东的数学老师王立庵,取自《尚书》“庶绩咸熙”,寓意 “诸事皆光明”。然而,这个过于典雅的名字,却成了她融入集体的阻碍。
1927 年的上海美美女校课堂上,校长黎锦晖看着台下那个总是低头沉默的少女,眉头紧锁。这个来自湖南长沙的 13 岁女孩,原名王庶熙,父亲是毛泽东的数学老师王立庵,取自《尚书》“庶绩咸熙”,寓意 “诸事皆光明”。然而,这个过于典雅的名字,却成了她融入集体的阻碍。
那时她已经多年未在银幕活跃,却依旧是公众熟知的名字。与许多留在香港的电影人不同,她选择回到大陆,成为第一批响应号召、归国发展的文艺人士之一。
她的家境并不显赫,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公务员,母亲则是一位家庭主妇,生活看似平凡,却注定了她未来的非凡。
每一个名字,都被父母倾注了千般期许、万般祝福,是他们送给孩子最质朴也最厚重的礼物。然而人生充满变数,这份礼物,有时却会在成长途中化作意外的枷锁,限制孩子的发展。在那个名字太清雅却招致排挤的时代,一位女孩因名字太高雅被同学孤立,校长建议她改个俗气的名字,结果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