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估计蒋奇明自己也没想到,人生中拿到的第一个男主角电影剧本,竟成了他从影生涯的第一部"大烂片"!
估计蒋奇明自己也没想到,人生中拿到的第一个男主角电影剧本,竟成了他从影生涯的第一部"大烂片"!
说实话,男女主蒋奇明、张艺凡的演技是在线的,表演也足够自然。
但可惜的是,剧本实在空洞浅薄!
我有理由相信,蒋奇明和张艺凡要么是被资本做局,要么就是被编导邱玉洁坑了!
如坐针毡的两个小时里,全片最有意思的段落,居然是龙标后出品方的展示环节。
宁浩的"坏猴子"、易烊千玺的"羊踯躅",这两家电影公司的动漫片头,可比电影正片好看太多!
在"好看"与"难看"之间,为何观众对《7天》的观感会高度一致地指向"好难看"?
归根结底就两个原因:
一是头上"爱情倒计时"的奇幻设定站不住脚,二是男女主"爱情故事"的感情线太不真实!
在这两个关键基本盘上,编导邱玉洁不仅随心所欲,更是反复自我矛盾。男主角陈丑时能看见女主角温倩头上"7天恋爱时长倒计时",当"7天倒计时"清零,两人的恋爱关系也随之结束。
本来这个奇幻设定,完全可以通过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探讨"躲过新鲜感、死循环爱一个人"的爱情保鲜期命题,甚至可以上升到"达利的融化时钟"般关于时间与记忆的哲学思考。
但由于编剧能力不足,时间有限性与爱情永恒性这两个深度内核,一个都没触及到。
"7天倒计时"就像方便面外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不过是视觉上的卖点噱头。
片名和设定都强调"7天",但编导对时间张力的处理,堪称一场编剧事故!
观众既没感受到"7天倒计时"的紧迫感,也没体会到男女主之间爱情的真实感。
因为男女主角的情感进展仓促到荒谬:从偶遇一见钟情,到深爱再到虐恋,全程让观众满头问号。
从偶遇的一见钟情,到深爱,再到虐恋。
观众脑袋上全是“大大的问号”?
一起在海边吃海鲜,一起翻墙进篮球馆彻夜聊天,一起在清吧天台上亲吻,就爱得“死去活来”了?
这真空的感情线,跟玩三国杀似的,简直是“无中生有!”
而在观众还没对男女主之间的爱情产生任何信任度的情况下,编导又在琢磨着商业上的算计,准备了一坨又一坨“煽情的戏码”,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割观众的泪腺。
为了将爱情虐恋到底,编导脑子一抽,直接把韩剧的“非遗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批量插进剧情里。
想让死个爹,就让男主先死爹;想让死个妈,就让女主再死妈。
想来场车祸,就让男主去撞车。
搞得蒋奇明和张艺凡不是在哭,就是在哭的路上。
全是些“没苦硬吃”的老套情节,观众还没流下泪水,却在狗血淋头里尴尬得差点笑出猪叫。
然后“倒计时”的奇幻设定,编导也跟闹着玩似的,说改就改,说推翻就推翻。
一开始是男主角视角,看到女主角脑袋上“7天倒计时”,倒计时结束,恋爱关系也就结束。而且男主角的小外甥也有这种“特异功能”,说是家族遗传的超能力。
因为知道恋爱时长只有“7天”,男主角不敢对女主角许下厮守终生的承诺。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女主,女主不带犹豫就信了,接着两人约定每7年只见一次面,中间不见面也不联系,这一过就是20多年。
可当男女主都熬成近50岁的老头老太时,编导脑子又一抽,突然从女主角视角说她能看到男主角脑袋上“两万五百多天”的倒计时。
不是说好了这超能力是男主角家族遗传吗?怎么女主角也有了?编导你跟我搁这儿“段正淳”呢?遍地都是段誉的妹妹,玩“骨科”梗呢?
同一场恋爱,恋爱时限却是“7天”与“两万五百多天”的天差地别。
编导用男主角的车祸强行解释:原来“7天”不只是男主爱情的deadline,还是他生命的deadline。
也就是说,只要和女主待满7天,男主就必然会死,“车祸”只是随机死亡方式之一。
原来这片子讲的不是“爱情来了”,而是“死神来了”。编导你确定不是在说女主“克夫”吗?
然后为了大圆满结局,编导又一次脑子一抽,不仅推翻了“7天”恋爱时限和生命时限,还把男女主的超能力也没收了,双方脑袋上的“倒计时”突然消失。
从此,近50岁的男女主就过上了没羞没臊的老年生活。
那么请问,这一切为何不早说?
男女主为对方守身如玉、苦苦分离的二十多年,岂不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所以看完全片,观众只剩一种被戏耍的观感:既无法共情男女主的“爱情困境”,更难以理解这段关系为何需要“战胜全世界”。
毕竟它连基础的情感铺垫都敷衍了事,又反复推翻奇幻设定,不断挑战观众忍耐的底线!
来源:编剧蓝羽生