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灼见”丨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中国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11 19:09 3

摘要:11月28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在北京举办。11位国内外知名导演、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并对入选项目主创代表进行案例指导,1.5万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探索影像的创新表达和国际传播新路径。以下为授课导师、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授课内容精编,以

编者按:11月28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在北京举办。11位国内外知名导演、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并对入选项目主创代表进行案例指导,1.5万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探索影像的创新表达和国际传播新路径。以下为授课导师、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授课内容精编,以飨读者。

△竹内亮在工作坊授课

从外国人视角出发,挖掘中国文化魅力

2002年,我以日本NHK电视台导演的身份,怀揣着对麻将起源的浓厚兴趣,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日本,麻将虽深受民众喜爱,但其起源却鲜为人知。这一好奇心驱使我决定拍摄一部关于麻将起源的纪录片。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麻将的历史,更深刻认识到文化差异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

每个国家对中国感兴趣的点各不相同,针对日本观众,麻将的起源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题,这也启发我在未来的创作中,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差异化。因此在创作中,我学会了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出发,挖掘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纪录片创作:无台本的真实探索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我始终坚持选题的重要性。我的选题大多源于生活,与个人兴趣紧密相连。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我挖掘文化差异中的故事,为观众呈现独特的视角和体验。

为了更自由地探索和发现故事的真实面貌,我摒弃了传统的台本模式,采用无台本的拍摄方式,同时注重手持拍摄,营造呼吸感和真实感。我选择出镜,以接近拍摄对象,增强代入感,尽管这带来了如把控镜头等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纪录片创作充满乐趣。

真实与故事的双重追求

在多年的纪录片创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真实与故事的双重追求是纪录片成功的关键。纪录片以真实为基础,但要想吸引观众,就必须讲好故事。

因此,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平衡真实与故事的关系,让纪录片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观赏性。同时,保持中立立场,站在中间位置观察世界,以呈现更加客观和真实的纪录片作品。

△竹内亮在工作坊授课

本土化是对外传播的关键

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时,本土化是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以我的作品《再会长江》为例,标题的选择既考虑了中国观众的理解,也兼顾了日本观众的接受度;内容制作上,我分别针对中国和日本观众的不同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制作了两个版本的预告片;故事线的设计上,本片的电影版和网络版采用了相反的叙事,以适应不同观众群体的代入感和兴趣点;在音乐和语言的运用上,我邀请了日本明星为本片配音旁白,并选择了符合两国观众口味的背景音乐,同时采用双字幕设计,确保两国观众都能无障碍地观看影片。

在宣发方面,我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制定了精准的宣发策略,分别在日本和中国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和渠道,成功吸引了在日华人和日本观众的关注。

△纪录片《再会长江》海报

尽管《再会长江》在国际传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一些国际传播失败的例子让我意识到,本土化不仅仅是内容和故事线的调整,还需要深入考虑文化差异和观众接受度的问题,“分享”而非“宣传”才是国际传播的真谛。

通过多年的纪录片创作与国际传播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文化差异、真实与故事的平衡以及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以“外国人”的视角挖掘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更加精准和本土化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解读中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