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藏着啥?抗联不是主角,东北黑暗岁月里活着才是意外!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31 22:34 2

摘要:追《归队》的时候,我好几次都看得直犯嘀咕。就冲这剧名,谁不盼着看抗联小队风风火火集结、枪林弹雨里拼杀的戏码?可实际上呢,打第一集小队被打散,到第十集都没凑齐人影。剧情还总在六个突围的队员之间来回晃,要是看惯了一条线、两条线讲故事的,保准觉得眼晕。

追《归队》的时候,我好几次都看得直犯嘀咕。就冲这剧名,谁不盼着看抗联小队风风火火集结、枪林弹雨里拼杀的戏码?可实际上呢,打第一集小队被打散,到第十集都没凑齐人影。剧情还总在六个突围的队员之间来回晃,要是看惯了一条线、两条线讲故事的,保准觉得眼晕。

但后来咂摸出点味儿来——这“乱”或许正是编剧的深意。抗联小队压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角,更像一把钥匙,串起了那段东北大地被黑沉沉的苦难压得喘不过气的日子。

先说说福庆和高云虎。从战场上退下来,俩人饿得眼冒金星,碰上对爷俩给了块饼,哪想到是催命符?饼里下了药,等醒过来,人已经被拉到虎头岭老金沟了。说是当矿工挖金子,在游世龙、金把头这帮人眼里,他们就是能换钱的“活肉饼”。

这帮人坏到了骨子里,占着整座山,借着挖矿的幌子,隔三差五就故意弄场矿难,好向矿主敲竹杠,拿矿工的命发国难财。要不是高云虎命硬,大阔枝伸手拉了一把,再加上福庆那会儿偏巧闹肚子躲过一劫,抗联剩下的六个人里,怕是就得少俩了。

福庆算是从老金沟那鬼地方逃出来了,可霉运没断。没走多远就被鬼子逮了,扔进劳工营当苦力,连修啥工事都不知道。

大秃子岭那劳工营,简直是人间炼狱。铁丝网圈着,狼狗龇着牙,机枪架在高台上,探照灯扫来扫去,想跑?纯属找死。福庆到那儿时,都数不清是第几批劳工了。营里啥人都有,抗联的、老百姓、朝鲜人,甚至还有鬼子自己的逃兵,全被圈在一块儿,天天在鬼门关边上蹭。

劳工营里天天死人,死了就像扔垃圾似的扔进死人坑。那些老的弱的、病的残的,直接被拉去山里炸矿,连最后一点力气都得被榨干,明摆着就是让他们死在里头。

鬼子在营里不光往死里折腾人,还玩阴的挑唆大伙内斗。有俩劳工偷偷掐死另一个,鬼子小头目一口咬定是朝鲜人干的,竟让朝鲜族劳工自相残杀,最后剩下的那个还被叫做“优胜者”。就这种劳工营,大秃子岭周围还有二十多个呢。

好在福庆在这儿遇上了同队的汤德远,也算有个伴儿。可在鬼子眼里,他们就是会喘气的牲口,吃的比猪食还糟,住的是漏风的窝棚,能不能活到第二天,天知道。

再说说兰花儿。本来跟汤德远一块儿躲鬼子,搜山的太近,俩人不得不分开。她就想回去瞅一眼娘,好多人都骂她傻——就这一眼,不光把娘的命搭进去了,还连累十户乡亲被鬼子屠了村。

兰花儿一个人往松林镇挪,前路啥样?能不能走到?全是未知数。一路上,鬼子的枪、土匪的刀、林子里的野兽,还有那些不怀好意的眼神,哪样都能要了她的命。明天在哪儿?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熬过去?也悬。

这时候真不能只把她当抗联战士看,她也就是个想家的姑娘,会怕、会慌、会在绝望里念着娘。她心里门儿清,这一去,活着回来的可能几乎没有,就想远远看娘一眼,哪怕就一眼。

鬼子为了断抗联的粮,搞“归屯并户”,把村子里的人全圈到一块儿。更缺德的是,给兰花儿报信的冯叔,就因为沾了点抗联的边,保甲连坐,十户人家全遭了殃。这明明是鬼子造的孽,凭啥让一个想娘的姑娘背锅?只看结果不看根由,那叫不讲理。

老山东和田小贵碰上的参帮,也挺让人心里堵得慌。一群外地人结伙进老林子找山参,这东西不好寻,找到了能换点活命钱,可风险也大,迷路、遇野兽、掉陷阱,啥意外都可能撞上。他们真就是为了发财?我瞅着,更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有条活路。

这参帮在林子里,先是跟同行抢参打起来,又被装哑巴的土匪骗走了好不容易寻着的“七品叶大宝贝”。更糟的是,队里有个人黑了心,先把大伙的干粮和水藏起来,想把人饿晕独吞,被发现后又用带毒的干粮毒死了除老把头之外的所有人,最后为了那点东西,连老把头都捅死了。

眨眼的工夫,老把头的参帮全撂在林子里了,十几条人命说没就没了。就算没这些事,他们顺顺当当挖到参,到了松林镇,就能安安生生卖掉?那年代,不好说。老把头的参帮是这结局,其他在林子里转悠的参帮呢?估摸着也差不多。

兰花儿在娘被害后,面对那么多鬼子,连给娘收尸的空儿都没有,只能再往林子里钻。谁能想到,她在河边想喝点水,搜山的鬼子就到了身后。一个姑娘家,就算拼命,也打不过俩带枪的鬼子啊。还好葱山小白马听到动静赶过来,解决了鬼子,把她救了。不然,真不敢想。

兰花儿算是运气好的,可那片土地上的姑娘,不是都能遇上葱山小白马。林子里除了鬼子还有土匪,那年代,她们的命就跟草似的,任人拿捏。

当然,葱山小白马也是土匪,但算是“义匪”,杀过鬼子,打过伪军。他手下的老二老三,都是苦命人,家里人都被鬼子祸害了,不光他俩,寨子里的兄弟,谁家没被小鬼子糟践过?他们大多是走投无路才上山的。

松林镇是抗联小队集结的地方,剧情镜头慢慢就往镇上挪了。那镇上能比别处安全?压根一样。大阔枝说这镇子好些年没来过日本人,可那又咋样?

镇上没鬼子,有伪警察啊。大阔枝开个饭馆讨生活,看着还行,可多少银子得塞进庞四爷腰包,只有她自己清楚。

除了伪警察,还有鬼子的暗桩。就说老核桃,在镇上住了三四十年,谁能想到他是鬼子的人?剧里没说有多少人家因为他破了产、丢了命,但藏身皮货行的抗联战士,全被他给出卖了,连掌柜带伙计,一个没跑掉。

就算没这些,镇上人能安稳过日子?难。高云虎和福庆解决了老核桃后,鬼子到镇上,那是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打,没道理可讲。

哪家不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鬼子在这儿想打就打、想抢就抢、想杀就杀,压根不需要理由。松林镇和周围地方,一个样。

说真的,那年代,能活下来才叫稀奇。《归队》这剧,虽说叫“归队”,但我瞅着,编剧想让咱们看的,不光是抗联小队咋艰难集结、咋跟鬼子干仗。更多是借着抗联小队的眼睛,用多线讲故事的法子,带咱们瞅瞅那段被鬼子铁蹄踩烂的东北岁月。

那会儿的东北,老百姓根本没得选,明天和意外,大概率来的是意外。在鬼子眼里,人命不如草,别说有尊严地活,就连死,都可能得自己挖坑。重机枪一扫,成片的劳工倒下去,他们大多只是想过几天安稳日子的普通人,已经够难了,还平白无故遭屠杀。

在鬼子的地盘上,死是常事,当亡国奴的日子,谁也躲不过。那些让人喘不过气的岁月里,活一天都像赚了一天,明天能不能睁眼,没人知道。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活着才是意外。

你看伪警察庞四爷,在镇上看着挺横,可在老百姓眼里他值俩钱,在鬼子那儿,他啥也不是,想弄死他,跟碾死只蚂蚁一样。

要想活着,就得把鬼子赶出去,不然“活不成”只是早晚的事。不被鬼子直接杀死,也迟早得饿死、冻死。那种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活着都是奢望,只有反抗,才有活路!

《归队》里,咱们看到了抗联战士在绝境里挣扎着活。他们不是传统抗战剧里那种“天生英雄”,就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饿、会怕、会犹豫,但到了节骨眼上,能爆发出一股子狠劲。也看到了鬼子铁蹄下,东北老百姓那苦不堪言的日子。

现在荧幕上的硝烟早散了,可那段记忆不能忘。就像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那句话: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

换作是你,要是兰花儿,会冒险回去看娘吗?

来源:林lin玲li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