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黄金时代,罗家英与李宝莹因戏生情却未成眷属
前几天我在粤剧博物馆看到一张老照片,罗家英和李宝莹并排站着,穿戏服的样子特别精神。旁边说明写着这是1979年他们一起唱《章台柳》时拍的。我爷爷年轻时听过他们现场演出,现在还能哼几句“章台柳,章台柳”,说当时全场都疯了。可这么般配的两个人最后没在一起,李宝莹嫁了
前几天我在粤剧博物馆看到一张老照片,罗家英和李宝莹并排站着,穿戏服的样子特别精神。旁边说明写着这是1979年他们一起唱《章台柳》时拍的。我爷爷年轻时听过他们现场演出,现在还能哼几句“章台柳,章台柳”,说当时全场都疯了。可这么般配的两个人最后没在一起,李宝莹嫁了
许秋怡出演过《笑侠楚留香》《胭花泪》《刀马旦》《西游记》等,是一个演员,也是歌手。
在广东地区,粤剧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很多广东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多少都和粤剧有点关联。很多广东本土的演员、主持人要么自己是学习粤剧出来的,要么是从粤剧家庭走出来的。《七十二家房客》太子炳彭炽权、八姑黄伟香、阿香郑钤丹、金医生冯刚毅等,《外来媳妇本地郎》冰冰龚洁影都
当天下午,影片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主题为“双向奔赴”的主创见面会。影片制片人孙金华,导演张险峰,发行总监刘佳笳,主演曾小敏、文汝清、王燕飞惊喜亮相,与现场观众互动。见面会还在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与世界各地的影迷们共享现场欢乐盛况。
1905电影网讯千年执手·银幕重逢。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于7月5日正式重映,与观众重逢大银幕。当天,一场主题为“双向奔赴”的主创见面会在广州举行,影片制片人孙金华,导演张险峰,发行总监刘佳笳,主演曾小敏、文汝清、王燕飞惊喜亮相,与主创互动。
纪录电影《她是红线女》以严谨求实的艺术品格、高远深邃的文化立意、完整精巧的叙事结构、翔实丰富的历史资料,真实地呈现了一位世界级戏曲艺术家与一个剧种、一座城市之间血脉相连的文化关系,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树立了典范。
日前,电影《白蛇传(粤剧)》在佛山市禅城区英皇UA电影城—佛山岭南站举行首映礼。影片由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打造,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淑勤与香港著名演员罗家英领衔主演,凝聚了粤剧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电影技术的魅力,是传承地方戏曲文化、
6月10日上午,由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精心打造的电影《白蛇传(粤剧)》在英皇UA电影城佛山岭南站店举行首映礼。香港著名演员罗家英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淑勤领衔主演,导演尹大为携主创团队出席活动,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并进行签名互动。
6月10日上午,由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打造的电影《白蛇传 (粤剧)》在佛山英皇电影城(岭南站店)举行首映礼。中国著名戏剧电影导演尹大为携主创团队李淑勤、罗家英、梁钧强、钟建龙、李江崊、杨雁等亮相,与现场观众分享创作故事。
6月10日上午,由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精心打造的电影《白蛇传(粤剧)》在英皇UA电影城佛山岭南站店举行首映礼。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李淑勤与香港著名演员罗家英领衔主演,导演尹大为携主创团队出席活动,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并进行签名互动。
罗家英抗癌四度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位曾以喜剧形象深入人心的粤剧大师,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第四次患癌后,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乐观态度,甚至用一句“我会舒舒服服再见”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疾病与生命的抗争,更是一件关于热爱、坚持与乐观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佛山一直探索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粤剧等优秀岭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由佛山粤剧院出品,著名导演尹大为执导的电影《白蛇传(粤剧)》将于6月10日首映。电影以年轻化表达经典爱情IP、以电影
记者21日从广东珠影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悉,粤剧动画电影《帝女花(上)》近日亮相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展台,现场反响不俗,吸引了不少中外片商关注。
2025年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大师红线女诞辰100周年。在13日举行的纪录电影《她是红线女》观摩研讨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她是红线女》以“成人成戏”为主线,展示粤剧大师的成就与影响力,填补公众对红线女艺术贡献认知的空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深耕粤剧三十载,我常常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心中暗想,今天的每一次出彩背后,是多少个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记得第一次踏入广东粤剧学校时,我犹如寒冬中的冰棍,站在人群中,心中那份不安如同压顶的巨石。趁着清晨的微光,我在排练场踮起脚,腿部的
中国戏剧梅花奖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走过42年的光辉历程,评选了31届,七百多位演员获奖。
4月23日上午,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迎来倒计时200天之际,“喜迎全运200天 一起翻开粤剧大师的运动日记”活动在位于广州华侨新村的红线女旧居举办。
当日,阳光正好,佛山的街道熙熙攘攘,人们如往常一样忙碌而有序地生活着。撒贝宁的出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这座城市的一角。他身着简约而不失时尚的服装,步伐轻快,标志性的笑容亲切而温暖,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1941年上海天蟾戏院后台,17岁的邝健廉对镜勾画黛眉。这个出身粤剧世家的少女即将以"红线女"之名首演《红楼梦》,她不知道手中金钗将撬动整个戏曲江湖。当"薛宝钗"在台上轻启朱唇,珠玉般的"红腔"让沪上名流惊为天人,香港《申报》用整版报道:"南国金嗓惊破十里洋场
她的哭声没能压过锣鼓,反倒被当成了节奏,没人想到,这孩子将来能把整个粤剧界掀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