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最是好味寄乡愁

民以食为天,吃是老百姓天大的事;食以味为先,美食是美好生活的标配。古人以食为时,朝食为“饔”、申时进“飧”,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一饔一飧,日复一日;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序,规划一年的生计,“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如今人们多

乡愁 中华美食 刘汉俊 2025-02-06 06:14  4

大衣哥的歌,唱不尽的乡愁与无奈

寒风凛冽,裹挟着村庄里弥漫的喧嚣,直灌进我的骨髓。 我仿佛看见了那个穿着朴素的大衣哥,眼神里不再是舞台上的光芒,而是深深的疲惫和无奈。 “这歌儿唱的是故乡,可故乡如今,却成了我的牢笼。”他心中的苦,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

大衣哥 网络暴力 乡愁 2025-02-02 17:33  4

两岸为你读诗》节目,两岸艺术家勾勒出中国人过年的乡愁

一边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另一边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呼唤》……1月24日,上海制作选送的《呼唤——两岸为你读诗》特别节目亮相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该盛典通过IPTV、互联网电视、有线电视、云演艺产品等平台播出。

两岸 读诗 乡愁 2025-01-26 06:27  4

开启文化寻根,传承民族精神,《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讲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门楣”,狭义上是指门框上端的横木,具有支撑门户的作用。而广义上则指门庭、门第、家族。中国人认为一个人或家庭的荣耀与整个家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光耀门楣”为荣,以“辱没门楣”为耻。故而家族先人往往将仁善之德、教化之意悬于门楣之上、厅堂之中以作家风家训。传前世之

传统文化 乡愁 记住乡愁 2025-01-07 13:50  6

讲述家风故事 展示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开播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中国人自古就有以史为鉴、明理喻世、激励后者的做法。历史上,一个个古老的家族为了生存和发展,把仁善之德、家国大义凝练成含义深刻的文字,高悬于门楣之上、厅堂之中,古老的匾额以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家训等文化符号,烙印下的不仅是代代相传

家风 乡愁 记住乡愁 2025-01-01 13:19  10

琼瑶的乡愁在四川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4岁时随父母回到了老家衡阳;1944年 ,战火烧到衡阳,为躲避战乱,历尽艰辛逃难到重庆;随后又跟母亲去了泸州……可以说,琼瑶的大半个童年都是在四川和重庆度过的。

四川 茶馆 乡愁 2024-12-05 07:23  8

琼瑶:青春记忆里的文学“造梦师”,悄然谢幕泸州有她的乡愁

12.4,一则令人怅然的消息悄然传开,写了一辈子言情悲剧的台湾小说家琼瑶阿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别了这个她曾用文字勾勒无数绮梦的世界。在华语文化圈,总有那么几位文艺工作者被赋予亲切又独特的称呼,“鞠萍姐姐”“董浩叔叔”,还有家喻户晓的“琼瑶阿姨”,皆是一代人难

泸州 乡愁 造梦师 2024-12-04 23:28  12

成都,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的文学之路始于她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她依据个人经历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也让她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琼瑶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情节曲折见长,其代表作如《烟雨濛濛》《庭院深深》《一帘幽梦

成都 乡愁 烟雨濛濛 2024-12-04 16:2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