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语音乐以及网络上,自从2010年一次那英担任评委的音乐盛典起,普遍存在一个谣言“认为那英老师曾经指责是刀郎的歌是只有广大农民叔叔在KTV才会点的歌”,这一则谣言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论,在当年网络时代新奇的时候,造成了巨大的媒体流量和广告利润,但凡是写这一则谣
在华语音乐以及网络上,自从2010年一次那英担任评委的音乐盛典起,普遍存在一个谣言“认为那英老师曾经指责是刀郎的歌是只有广大农民叔叔在KTV才会点的歌”,这一则谣言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论,在当年网络时代新奇的时候,造成了巨大的媒体流量和广告利润,但凡是写这一则谣言的文章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而在这种以讹传讹的病毒式扩散性,已经无人关心真正的事实。
直到今年足足14年过去了,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误解,甚至大部分都认为这是那英真的说过。但事实却是:不管是那英还是刀郎,他们都成为了此次事件的受害者。真正在事件获利者是那些将那英与农民工对立的撰稿无良媒体、记者,在网络时代新起缺乏管制规则的情况下,赚取了丰厚的流量关注和广告收益。
今天,我们从音乐专业角度和音乐市场角度切入,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真正视角:
2010年那英应邀,作为“音乐风云榜”的音乐评委主席,来评选“华语乐坛十大影响力歌手”。在这个时候那英表达“销量不是作为评选的唯一标准”,很明显就是针对于刀郎所说的。这种观点从当时的市场并没有问题,刀郎不被认同也是公认的事情,因为刀郎的音乐在音乐工业的的确确比较粗陋,不具备较好的编曲,这都属于正常的华语音乐阵营不同观点。真正导致引发争论的是:
那英老师说:”刀郎的音乐不具备审美观点,我们凭这个奖不能光靠销量。”除此之外,那英并未说过其他的言语,更没有什么关于“农民工”的言论。这是事件的起因,本质是两个音乐阵营的对立:
那英代表的主流音乐工业,以台湾音乐为主,大制作、重编曲、重专业作曲、器乐为主。音乐成本高投入大,专辑本质上给小众顶级音乐付费受众服务。刀郎代表的非主流下沉市场音乐,以脍炙人口的旋律和容易理解的歌词,以及粗浅编曲为主。音乐成本小投入下,专辑本质是给大众下沉市场的老少皆宜服务,销量极高。2014或2015年
事情到这里其实都还算可控,直到刀郎的新歌发布会上,引发第二轮舆论爆发:新歌发布会上,刀郎被记者提问“关于那英老师说你的歌只有农民工,你对此有什么回答”,注意这个问题是谁问的?是记者。刀郎就问记者:“你听过那英老师亲口说这个话吗?你有视频吗?或者录音也行?没有听过,就不要乱说,人家没说过,网络时有人说那也不是人家说。”
到这里,其实作为音乐从业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有一个利益群体,并不关心那英说没说过刀郎,也不关心刀郎的音乐到底好不好,但是他们非常关心:让刀郎代表广大受众和那英对立起来,引发争论。简单说就是:看乐子,看八卦。问题的根本异化了:从单纯的那英和刀郎的音乐立场不同,市场不同,转变为了一种非常激烈的阶级问题:那英代表的高薪阶级和农民工的底薪阶级对立。
那为什么是那英?因为那英口直心快,本身就有得罪人的天赋。所以,从音乐视角切入,这个事情的本质:刀郎和那英都成为了受害者,真正的获利者是谁?这里有一个经典人物:初代网红、初代乐评人-大鹏。当然获利的不是他,而是无数个像大鹏一样的初代网红和初代网络媒体,他们赚到了广告费和流量。他们才是既得利益者,也是事件的推动者。
根据大鹏的音乐综艺节目上亲口所说,大鹏为代表的网络无序媒体,在此次刀郎的音乐,以及那英之间,立场反复横跳。基本上是一个缩影:从2004年开始,所有的华语媒体都毫无立场,市场上什么赚钱,他们就写什么立场文章,当风向转变的时候,他们的屁股挪的极快,无人关心真正的音乐专业、音乐欣赏,只关心是否具有八卦的娱乐属性。具体流程如下:
2005年刀郎引爆华语音乐,大鹏写了一篇名为《从刀郎的音乐,看中国全民音乐审美的倒退》。这个时候大鹏代表了全体华语音乐市场的立场:认为刀郎的音乐很粗制滥造,注意这是当年真正出现的声音。一个新人的出场,紧随而来的一定是无数的质疑和抨击。所以这个时候,网络媒体新起,大鹏为代表撰稿人和媒体都认为:刀郎的音乐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他们又无法理解,为什么刀郎这火,只要去谩骂贬低刀郎的音乐,就会有无数人的观看和争论。这就造成了流量,和稿费。
2010年:那英点评刀郎音乐不具备审美观点,立刻有记者跳出来公布谣言“那英职责刀郎的只有农民工听”。如今我们在2024年去考察是谁最早说出了这句话,我们可以查到的只有两个人的两个视频:
1:刀郎演唱会上那个提问记者说过“那英职责你的音乐是农民工。2:大鹏在自己的节目《大鹏嘚吧嘴》上,明确公开说过“那姐还说过一句,说KTV里面点刀郎的都是农民!”其中那个记者隐藏在幕后,但大鹏却是留下了视频证据。如果我们看招可查的数据来说,那么大鹏就是当下支撑这种谣言的源头之一。但实际上这个源头也不是大鹏,而是无数像大鹏这种新起在网络新时代的媒体人。
2014或2015年:大鹏在一档节目之中,公开表示“我特别想通过镜头向一个人道歉,就是刀郎,对不起。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叫《从刀郎的音乐来看,中国全民音乐审美的倒退》,可是如今的我认为每个人火都有他们的原因。但是我的文章被他人抄袭,随即登报了。是一个特别大的报社的一个知名编辑。
我们无法得知具体情况是不是这样,但是大鹏这段话已经作为了当年的时代缩影:那是一个网络媒体信息爆炸的年代,无数的报社、网站对于花边新闻、绯闻、谣言都有着巨大的需求,甚至于说早期对整个互联网,都是谣言乱飞,靠着谣言才撑起来第一波经济表现。也是就广告的投放。所以本质上互联网是不关心“六子到底吃了几碗粉”他们要就是谣言提供的流量。
大鹏有错吗?其实没有错,在众多的消费刀郎和那英的人之中,他算得上是最坦诚的一个,敢于直面自己做过的事情,这其实在整个网络行业之中,已经非常强大和足够清新了。那种大量做错之后,双手一摊我就是错了,你奈我何?反正利润我吃到了,的例子太大太多了。
综上,实际上从音乐市场专业角度切入,刀郎和那英对立,是由于音乐市场的不同,导致了被新奇的互联网新闻舆论找准了音乐市场流量,赚取利润。那英和刀郎都成为受害者,而真正的推动人却藏于幕后,只是为了当时的流量利润。
而真正那英并未说过任何言论,那一句“不具备审美观点”其实问题不大,在这么大的关注度下,我们并未发现那英亲口说出的视频,刀郎也回应了:那英并未这样说过。
综上,如果喜欢本篇文章的独立思考和音乐市场理解,还请点赞留言加关注。
来源:刘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