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古月去毛泽东女儿家做客,李敏:每年12月26日都有人来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14 01:43 4

摘要:古月,一个靠“毛主席”形象封神的演员。你说他是明星吧,他又不像明星那样张扬;你说他是普通人吧,全国上下都认他是“毛主席”。但问题是,他的“主席光环”不仅让他红得发紫,还让导演和剧组头疼不已。拍戏时,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工作被迫停滞;剧组里人见人爱,他却频频“拖后

演毛主席的古月,连导演都嫌麻烦,这到底是为什么?

古月,一个靠“毛主席”形象封神的演员。你说他是明星吧,他又不像明星那样张扬;你说他是普通人吧,全国上下都认他是“毛主席”。但问题是,他的“主席光环”不仅让他红得发紫,还让导演和剧组头疼不已。拍戏时,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工作被迫停滞;剧组里人见人爱,他却频频“拖后腿”。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他太像“毛主席”,群众分不清真假

古月的毛主席形象,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模仿能做到的事,他从体型、动作到语气,一点点琢磨,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但问题也出在这儿。老百姓一看见他,喊的不是“古月”,而是“毛主席”。结果呢?拍戏的时候,群众围着他不走,导演急得直冒火,拍摄时间被拖得一塌糊涂。你说,这演技是好事还是坏事?

2. 他是“观众宠儿”,却是“剧组眼中钉”

古月的演技没得说,但他的“主席效应”直接让剧组崩溃。拍《西安事变》时,报纸上一句“毛主席又回延安”,直接引来成千上万的群众。剧组驻地被围得水泄不通,导演硬生生把他推到前面“劝群众回家”。劝完了事儿吗?没有,天围的人更多。甚至拍《毛泽东的故事》时,韶山的群众连封锁线都冲了进去,搞得导演只能派壮汉护送他离开。人们爱他,剧组却“怕”他,因为他实在太“碍事”了。

3. 他不是专业演员,演戏靠“揣摩”不是“技术”

古月和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不一样,他是半路出家,演戏全靠自己琢磨。导演喊“救人”,他愣是站着不动,理由是“剧本没写啊!”但导演也有一肚子火“你是演主席,不是背台词。”这才明白,他还没“活成毛主席”。后来拍毛泽东失去亲人的戏,他哭得稀里哗啦,结果妻子一句话“这不像主席,这像偷鸡摸狗被抓住了。”于是改成沉默凝重,居然成了经典。古月的毛主席形象,是拼了命研究出来的,但偶尔“技术不佳”,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总的古月的成功是一种“甜蜜的烦恼”。他把毛主席演活了,但也让剧组的工作活生生“演砸”了。他的故事,既是对演技的最好证明,也是对演员身份的最大反讽。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