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戴存亮:心中的偶像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14 15:14 3

摘要:今年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诞生100周年。1961年,新中国评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王丹凤位列其中。在国泰电影院观众大厅,我第一次看到王丹凤大幅明星照高高悬挂在墙上。第一次观看王丹凤出演的电影是《女理发师》。那是1962年,我读小学二年级,在老城隍庙旁边的文

今年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诞生100周年。1961年,新中国评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王丹凤位列其中。在国泰电影院观众大厅,我第一次看到王丹凤大幅明星照高高悬挂在墙上。第一次观看王丹凤出演的电影是《女理发师》。那是1962年,我读小学二年级,在老城隍庙旁边的文化电影院看的。后来,在老西门新华书店看到有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照片出售,就毫不犹豫地掏出仅有的零花钱买了张王丹凤明星照,放在铅笔盒垫纸下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著名企业家姚美良在上海展览馆举办纪念黄遵宪先生书画美术展。黄遵宪先生是广东梅州人,“梅州八贤”之一。他倡导诗界革命,主张维新变法,是一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文学家。祖籍同为梅州的姚美良对黄遵宪这位先贤十分推崇,出资举办了纪念展。在开幕式上,我见到了王丹凤。她笑容可掬地与周围人打招呼,毫无大明星架子。主办方为这次纪念展发行了纪念封,许多观众拿着纪念封请王丹凤等签名。从小仰慕的大明星就在眼前,我挤进人群,来到王丹凤跟前,把纪念封递了上去,嘴里说道:“王老师,您好!”王丹凤微笑着看了看我,左手接过纪念封,右手拿起笔,在纪念封上快速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我端详着纪念封上“王丹凤”三个字,字迹娟秀,笔锋有力,在飘逸中透露出灵气,这张纪念封我保存至今。

上世纪中期,我供职于卢湾区侨办。某日下午,一个皮肤白皙、眼神灵动的女孩来到我位于南昌路办公室,要求出具“华侨子女身份证明”。在查看她带来的相关证明资料时,发觉她家庭住址一栏写的是陕西南路上的陕南邨。我便问她:“你住陕南邨,认识王丹凤吗?”女孩回答我:“她是我外婆。”我向女孩打听,女孩告诉我,她妈妈定居在加拿大,她在上海读书。外婆与外公到香港做生意去了,开了家餐馆,生意上很忙,很少回上海。

后来,我去香港专门去那家名为“功德林”的餐馆,不巧,正好是休息时间,没有遇见心目中的偶像王丹凤。

后来王丹凤夫妇关掉了在香港的餐馆,回上海定居。原卢湾区侨联老领导袁雅芬与王丹凤是世交,要宴请王丹凤夫妇,后时任卢湾区侨联主席邬露露做东宴请王丹凤夫妇,我忝列其中。席设茂名南路上的苏浙汇餐馆,其中的考量颇具用心。一则离陕南邨很近,方便王丹凤夫妇出行;二则餐馆所在位置以前是电影文艺沙龙,电影界人士经常聚会的地方,而电影文艺沙龙的掌门人则是王丹凤在上海电影界的老同事秦怡。

那天中午,王丹凤夫妇准时来到苏浙汇。王丹凤穿着件碎花连衣裙,披着条羊毛披肩。她先生柳和清穿了件浅色夹克,一条灰色西裤笔挺。柳和清出身电影世家,是上海国泰电影公司“少东家”,因为电影与王丹凤结缘,相伴一生。袁雅芬的叔叔袁仰安是中国电影界大佬级的人物,集导演、编剧、制片、监制于一身,抗战后在香港创立长城电影公司,参与导演、制作了六十多部影片,与内地和香港的电影人有着广泛的交往。席间,宾主交谈甚欢,谈了许多过去电影界的往事,有些趣闻轶事听了让人忍俊不禁。柳和清很健谈,王丹凤总是微笑着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话。不知不觉中,饭局过了一个半小时,大家的谈兴仍然很足,考虑到王丹凤夫妇年事已高,下午要休息,才依依不舍地散席。我送王丹凤夫妇到餐馆门口握手告别,没想到这次聚会是与偶像最后的见面。(戴存亮)

来源:吉野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