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候她26岁,体重98斤,腰围刚好22寸,穿起阴丹士林布旗袍,开衩刚过膝盖,走路时裙摆轻轻晃,既有江南女子的柔,又有特工的飒。
还记得《伪装者》里穿旗袍的那个于曼丽吗?当年宋轶凭着这个角色,被无数观众捧为 “旗袍第一美人”。
可最近,她在新剧发布会上却让人差点认不出,不仅瘦得脸颊凹陷“面相变了”,甚至前胸贴后背的身体还被吐槽成“儿童身材”。
难道曾经那个珠圆玉润的“旗袍美人”也陷进“医美减肥”的怪圈里了吗?
要是聊宋轶的高光时刻,2015年的《伪装者》绝对绕不开。
那时候她26岁,体重98斤,腰围刚好22寸,穿起阴丹士林布旗袍,开衩刚过膝盖,走路时裙摆轻轻晃,既有江南女子的柔,又有特工的飒。
剧组里还传过个段子,说有场戏男演员盯着她的旗袍背影看入了神,导演喊卡都没反应,最后还是宋轶提醒才回过来神。
那时候的宋轶,脸上有满满的胶原蛋白,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眼里像盛着光,于曼丽这个角色身世惨,又爱得偏执,宋轶把那种 “美到易碎,狠到决绝” 的反差感演得特别到位。
观众都说,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美女,但穿旗袍的样子,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东方韵味,“旗袍第一美人”的名号,就这么传开了。
谁能想到,十年后再看她,变化会这么大,前段时间有网友翻出她两年前的活动照,对比现在的样子,调侃“瘦得连亲妈都可能认不出”。
公开亮相时穿镂空长裙,腰身空荡荡的,手腕细得能一把攥住,以前脸上的婴儿肥没了,连苹果肌都塌了些,不少人担心她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其实宋轶这么瘦,不是没原因的,现在娱乐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女演员上镜体重等于实际体重乘以1.3,简单说,现实里100斤,镜头里看着就像130斤,尤其是古装剧,垫肩、宽袖一穿,整个人会显得更壮。
她拍《庆余年》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当时演范若若,一开始体重96斤,试镜时导演说“镜头里看着有点圆润”,为了贴合角色的清冷感,她硬是三个月减了 12 斤,最后体重只剩 84 斤。
更无奈的是,有时候减肥还得看合同,去年她接了个运动品牌广告,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 “全年体重波动不能超过±2公斤”。
最后广告片里,她穿着运动服又蹦又跳,观众愣是没看出半点破绽,可背后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今年播出的《与晋长安》,是宋轶转型的关键一步:她第一次演女将军黎霜,既要文戏谈谋略,又要武戏骑马打仗。
拍戏时特别遭罪,那套皮质铠甲重40斤,穿脱都得两个人帮忙,有场马上厮杀的戏,她穿着铠甲在马背上连拍三天,下来时后背的汗把铠甲里的衣服都浸透了,脱下来的时候,皮肤都被磨红了。
可即便这么拼,争议还是没断,不少观众说她演得“太软了”, 说话轻声细气,打戏动作没力气,甚至有个跑步的镜头,她迈着小碎步,完全不像在军营里长大的女将领。
还有人拿她和周也比,说周也演女将军时,眉宇间有股英气,动作干脆利落,更有那股劲。
当然也有支持她的,尤其是00后粉丝,在弹幕里刷“姐姐打戏帅炸了”,说她把“战甲下的柔”和“战场上的刚”结合得很好。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分歧也正常,就像有人喜欢《甄嬛传》里华妃的凌厉,有人偏爱《父母爱情》里安杰的温婉,审美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这几年,宋轶一直在跟“旗袍美人”的标签较劲,从《赘婿》里娇俏的苏檀儿,到《长风渡》里的飒爽女商,再到如今的女将军,她一步步把“甜妹”的标签撕了下来。
有次采访里,记者问她为啥总接“女强人”角色,她笑着说“可能我天生招虐吧”,这话听着像玩笑,其实藏着她的心思:35 岁以后,女演员的戏路很容易被限制,要么演妈妈,要么演配角,她不想被困住。
她的努力,其实也是当下很多女演员的缩影,不是年轻小花不想演,而是观众口味变得太快,去年还流行“少女感”,今年就开始喜欢“轻熟风”,就像宋轶代言的那个运动品牌,去年主推的还是粉色系少女款,今年直接换成了“独立女性”的广告词。
而且行业对女演员的要求,从来都更苛刻,同样是调整体重,男演员增肌就是“为角色拼了”“硬汉转型”,女演员减几斤就会被说“病态营销”“为了上镜不要命”,更有人怀疑她是不是整容了。
但是就在昨天晚上,宋轶自己出来说话了,在微博上直接回应说“真没整容,就是换了个化妆老师”,还解释说最近看着瘦,其实是因为工作太忙了,体重也就轻了2斤,饭每天都正常吃。
说到底,大家心里装着的,还是她曾经最美的样子,我们也更期待她接下来能演出更多好角色。
不管怎么样,演戏终究要看实力,把自己照顾好,好好演戏、自然生活,才是观众最喜欢看到的样子。
回头看宋轶这十年,从《伪装者》里掐得出水的于曼丽,到《与晋长安》里能文能武的黎霜,她就像在熬一锅中药,火候差一点都不行。
其实观众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她体重多少斤,穿没穿旗袍,而是她演的角色有没有让人心动。
希望未来的宋轶,能不用再为体重焦虑,也能接到更适合自己的角色,毕竟对演员来说,演技才是最硬的底气,健康才是最珍贵的本钱。
来源:小玖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