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发票+实名举报!刘晓庆‘二次税案’会再重演牢狱之灾吗?
2025年5月,一则实名举报将74岁的演员刘晓庆再次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深圳市民王先生向税务部门举报,称刘晓庆通过名下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以“形象代言费”名义将330万元款项转入公司账户,并开具低税率的增值税发票,涉嫌逃避高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这一指控与23年前
2025年5月,一则实名举报将74岁的演员刘晓庆再次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深圳市民王先生向税务部门举报,称刘晓庆通过名下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以“形象代言费”名义将330万元款项转入公司账户,并开具低税率的增值税发票,涉嫌逃避高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这一指控与23年前
谁能想到,曾经的"影坛女皇"刘晓庆,在偷税漏税这滩浑水里又栽了跟头?举报人甩出的转账记录、阴阳合同、空壳公司三连锤,直接把#刘晓庆被实名举报偷税#送上热搜榜首。看着330万借款在两个月内"洗白"成代言费的操作,吃瓜群众手里的瓜都要惊掉了——这到底是娱乐圈的常规
举报者表示,刘晓庆通过名下小微企业上海某文化传媒中心,以“形象代言费”名义将330万元借款转为个人收入,并开具6%税点的增值税发票规避27%以上的个人所得税。而该企业还被指无实际经营场地、员工和社保缴纳记录,涉嫌虚开发票逃税。
可没想到,二十年后刘晓庆居然又被举报了,这回是用“形象代言费”的名头把330万借款变为个人收入,还开了6%的增值税发票来逃27%的个人所得税。举报者还晒出了《检举税收违法行为记录单》等一堆证据。
2025年5月15日,知名演员刘晓庆因涉嫌偷税漏税被深圳市民王先生实名举报,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已正式受理此案并展开调查。这一事件不仅引发公众对刘晓庆历史税务问题的关注,更暴露出文娱行业长期存在的税收合规漏洞。
2025年的春天,一部没有顶流演员、无大IP加持、零宣发的古装剧《雁回时》,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站内热度破3万,播放量超5亿,豆瓣评分稳居7.5分以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剧中官商勾结的洗钱链条,恰如现代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庄寒雁莫名背负的债务陷阱,正是现代企业“借名经营”的古代翻版。当观众为角色的命运揪心时,身为财务从业者,又会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近期,《雁回时》的热播,令很多观众在权谋与爱恨中欲罢不能,但鲜有人注意到,剧中庄氏家族的兴衰史,竟暗藏着一部千年财税博弈史。
作为第一部税务题材的电视剧,它本应展现财税行业的专业与责任,却用36集的篇幅将会计塑造成“假账专业户”“逃税帮凶”,甚至暗示“会计的尽头是提篮桥监狱”。
近期,央视大剧《大河之水》在网络上火出圈了!该剧以税务稽查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作为前税务局搬砖人+现税务律师,我连夜追完直接裂开——这剧简直是在我专业领域反复蹦迪啊!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部剧到底是税务科普之光,还是披着正剧外衣的狗血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