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一季的《花儿与少年》,陈数因为自己怕冷,直接把空调插头给拔了。想都不带想的,一点也没注意到同宿舍那英的感受。
一个小小的空调插头,就让“优雅女神”的形象差点崩掉。
最新一季的《花儿与少年》,陈数因为自己怕冷,直接把空调插头给拔了。想都不带想的,一点也没注意到同宿舍那英的感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屋子里本来就闷得很,那英热的满头大汗,历来不惯臭毛病的那姐硬是没吭声,这境界一下就分出高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场“空调风波”,看清人性
节目播出时,弹幕一下就热闹起来。
有人说:“这就是我办公室那个同事,怕冷就让大家陪她蒸桑拿。”
有人调侃:“怕冷还能加衣服,怕热难不成还得剥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人直言:“自私罢了,还能包装成‘直率’,我也是服了”
仔细想想,咱身边还真有不少这种人。总爱打着“自己弱”的旗号,理所当然地要别人迁就。看似弱势,实则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久而久之,你发现她们最大的毛病,不是怕冷怕热,而是眼里只有自己。
同款场景,不止综艺里有
我上班那会儿,公司也有一个这样的同事。外头三十多度,办公室开着空调都还有点闷,结果她裹着披肩喊:“关掉吧,我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一屋子人陪她在闷热里坐了一下午,那种窒息的感觉,你懂的。可谁敢说什么?她一句“我身体弱”,就成了理所当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换个角度想,真正体贴的人会怎么做?怕冷,你可以自己加件外套吧。与其逼大家受罪,至少和大家一起商量商量:调高两度,换个座位,或者干脆设个开关时间。
考虑周详的人,从不会把自己的舒适建在别人难受的基础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正的问题,不在冷热
生活里我们拒绝的往往不是“冷”,也不是“热”,而是那种不容商量的强硬。就不能和别人坐下来找小办法?就不能听听大家的意见?
你想想,如果陈数不是直接拔掉插头,而是先问一句:“那姐,介不介意空调调高两度?我有点冷。”效果是不是完全不同?哪怕最后还是开着空调,别人也会心疼她,觉得她懂得照顾大家的感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际关系的温度,靠双向包容维持
人际关系,就像温度调节。只考虑自己,关系迟早会降温;学会共情,关系才会越来越暖。
怕冷的人多穿一件,怕热的人让一步,双方都有退让,才能找到舒适区。一个懂得沟通的人,从不会让别人默默吃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都希望身边的人能懂自己,但别忘了,别人也希望被理解。关系里的温度,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牺牲,而是双向的尊重。
陈数的一次“拔空调插头”,让她在综艺里人设翻车,也让很多观众看清楚:所谓“优雅”,如果没有了温度,就会失去欣赏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像我妈说的那样——遇到只顾自己、从不在意别人的人,最好敬而远之。因为在他们眼里,你的感受永远不重要。
来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