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德云社的家务事,却总像一场停不下来的热闹大戏,剧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德云社的家务事,却总像一场停不下来的热闹大戏,剧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几天,相声圈又爆出消息:曾经被郭德纲力捧的“德云四公子”之一——宁云祥,据传再一次离开了德云社。
不过这次他不是悄悄走的,而是在离开前扔下三颗“重磅炸弹”,澄清了三件事。而恰恰是这三件事,仿佛一把扯下了德云社那层光鲜的“遮羞布”。
宁云祥的身份,在德云社本就有些特殊。了解德云社早期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和德云社的渊源,得从他的外公——张文顺老先生说起。
张文顺是德云社(最初叫“北京相声大会”)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当年和郭德纲、李菁一起扛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张文顺老先生甚至不顾身体不适坚持登台,这份情谊,郭德纲一直铭记在心。
宁云祥正是张文顺的亲外孙。2009年张文顺先生去世时,郭德纲曾在灵前郑重承诺,会好好照顾张老爷子的家人,尤其要把宁云祥培养出来,让他在相声界立足。
之后不久,宁云祥就拜入郭德纲门下,成了“云”字科的徒弟,和岳云鹏、张云雷等人成了师兄弟。
到了2012年,德云社着力推广新人,郭德纲特意将张云雷、宁云祥、孟鹤堂、张鹤伦四人组成了“德云四公子”。
那时的宁云祥才二十出头,虽然表演还略带青涩,但凭借“张文顺外孙”和“郭德纲弟子”的双重身份,很多老观众都认为他“根正苗红”,前途无量。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2013年,宁云祥突然毫无征兆地离开了德云社。当时外界猜测纷纷,有的说他吃不了苦,有的传他与师兄弟不和,但他本人从未公开解释,这一消失就是八年。
直到2021年,他才在北京广德楼剧场与搭档计九霄表演了一段《对春联》,算是正式回归德云社,并表示愿意从青年队重新开始,好好说相声。
之后的两年,他跟随德云五队辗转各个小剧场演出,虽然没能像岳云鹏那样大红大紫,但总算稳定了下来。
可惜好景不长,2025年8月底,他再次宣布离开德云社,并且这次临走前公开发声,澄清了三件事,直指德云社内部的一些核心问题。
宁云祥这次发的长文,语气平静、不吵不闹,就是老老实实讲了几件事。
但每件事都像小锤子似的,轻轻敲在德云社那层“面子”上。
第一件事,是替他爸澄清“郭家菜倒闭”这个锅。
老粉丝可能还记得,当年郭德纲搞副业开了家“郭家菜”,做的是京味菜。刚开业时特别火,好多粉丝专门去打卡。
宁云祥他爸当时在那儿做大堂经理。可这店才开了四年就关门了。
那时候不少人说,是宁云祥他爸没经营好才倒的。这话传了好几年,他们父子俩也没出来解释。
这次宁云祥终于说了:他爸说白了就是个干活的,虽然叫经理,但实际上管不了进货、定价这些大事儿,主要就负责管理服务员、看看卫生。
所以,郭家菜黄了,真跟他爸一点关系都没有。
说白了,大堂经理听着好听,但老板如果不放权,啥决定都做不了。宁云祥这话的潜台词就是:这锅我们不背,谁决策的谁负责。
第二件事,他提到了2013年为什么离开德云社——干得多,挣得少。
宁云祥说,那时候在德云社天天排戏、演出,忙起来半夜都歇不了,但拿到手的钱实在太少了。
打工图啥?不就是干活挣钱吗。要是拼命干却拿得比谁都少,那谁还愿意留下来?
他说那时候就觉得特别憋屈,感觉自己不受重视、付出没回报,最后才决定走人。
第三件事更直接——他自己把微博上“德云社演员”的认证去掉了。
原因很简单:这些年的社保,一直都是他自己交的,公司一分没掏。
正规公司给员工交社保是最基本的吧?但宁云祥说德云社从来没给他交过。
既然连社保都不给交,还算什么正式员工?挂着那个认证也没意思,不如干脆取消。
这话一出,好多人心里都嘀咕:德云社规模也不小,怎么连员工社保都不交?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德云社的“面子工程”,其实早就撑不住了。
宁云祥看似在讲自己的委屈,可这三件事,一件接一件,几乎把德云社的老问题掀了个底朝天。很多老观众早就心知肚明,只是没人这么直白地捅破罢了。
有人说:“没有郭德纲,谁认识你宁云祥?”这话不假,但演员也是人,不能只靠“师父的名气”活着。他们在台上卖力表演、台下苦练多年,总得有个合理的回报和基本的尊重。
再来说说演出资源分配的事儿。
德云社内部也挺现实的:有些徒弟虽然功底不错,但嘴不甜、不会来事,一年到头也排不上几场像样的演出,收入勉强糊口。
而像岳云鹏、张云雷这类能带来流量的,商演、综艺、代言几乎接到手软。
不是说他们不该红,但同一个社团的师兄弟,资源倾斜这么明显,难免让人寒心。
早年德云社刚起来的时候,郭德纲常讲“师徒如父子”,话语里全是温情。
可如今再看,这套逻辑在现实面前,好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宁云祥这一走,看样子是没打算再回头了。
而德云社呢?走了一个宁云祥,很快就有新人顶上。现在社里最不缺的,就是新人。“霄”字科、“龙”字科一批批候着,跃跃欲试等着登台。商演没停,热度不减,表面上看,一切依旧。
但老听众都感觉得到,有些东西,到底是不一样了。
早年听德云社,听的是那股草根般的踏实劲儿,是师徒之间真真切切的情分,是相声本身该有的味道。
而现在更多是“看明星”——谁红追谁,谁能逗乐就看谁。可当初那份朴实和真诚,却悄悄淡了。
郭德纲以前总爱说:“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句话当年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心,觉得他明白观众、尊重观众。
可如今呢?江山未改,父老依旧,德云社却好像越走越远,渐渐忘了来时的路。
说到底,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偶像,也不存在毫无私心的“理想国”。
德云社的相声能让人笑,挺好;但它背后的江湖,却也真实得很:有情义,也有算计;有恩,也有利。
来源:一言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