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1566裕王妃用假血经骗嘉靖帝,为什么嘉靖会抓杀严党呢?
《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妃献出血经,是清流为了救齐大柱,做出的反应。
《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妃献出血经,是清流为了救齐大柱,做出的反应。
嘉靖是大明一个很特别的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躲在后宫修仙,但是他却牢牢地把控朝政,朝中大臣无不畏惧他。
在《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帝自己都挑明了,提拔陈洪,图的就是他那股子狠劲,说白了,就是把陈洪当成一把趁手的刀。
在《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上书那可是件天大的政治事儿,嘉靖对这事的态度,跟变脸似的,变了好几回。
在《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这皇帝,论复杂程度,历史上排前头没跑。
嘉靖皇帝一生遵循的是平衡原则,立一派,后面必然再扶植一派,自己居中调和最安全。
躲在西苑的嘉靖,经常对朝臣和太监说,自己生活俭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
嘉靖四十年,制定了改稻为桑的国策,严党接下这个活,严世蕃作为主要执行人去推动这项国策。
话说,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神剧中,有三场戏是能让观众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盯着屏幕的单挑名场面。哪三场?杨金水、赵贞吉和海瑞分别与嘉靖皇帝的对决。
他聪明,一个人单挑所有大臣,把所有人都折磨得团团转。他手下的这些臣子们可谓是整个明朝厚黑学的集大成者,能把这些人压住,就是看起来很牛逼。
《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并不是一传统意义上的暴君,而是一个躲在幕后,盘算人心,想获得名声和好处的皇帝。
嘉靖要看看,自己选中的利刃的表现,陈洪要做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前者是历史权谋剧的顶峰之作,后者是历史权谋剧的经典之作,至今无剧能出其右
《大明王朝1566》以其精细的历史考据和人物塑造,勾画出嘉靖年间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政治图景。
明朝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却牢牢掌控朝政,全靠一手“制衡之术”。
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局势复杂得像一锅乱炖。皇帝闭关修道,严党专权,清流文官虎视眈眈,东厂、司礼监这些太监势力则在夹缝中求生存。
上映于2007年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至今已有16年之久,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里边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职场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有病不吃李时珍的药,也不信任李时珍这个曾经的太医,这才把李时珍气走。后来李时珍到处云游的时候,最讨厌别人称呼他为李太医。
国有大明律,但又以皇帝之言为至高,法治之上又有人治,以人治国,人治便成了法治的漏洞,于是官场处处潜规则横行,视法律如无物。
在御前财政会议上,清流派的高拱和严党的严世藩,这两个人的火药味最是十足,简直非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